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788节
栗原小卷见方言径直地往自己这边走来,一时手足无措。
松坂庆子却从他的眼神中,读出了给他们两人一个独处空间的意思,双眸里闪过狡黠之色。
“啊!”
栗原小卷感觉自己的后背被闺蜜推了一下,整个人差点飞扑到方言的怀里。
“跟我跳支舞吧。”方言主动相邀。
栗原小卷面色羞红,睫毛颤动,但却并没有拒绝,把手伸出来任他握着。
两人已经不是第一次一块跳舞,之前中日电影文化交流活动的时候,便是长期的舞伴。
方言张了张口:“那天的事……”
栗原小卷连忙打断:“别说了,那天我们喝的都有点多。”
方言凝视着:“只是喝多吗?”
栗原小卷抿了抿嘴,一言不发。
方言道:“可是庆子告诉我的答案却不是这样的。”
“庆子!”
栗原小卷一个激灵,猛地抬眸。
“她把所有事都告诉我了,包括你的心意。”
方言叹了口气,“我这才知道原来你并不完全是为了演艺生涯而坚持独身主义。”
栗原小卷身躯颤抖,双腿一软,虽然没有无力地栽倒,却也慌乱之中不小心踩到他的脚。
“对不起,疼不疼?”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心意的?”
方言更加单刀直入。
栗原小卷沉默了会儿,终于缓缓地说出口:“就在北海道。”
“拍《情书》的时候?”方言依稀记得那次松坂庆子和栗原小卷都在。
“我看到你和庆子在一起,就在想你们既然可以在一块,为什么我就不行呢?”
栗原小卷幽幽地叹了口气,“只是我比庆子晚了一步。”
方言道:“你怕影响到我和庆子?”
栗原小卷见已经摆在明面上,干脆就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怕介入以后,会破坏三人间的感情。
方言道:“不过你可能想错了,你不是来拆散我们的,你是来加入我们。”
“我……我……”
栗原小卷愣了下神,就在恍惚之际,舞曲也恰当好处地结束。
两人在心里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余光里就见到松坂庆子双手负背,笑盈盈地走来:
“我来的是不是不是时候?”
“不,你来的正是时候。”
若非场合不允许,方言早就学李寻欢一样,左手抱着孙小红,右手搂着惊鸿仙子。
松坂庆子左看看他,右看看栗原小卷,“看样子是说开了,”
栗原小卷嗯了一声,然后凝视着方言的侧脸,一种化不开的浓情在眼眸里荡漾。
松坂庆子露出姨妈笑:“那真的是太好了,我们干一杯吧!”
方言没好气地白了眼,“这次可不要再像酒会那回一样,你们再把我灌醉给带回房间。”
“不会啦,今晚我们少喝一点。”松坂庆子玩味地眨了眨眼,“是吧,小卷酱?”
就在三人重温那晚的风流荒唐之时,松竹和角川映画彻底开足了媒体机器的马力,几乎在整个日本大肆地宣传《入殓师》,而且专门做了一期有关“入殓师”的职业专题介绍,以致于本来对“入殓师”这个职业,乃至这个电影名感到忌讳的观众,都不由自主地对片子产生浓浓的兴趣。
在经济萧条的寒冬里,日本的电影业却因为《入殓师》,似乎并没有进入凛冬。
第779章 如愿(二合一)
在互表心意之后,栗原小卷一改往日的矜持,对百衣百顺,方言让自己穿什么就穿什么,好好的鲍答他,毕竟,如若不是他的话,又有什么机会参加柏林电影节?又怎么能有机会发表获奖感言呢?
《入殓师》获得金熊奖时的演讲,一经媒体报导,可是大大地给栗原小卷增添名气和威望。
方言舒舒服服地在家中享受着温柔乡,以前只有松坂庆子,如今却能收获双倍的快乐。
就在自己险些要乐不思蜀时,一通电话突兀地响了起来。
松坂庆子娇躯一颤,连忙脱口而出,得亏不是咬紧牙关,抬眸仰视着方言抄起电话。
“真是稀客啊,没想到丽筠会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
“你不会是怪我这么长时间没联系你吧?”
邓丽筠解释说,之前为了进军日本,打开日本歌坛的局面,过于劳心劳神,以致于累垮了有哮喘病的她,于是不得不暂时终止事业,而且为了调养身体和放松身心,逐渐把生活重心转移法国。
方言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么说,你现在在法国?”
“不,我现在在东京。”
邓丽筠说自己已经调养好身体,在经纪公司的运作下开始一步一步地重新恢复工作,眼下第一步就是在全日本召开巡回演唱会,也正是在此时,无意间地看到有关《入殓师》电影的宣发新闻。
“哈哈。”
方言笑了笑,“过几天就是《入殓师》的首映,如果你到时候有空的话,可以来捧捧场。”
“一定一定,那个时候就算行程上冲突了,我也会让人以我的名义给你送花篮的。”
电话那头的邓丽筠声音软腻,甜甜的,糯糯的。
两人随后聊起了一些彼此之间生活上的趣闻,一直到邓丽筠主动地询问起他何时回国。
“大概20号、21号左右。”
“太好了,我也差不多这个时候去内地,怎么样,要不我们组个队一块回去吧?”
“你要去内地?”
方言咋舌不已。
“是啊,我要以宝岛歌手的身份参加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邓丽筠笑盈盈道。
听到这话,方言更为惊愕。
邓丽筠道:“我可没忘了和你先前的约定。”
方言猛地想起来自己当初以圣诞歌为条件,希望邓丽筠届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到春节联欢晚会上献唱一曲,万万没想到她竟然还记在心里,而且派经纪公司多次与中央台春晚节目组沟通洽谈。
“上个月我还去过中央台,在演播室里排练过。”
邓丽筠语气里透着几分满意。
方言轻轻地吐了口气:“你虽然在国内已经是家喻户晓,但如果能借助到春晚的宣传,名气上肯定能更上一层楼。”接着摸了摸松坂庆子的秀发,作为一名演员,算得上巧舌如簧了。
邓丽筠道:“我的经纪人也是这么说,他还建议我在内地也开几场演唱会。”
“好事啊!”
方言说:“时间地点确定下来后记得通知我,我们一家可都是你的忠实粉丝。”
邓丽筠满口答应下来,而且承诺会给他留足演唱会门票。
方言道了声谢,却听电话那头原本爽朗干脆的声音,变得支支吾吾、断断续续。
“其实你不必谢我,反倒是我……”
邓丽筠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说出口:“我想要请你帮我一个忙。”
方言会心一笑,知道她不会无缘无故地给自己来电,一问才知是想请自己再为她量身定制首歌。
“因为内地这边都把我的歌称之为‘靡靡之音’,所以我想借春晚这个舞台改变这个印象。”
邓丽筠难为情地说,然而事与愿违,跟中央台几次三番地沟通下来,表演的曲目始终停留在《甜蜜蜜》、《但愿人长久》、《在水一方》等歌曲,一点儿也不符合自己和经纪公司的目的。
方言道:“所以你想我为你写一首不同于你以往风格的歌曲?”
邓丽筠嗯了一声,紧接着道了声歉,毕竟距离春晚正式播出也仅仅只有10天的工夫,抛去谱曲、编曲、录音等一系列繁琐的程序,真正留给方言创作的时间并不长,这多多少少有点强人所难。
“会唱戏曲吗?”
方言思索片刻,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跟《霸王别姬》相配的《赤伶》。
这年头可没有这种带着戏曲唱腔的中国风流行歌曲,此曲一出,必然轰动。
“会!我的音乐启蒙就是黄梅戏!”
邓丽筠说,从小受到母亲的影响,她爱上了听戏并开始演唱黄梅戏,10岁的时候还参加了“黄梅调歌曲比赛大会”,凭借《访英台》获得了冠军,只不过现在缺乏训练,渐渐生疏。
想要把戏曲重新拾取起来,怕是需要一段时间。
“那是来不及。”
方言只觉有些可惜。
“难为你了。”
邓丽筠过意不去。
方言却不以为然,周杰仑能10天写50首歌,而他这个能让周杰仑活在阴影里的人为何不能呢?
眼珠骨碌一转,想着春晚歌曲固定的几个主题,“团圆”、“民族”、“家庭”……
轮到“祖国”时,眼前顿时一亮,想到有一首歌非常适合这位“仙音派”一代目。
“你是遥遥的路,
山野大雾里的灯,
我是孩童啊,走在你的眼眸。”
松坂庆子却从他的眼神中,读出了给他们两人一个独处空间的意思,双眸里闪过狡黠之色。
“啊!”
栗原小卷感觉自己的后背被闺蜜推了一下,整个人差点飞扑到方言的怀里。
“跟我跳支舞吧。”方言主动相邀。
栗原小卷面色羞红,睫毛颤动,但却并没有拒绝,把手伸出来任他握着。
两人已经不是第一次一块跳舞,之前中日电影文化交流活动的时候,便是长期的舞伴。
方言张了张口:“那天的事……”
栗原小卷连忙打断:“别说了,那天我们喝的都有点多。”
方言凝视着:“只是喝多吗?”
栗原小卷抿了抿嘴,一言不发。
方言道:“可是庆子告诉我的答案却不是这样的。”
“庆子!”
栗原小卷一个激灵,猛地抬眸。
“她把所有事都告诉我了,包括你的心意。”
方言叹了口气,“我这才知道原来你并不完全是为了演艺生涯而坚持独身主义。”
栗原小卷身躯颤抖,双腿一软,虽然没有无力地栽倒,却也慌乱之中不小心踩到他的脚。
“对不起,疼不疼?”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心意的?”
方言更加单刀直入。
栗原小卷沉默了会儿,终于缓缓地说出口:“就在北海道。”
“拍《情书》的时候?”方言依稀记得那次松坂庆子和栗原小卷都在。
“我看到你和庆子在一起,就在想你们既然可以在一块,为什么我就不行呢?”
栗原小卷幽幽地叹了口气,“只是我比庆子晚了一步。”
方言道:“你怕影响到我和庆子?”
栗原小卷见已经摆在明面上,干脆就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怕介入以后,会破坏三人间的感情。
方言道:“不过你可能想错了,你不是来拆散我们的,你是来加入我们。”
“我……我……”
栗原小卷愣了下神,就在恍惚之际,舞曲也恰当好处地结束。
两人在心里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余光里就见到松坂庆子双手负背,笑盈盈地走来:
“我来的是不是不是时候?”
“不,你来的正是时候。”
若非场合不允许,方言早就学李寻欢一样,左手抱着孙小红,右手搂着惊鸿仙子。
松坂庆子左看看他,右看看栗原小卷,“看样子是说开了,”
栗原小卷嗯了一声,然后凝视着方言的侧脸,一种化不开的浓情在眼眸里荡漾。
松坂庆子露出姨妈笑:“那真的是太好了,我们干一杯吧!”
方言没好气地白了眼,“这次可不要再像酒会那回一样,你们再把我灌醉给带回房间。”
“不会啦,今晚我们少喝一点。”松坂庆子玩味地眨了眨眼,“是吧,小卷酱?”
就在三人重温那晚的风流荒唐之时,松竹和角川映画彻底开足了媒体机器的马力,几乎在整个日本大肆地宣传《入殓师》,而且专门做了一期有关“入殓师”的职业专题介绍,以致于本来对“入殓师”这个职业,乃至这个电影名感到忌讳的观众,都不由自主地对片子产生浓浓的兴趣。
在经济萧条的寒冬里,日本的电影业却因为《入殓师》,似乎并没有进入凛冬。
第779章 如愿(二合一)
在互表心意之后,栗原小卷一改往日的矜持,对百衣百顺,方言让自己穿什么就穿什么,好好的鲍答他,毕竟,如若不是他的话,又有什么机会参加柏林电影节?又怎么能有机会发表获奖感言呢?
《入殓师》获得金熊奖时的演讲,一经媒体报导,可是大大地给栗原小卷增添名气和威望。
方言舒舒服服地在家中享受着温柔乡,以前只有松坂庆子,如今却能收获双倍的快乐。
就在自己险些要乐不思蜀时,一通电话突兀地响了起来。
松坂庆子娇躯一颤,连忙脱口而出,得亏不是咬紧牙关,抬眸仰视着方言抄起电话。
“真是稀客啊,没想到丽筠会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
“你不会是怪我这么长时间没联系你吧?”
邓丽筠解释说,之前为了进军日本,打开日本歌坛的局面,过于劳心劳神,以致于累垮了有哮喘病的她,于是不得不暂时终止事业,而且为了调养身体和放松身心,逐渐把生活重心转移法国。
方言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么说,你现在在法国?”
“不,我现在在东京。”
邓丽筠说自己已经调养好身体,在经纪公司的运作下开始一步一步地重新恢复工作,眼下第一步就是在全日本召开巡回演唱会,也正是在此时,无意间地看到有关《入殓师》电影的宣发新闻。
“哈哈。”
方言笑了笑,“过几天就是《入殓师》的首映,如果你到时候有空的话,可以来捧捧场。”
“一定一定,那个时候就算行程上冲突了,我也会让人以我的名义给你送花篮的。”
电话那头的邓丽筠声音软腻,甜甜的,糯糯的。
两人随后聊起了一些彼此之间生活上的趣闻,一直到邓丽筠主动地询问起他何时回国。
“大概20号、21号左右。”
“太好了,我也差不多这个时候去内地,怎么样,要不我们组个队一块回去吧?”
“你要去内地?”
方言咋舌不已。
“是啊,我要以宝岛歌手的身份参加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邓丽筠笑盈盈道。
听到这话,方言更为惊愕。
邓丽筠道:“我可没忘了和你先前的约定。”
方言猛地想起来自己当初以圣诞歌为条件,希望邓丽筠届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到春节联欢晚会上献唱一曲,万万没想到她竟然还记在心里,而且派经纪公司多次与中央台春晚节目组沟通洽谈。
“上个月我还去过中央台,在演播室里排练过。”
邓丽筠语气里透着几分满意。
方言轻轻地吐了口气:“你虽然在国内已经是家喻户晓,但如果能借助到春晚的宣传,名气上肯定能更上一层楼。”接着摸了摸松坂庆子的秀发,作为一名演员,算得上巧舌如簧了。
邓丽筠道:“我的经纪人也是这么说,他还建议我在内地也开几场演唱会。”
“好事啊!”
方言说:“时间地点确定下来后记得通知我,我们一家可都是你的忠实粉丝。”
邓丽筠满口答应下来,而且承诺会给他留足演唱会门票。
方言道了声谢,却听电话那头原本爽朗干脆的声音,变得支支吾吾、断断续续。
“其实你不必谢我,反倒是我……”
邓丽筠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说出口:“我想要请你帮我一个忙。”
方言会心一笑,知道她不会无缘无故地给自己来电,一问才知是想请自己再为她量身定制首歌。
“因为内地这边都把我的歌称之为‘靡靡之音’,所以我想借春晚这个舞台改变这个印象。”
邓丽筠难为情地说,然而事与愿违,跟中央台几次三番地沟通下来,表演的曲目始终停留在《甜蜜蜜》、《但愿人长久》、《在水一方》等歌曲,一点儿也不符合自己和经纪公司的目的。
方言道:“所以你想我为你写一首不同于你以往风格的歌曲?”
邓丽筠嗯了一声,紧接着道了声歉,毕竟距离春晚正式播出也仅仅只有10天的工夫,抛去谱曲、编曲、录音等一系列繁琐的程序,真正留给方言创作的时间并不长,这多多少少有点强人所难。
“会唱戏曲吗?”
方言思索片刻,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跟《霸王别姬》相配的《赤伶》。
这年头可没有这种带着戏曲唱腔的中国风流行歌曲,此曲一出,必然轰动。
“会!我的音乐启蒙就是黄梅戏!”
邓丽筠说,从小受到母亲的影响,她爱上了听戏并开始演唱黄梅戏,10岁的时候还参加了“黄梅调歌曲比赛大会”,凭借《访英台》获得了冠军,只不过现在缺乏训练,渐渐生疏。
想要把戏曲重新拾取起来,怕是需要一段时间。
“那是来不及。”
方言只觉有些可惜。
“难为你了。”
邓丽筠过意不去。
方言却不以为然,周杰仑能10天写50首歌,而他这个能让周杰仑活在阴影里的人为何不能呢?
眼珠骨碌一转,想着春晚歌曲固定的几个主题,“团圆”、“民族”、“家庭”……
轮到“祖国”时,眼前顿时一亮,想到有一首歌非常适合这位“仙音派”一代目。
“你是遥遥的路,
山野大雾里的灯,
我是孩童啊,走在你的眼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