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虫怪蝶 第4节
这府衙日日都有人来,伸冤的、诉苦的、喊冤的,他们早是见怪不怪了,等姚蝶玉走近,他们才问:“何人?来此是为何事?”
“我有要紧之事。”姚蝶玉声音不大,“要见晏大人一面。”
门役仔细看了姚蝶玉一眼,见她愁情如缕,幽恨如山,整个人看起来像一朵掉落烂泥之中的山茶花,可怜极了,他们相视一眼,开口道:“晏大人与薛大人在区处一桩凶杀案,今日恐是……”
门役的话未说完,姚蝶玉便急急打断:“无碍,我、我可以等。”
今日是放大了胆子再来这官场世界,不趁这点胆子打悲求情,她怕后面自己就没有这个胆子了。
“那我先去通传一声。”其中一个门役点点头,转身走进大门内。
姚蝶玉袖着手,在外头等了差不多一刻,那进去的门役才急忙走出来,做一个手势,请她进去:“娘子请吧。”
第7章
府衙里头修缮得比外头还要气派,可越是气派,姚蝶玉就越是紧张,一身破旧衣裳的她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
自进大堂以后,姚蝶玉身子轻犹一叶,浑浑噩噩地走着,她的头微微低着,但眼睛没管着脚尖看,而是定在门役的脚后跟处,门役的步子缓缓,她的步子走得款款。
走在湿濡的地面上,没有任何留下痕迹,但鞋面上却留下了一道道泥痕。
一路脚步未停,走有小半刻才到正堂,门役通报一声后就在檐下默默退下了。
门役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在耳边,姚蝶玉的心头阵阵紧缩,她深呼吸几口气,才硬着头皮跨过那道门槛,真正进入到官场世界。
晏鹤京剑眉星目,气质坚毅,身穿绯袍绣云雁,愈显出威严与不可犯之色来,说他是阶前的玉树也不为过了。
虽然这棵玉树,姚蝶玉模糊的眼里看着觉得有些熟悉,好似在哪儿见过。
晏鹤京坐在大堂里翻看案卷,见姚蝶玉进来,眉眼抬也没抬,而他身边的同知薛解元瞧了一眼姚蝶玉后,顿了一下,不知嘴里剩下的话还该不该说:“大人……”
见薛解元顿住了话头,晏鹤京做声道:“继续。”
晏鹤京一开口,姚蝶玉耳内发痒,眉头蹙起,怎么这声音也有些耳熟?
薛解元翻开手中的案卷递给晏鹤京,继续道:“湖口县知县昨日送来一个案件,称湖口县星子村有一笃疾者杀了他人之妻,只是这笃疾者之母却说自己的孩儿那几日一日不曾离家,不可能去杀他人之妻,受害者的夫君又言那笃疾者脑子有疾病,身子却如同常人,觊觎自己的妻子多时了,也常趁人不注意来戏弄自己的妻子,多有人证,那日定是见色起意,得逞后怕事情败露,又将人杀害。”
“死者的身上可有受侵害的痕迹?”晏鹤京听完,问了一句。
“仵作验尸后确实发现死者有受侵害的痕迹。”薛解元又把仵作的尸格翻出来,“笃疾者之母说那丈夫在含血喷人,贼喊捉贼,为了霸占妻子的财产,故而才将她杀害的。各执一词,湖口的知县不知如何断案。”
听到这儿,晏鹤京沉默片刻,抬起了头:“案卷先放下,先审查朱六莲的案件。”
“是。”薛解元放下案卷后识趣离开。
堂上少了个人,堂内更加安静,只听得翻动案卷时发出的沙沙声响。
受了冷待,姚蝶玉在大堂当央,站也不是跪也不是,她局促得像忽然昼见的怕光妖物,垂落在两旁的手,紧紧捏着袖沿不知如何安放。
她的指骨比泛白的衣裳还要白上几分。
约莫翻动四页案卷后,晏鹤京终于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姚蝶玉的身上。
目光一落,姚蝶玉瞬移到了高山脚下似的,受到了无形的压迫,呼吸渐渐失控,和堂上的男人对视一眼之后,即使视线看不大清楚,也慌了手脚,当即双膝投地,甚惧男人身上所独有的威势。
“把你的根由细细说来。”晏鹤京节骨分明的手指一挑,合上正在翻阅的案卷,挺直了腰板,看她从何处伸冤叫屈。
堂上的男人脸上没有张牙舞爪的神气,可嘴巴一张,似乎就能一口把她吞噬干净,姚蝶玉心惊肉跳,把额头贴在地面上沉默了许久。
在三个深呼吸以后,她把酝酿好的言辞,一字一字,清楚道出:“大人,我乃德化县洞溪村吕凭之妻姚氏,夫君因盗窃种子,入狱许久也,他是罪不可赦,有理受死,可家中贫贱,上有老,下有小,而我弱小无能,不能养家糊口,近来翁姑思子成疾,病势日增一日,渐至饮食不进,小姑小叔,年龄尚卑,需得夫君养育成人,夫君一死,人伦大变,家庭分崩离析,恐翁姑不能安享天年,忧小姑离经叛变,小叔误入歧途,不若取我这条无用性命,为夫君赎罪。”
说完,姚蝶玉掩面哭泣,也是说到酸涩处了,眼泪当真落了几滴下来,嘤嘤作小儿啼。
但这几滴清泪反让红腮带艳,绿鬓微松。
姚蝶玉劈劈拍拍数莲花落似地足足说了二十多句,说得满眼湿濡,是一副我见犹怜之态,她自己哭得无限伤心,抬头一看,却见坐在交椅上的那人,面庞冰冷,目光沉沉,完全没有被她打动的意思。
难不成自己哪句话说错了?姚蝶玉慌乱中把头低下思考。
听完这些话,晏鹤京拂衣而起,辞色有些失望:“所以你是想代替夫君受刑受死了?”
“是、是也。”姚蝶玉不是个娇生惯养的,平日里要干活儿,力气不小,肩能挑水,手能搬石,但为了让眼前的男人动恻隐之心,她故意装成风吹吹都要倒的人物,比犯心疼时的西施还要柔弱了。
晏鹤京知道姚蝶玉在打什么主意,妻救夫刑这种事情他怎会没有听过。
当初听了此事,心里只觉得好笑,即便提起妻救夫刑的事情来,人人皆夸妇人义烈有情,可他只觉得那妇人蠢得无可救药了,才会做出过情之举,还以为自己是什么女中丈夫。
没想到当上知府还没半年,他也会遇到如此愚蠢的妇人家。
眼前的妇人家明明怕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还敢效仿此事,晏鹤京笑一声,眉目之间不住的往来顾盼姚蝶玉,随后道:“伏鸡爱子,投命敌狸,而你是雌鸟爱夫,舍命受苦,呵,好个义烈的妇人家。”
眼睛变得模糊以后,耳朵的听力似乎也变得模糊了,姚蝶玉没听出晏鹤京话中的嘲讽之意,全当是夸赞了,拨去忧容,变为喜色,一种得意的情形,简直描不出来,她以为此事就将翻篇,喜极而泣,眼角带着小泪花,便要磕头道谢:“多谢……”
姚蝶玉口角刚开,一个谢字还没说完,晏鹤京早气得两太阳中冒火了,再也受不下去,不耐烦挥了衣袖,坐到交椅上:“我瞧你生得好看,挺适合斩首示众,也好让寻常人家,饱看美人之首。”
刚刚还夸她义烈的男人,怎么一眨眼就要拿她去斩首示众了?姚蝶玉听了晏鹤京的话,头顶上仿佛打了焦雷,轰隆轰地响着,跪在地上的膝盖,磕磕绊绊往前爬了两步,想挽回局面:“大、大人……”
“来人。”晏鹤京行事一向雷厉风行,一呼声,就把外头的皂班喊了进来。
“此人求死,暂先拖下去,关押在监狱里。”晏鹤京说话时,眼睛已经重新落在册子上了。
说好的这世道里,君臣皆以仁慈治国安民呢?姚蝶玉以为自己耳岔了,不敢置信地望着晏鹤京,直到有两双手穿过她的腋下,把她往外拖去,她才开口求饶:“大人饶命啊……”
听到求饶声响,堂上的人和方才一样,头也不抬,板着一张没情没绪的脸翻阅册子,什么声响都听不见似的,任姚蝶玉尖细的声音响彻天际,他也无动于衷,仿佛面前无人一样。
此时的姚蝶玉像是一只即将受捕野兔,无处可逃,一个慌乱,嘴里求着土地公快快显灵,让那土行孙带着她钻地遁走。
然而土地公并未理会她的请求,姚蝶玉喊了一路,最终被拖进了监狱里。
第8章
府衙里有死牢和监狱。
这两个地方姚蝶玉都去过,吕凭还没判死刑前关押在监狱里,判了死刑后才去的死牢。
监狱的待遇比死牢好上许多,那里开了天窗,天气美时,能享受晴光的沐浴,吃食也好,每七日可食一次荤腥,每一个月家属可来探监一回,它靠着膳馆而建,到了用饭的时辰,闻那味道就知道今日吃什么。
姚蝶玉第三次去监狱看望吕凭时,正好是监狱食荤日,一个犯人的盘里有半只鸡腿,吕凭吃了一口后就把鸡腿塞给她吃了,味道极好,嚼劲十足,是她吃过最好吃的鸡腿。
在府衙膳馆的帮工皆是生手,做的饭菜都是练手菜,日后做的好的人,便能去飞鹤楼当掌厨,做的一般的,或是继续在膳馆里继续做帮工,或是另寻酒馆酒楼讨生活了。
飞鹤楼的楼主是晏鹤京的好友苏青陆,也就是湖广布政使苏大人之子,姚蝶玉会记住他,是因为那只鸡腿,在监狱里做饭的帮工做的东西都那么好吃,不知那飞鹤楼里的饭菜是怎么个珍馐美味了。
被拖进监狱没多久,便到了监狱犯人用饭的时辰,且今日正好是食荤日,吃的是飞鹤楼初尝试的新菜式黄焖鹅。
姚蝶玉眼里阁着泪,手里捧着黄焖鹅饭,缩在角落里不知所措,一方面心里的恐惧越增越多,一方面又被手里端着的饭馋得口水直流,她一时不知是幸还是不幸的了。
姚蝶玉对面的牢房里也是个女囚犯,三十岁上下,姓朱,家里排行第六,所以叫朱六莲。
朱六莲手里的饭吃了一半,忽然抬眼看姚蝶玉眼泪汪汪,没精打采的样子,搁了筷,好心问一句:“娘子犯了啥事儿了?不过犯啥事也别耽误了吃啊,再过一刻他们就要来收碗筷了,到时候没吃完也不能吃的了,你还是先吃完再伤心罢,下一顿要到亥时五刻才能吃了,不过也可能没有第二顿了,今日这监狱里有人闹事儿,一有人闹事儿,便要饿肚子。”
说到后头,朱六莲很是不满,往嘴里又扒了一大口饭,咬上一块带皮的鹅肉。
鹅肉汁水丰沛,一口咬下去,齿缝里喷出的几滴油水溅在了手背上,朱六莲连油水也不舍得浪费,唇瓣贴着手背使劲吮吸两下:“所以最好赶紧吃,然后藏几块肉起来,晚间饿了才能吃。”
监狱和死牢一天食两顿,第一顿是未时三刻,第二顿则是在亥时五刻,但如朱六莲所言,有人闹事儿,晏鹤京便会惩罚牢中所有人一起饿肚子。
晏鹤京刚上任的时候有人不把这个规矩放在心上,心里头不爽了就在牢房里破口大骂,有的牢房是两三人关在一块儿,这种关押在一块儿的囚犯常常会因一些小事起争执冲突。
后来他们饿过几次肚子,也就老实了,心中再有怒气,再是委屈也得忍着。
毕竟饿肚子的时辰太难熬了。
听了朱六莲的话,姚蝶玉含泪吃了一口满是鹅油香的饭。
香甜的滋味瞬间从舌尖漫延到口腔所有的角落,吃了一口根本不可能不吃第二口,姚蝶玉腮颊鼓鼓,饭还没吞落肚,就夹起紧致柔韧的鹅肉放到嘴巴里咀嚼。
她有些许时日没有吃过这样大的肉了,一张嘴,三两下就把碗里的鹅肉吃掉了大半,哪里像是刚用过午膳的人,分明像个饿死鬼。
见对面的人开始动筷吃饭了,朱六莲不再浪费口舌安慰劝说,埋着头,速速动筷,不放过任何一粒米饭。
一刻过后,有杂役挑着木桶来收碗筷,姚蝶玉吃饭慢,杂役来收碗时,她里头的鹅肉都吃完了,但还有小半碗饭米没有吃完,想起女囚犯所言,她一刻不停,往嘴里塞饭,塞得腮颊鼓鼓,筷子一刻也不停。
杂役经过姚蝶玉所在的牢房时,见她腮颊鼓鼓吞咽米饭,转去收里头的碗筷,走之前还好心提醒:“你是新来的?我们这儿的规矩你可能不懂,下一回要在规定的时辰里吃完,你快些吃,我先去收后头的。”
姚蝶玉嘴里没有空隙空闲回话,只能捣蒜似的点头。
朱六莲早已吃完,她贴在牢笼面前,嘴巴张得大大的,指着袖口无声道:“藏一些进袖子里!”
碗里的鹅肉只剩下骨头,而身上也没有装米饭的东西,放进袖子里只会污了身上的衣裳,姚蝶玉吃进最后一口饭后,把碗倾斜,露出碗内之物与朱六莲看,嘴里也无声说:“吃完了。”
见碗内只剩下骨头,朱六莲恨铁不成钢了:“晚间饿肚子看你怎么办哦。”
姚蝶玉像做错事的孩儿一样傻笑了一声。
杂役走后,朱六莲和姚蝶玉互通了姓名,简单聊过几句,她又问姚蝶玉是犯了何事进来的。
姚蝶玉脸上讪讪,简洁地把事情说了一通:“就是这般……我也不知自己犯了什么事儿了?可能是犯太岁了吧。”
听完,朱六莲大笑两声:“你来这儿之前,没打探过这晏大人是什么性子吗?换做是别的知府大人,你这招没准能行,可晏大人是忒无情之人了,根本没有怜花之心。不过我想你不用担心太多,若真要被斩首示众,你这会儿应当是去死牢里待着了。”
“可是……晏大人的样子不像是在开玩笑。”姚蝶玉摸着发凉的脖颈,一脸沮丧说道,“或许不日我就会被移到死牢里去了。”
朱六莲想了想,也觉得晏鹤京那人不会随口乱说:“唉,你先别管这么多了,能过一日是一日吧,没准哪天晏大人就改变主意了呢。我倒觉得进这监狱挺舒坦的。”
“那你是犯何事进来的?”姚蝶玉反问。
见问,朱六莲笑了一下:“我进过两次监狱,你问的是哪一次?”
“两、两次?”姚蝶玉犹如青天里一个霹雳,她含着唇,骨碌几下眼珠盯着朱六莲看,一副不可置信又有些害怕的样子。
两次进监狱的人,莫不是什么穷凶极恶的罪犯?可穷凶极恶的罪犯又怎会提醒自己要藏肉饱腹呢,姚蝶玉自己犯了什么罪行还没想明白,就开始琢磨起别人的罪行了。
“哎呀,不逗你了。”朱六莲说起自己的事情时坦然自若,“第一次他们说我溺死了自己的孩子,第二次,算是我自己想进来的吧,我想我还会进来第三次。”
听到溺死的字眼,姚蝶玉浑身一冷,想起了前不久看到了景象,乍听到朱六莲说自己溺死了自己的孩子,怕得呼吸都忘了,觉得朱六莲是凶恶之人,可仔细一回想,那句话有些奇怪,不是“我溺死了自己的孩子”,而是“他们说我溺死了自己的孩子”,难不成这其中有什么冤情?
或者说朱六莲看着正常,其实是个笃疾者?就和刚刚在堂上听到的案件主人公一样。
“我还是不大懂。”姚蝶玉没有见微知著的本事,要是有这个本事,她也不会进监狱里来了。
朱六莲叹了口气,望着天窗,抱着膝盖坐下,说起自己的事儿:“我是德安人,一年前我丈夫和公公,把我那还不到两岁的孩子溺死了,祖父母、父母故杀子孙并不判罪,再说现在处处都有溺死女婴之风,我伤心不过,也气不过,便把他们殴打了一顿,痛斥他们恶毒,他们反赖是我自己溺死了自己的孩子,然后就被关进监狱里来。出狱后我得知九江府有新到任的知府,为了洗清身上的冤屈,也为了给死去的孩儿讨个理,就来拦轿喊冤。不知那晏大人是因为律法不得已要重审此案,还是为了立威,总之是受理了,还特地回了趟京城,去刑部把我的案卷拿了回来,为何会受理都不重要,能伸冤成功便是好。话说来,你怎么不去伸冤,反而去妻救夫刑?”
第9章
“我有要紧之事。”姚蝶玉声音不大,“要见晏大人一面。”
门役仔细看了姚蝶玉一眼,见她愁情如缕,幽恨如山,整个人看起来像一朵掉落烂泥之中的山茶花,可怜极了,他们相视一眼,开口道:“晏大人与薛大人在区处一桩凶杀案,今日恐是……”
门役的话未说完,姚蝶玉便急急打断:“无碍,我、我可以等。”
今日是放大了胆子再来这官场世界,不趁这点胆子打悲求情,她怕后面自己就没有这个胆子了。
“那我先去通传一声。”其中一个门役点点头,转身走进大门内。
姚蝶玉袖着手,在外头等了差不多一刻,那进去的门役才急忙走出来,做一个手势,请她进去:“娘子请吧。”
第7章
府衙里头修缮得比外头还要气派,可越是气派,姚蝶玉就越是紧张,一身破旧衣裳的她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
自进大堂以后,姚蝶玉身子轻犹一叶,浑浑噩噩地走着,她的头微微低着,但眼睛没管着脚尖看,而是定在门役的脚后跟处,门役的步子缓缓,她的步子走得款款。
走在湿濡的地面上,没有任何留下痕迹,但鞋面上却留下了一道道泥痕。
一路脚步未停,走有小半刻才到正堂,门役通报一声后就在檐下默默退下了。
门役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在耳边,姚蝶玉的心头阵阵紧缩,她深呼吸几口气,才硬着头皮跨过那道门槛,真正进入到官场世界。
晏鹤京剑眉星目,气质坚毅,身穿绯袍绣云雁,愈显出威严与不可犯之色来,说他是阶前的玉树也不为过了。
虽然这棵玉树,姚蝶玉模糊的眼里看着觉得有些熟悉,好似在哪儿见过。
晏鹤京坐在大堂里翻看案卷,见姚蝶玉进来,眉眼抬也没抬,而他身边的同知薛解元瞧了一眼姚蝶玉后,顿了一下,不知嘴里剩下的话还该不该说:“大人……”
见薛解元顿住了话头,晏鹤京做声道:“继续。”
晏鹤京一开口,姚蝶玉耳内发痒,眉头蹙起,怎么这声音也有些耳熟?
薛解元翻开手中的案卷递给晏鹤京,继续道:“湖口县知县昨日送来一个案件,称湖口县星子村有一笃疾者杀了他人之妻,只是这笃疾者之母却说自己的孩儿那几日一日不曾离家,不可能去杀他人之妻,受害者的夫君又言那笃疾者脑子有疾病,身子却如同常人,觊觎自己的妻子多时了,也常趁人不注意来戏弄自己的妻子,多有人证,那日定是见色起意,得逞后怕事情败露,又将人杀害。”
“死者的身上可有受侵害的痕迹?”晏鹤京听完,问了一句。
“仵作验尸后确实发现死者有受侵害的痕迹。”薛解元又把仵作的尸格翻出来,“笃疾者之母说那丈夫在含血喷人,贼喊捉贼,为了霸占妻子的财产,故而才将她杀害的。各执一词,湖口的知县不知如何断案。”
听到这儿,晏鹤京沉默片刻,抬起了头:“案卷先放下,先审查朱六莲的案件。”
“是。”薛解元放下案卷后识趣离开。
堂上少了个人,堂内更加安静,只听得翻动案卷时发出的沙沙声响。
受了冷待,姚蝶玉在大堂当央,站也不是跪也不是,她局促得像忽然昼见的怕光妖物,垂落在两旁的手,紧紧捏着袖沿不知如何安放。
她的指骨比泛白的衣裳还要白上几分。
约莫翻动四页案卷后,晏鹤京终于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姚蝶玉的身上。
目光一落,姚蝶玉瞬移到了高山脚下似的,受到了无形的压迫,呼吸渐渐失控,和堂上的男人对视一眼之后,即使视线看不大清楚,也慌了手脚,当即双膝投地,甚惧男人身上所独有的威势。
“把你的根由细细说来。”晏鹤京节骨分明的手指一挑,合上正在翻阅的案卷,挺直了腰板,看她从何处伸冤叫屈。
堂上的男人脸上没有张牙舞爪的神气,可嘴巴一张,似乎就能一口把她吞噬干净,姚蝶玉心惊肉跳,把额头贴在地面上沉默了许久。
在三个深呼吸以后,她把酝酿好的言辞,一字一字,清楚道出:“大人,我乃德化县洞溪村吕凭之妻姚氏,夫君因盗窃种子,入狱许久也,他是罪不可赦,有理受死,可家中贫贱,上有老,下有小,而我弱小无能,不能养家糊口,近来翁姑思子成疾,病势日增一日,渐至饮食不进,小姑小叔,年龄尚卑,需得夫君养育成人,夫君一死,人伦大变,家庭分崩离析,恐翁姑不能安享天年,忧小姑离经叛变,小叔误入歧途,不若取我这条无用性命,为夫君赎罪。”
说完,姚蝶玉掩面哭泣,也是说到酸涩处了,眼泪当真落了几滴下来,嘤嘤作小儿啼。
但这几滴清泪反让红腮带艳,绿鬓微松。
姚蝶玉劈劈拍拍数莲花落似地足足说了二十多句,说得满眼湿濡,是一副我见犹怜之态,她自己哭得无限伤心,抬头一看,却见坐在交椅上的那人,面庞冰冷,目光沉沉,完全没有被她打动的意思。
难不成自己哪句话说错了?姚蝶玉慌乱中把头低下思考。
听完这些话,晏鹤京拂衣而起,辞色有些失望:“所以你是想代替夫君受刑受死了?”
“是、是也。”姚蝶玉不是个娇生惯养的,平日里要干活儿,力气不小,肩能挑水,手能搬石,但为了让眼前的男人动恻隐之心,她故意装成风吹吹都要倒的人物,比犯心疼时的西施还要柔弱了。
晏鹤京知道姚蝶玉在打什么主意,妻救夫刑这种事情他怎会没有听过。
当初听了此事,心里只觉得好笑,即便提起妻救夫刑的事情来,人人皆夸妇人义烈有情,可他只觉得那妇人蠢得无可救药了,才会做出过情之举,还以为自己是什么女中丈夫。
没想到当上知府还没半年,他也会遇到如此愚蠢的妇人家。
眼前的妇人家明明怕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还敢效仿此事,晏鹤京笑一声,眉目之间不住的往来顾盼姚蝶玉,随后道:“伏鸡爱子,投命敌狸,而你是雌鸟爱夫,舍命受苦,呵,好个义烈的妇人家。”
眼睛变得模糊以后,耳朵的听力似乎也变得模糊了,姚蝶玉没听出晏鹤京话中的嘲讽之意,全当是夸赞了,拨去忧容,变为喜色,一种得意的情形,简直描不出来,她以为此事就将翻篇,喜极而泣,眼角带着小泪花,便要磕头道谢:“多谢……”
姚蝶玉口角刚开,一个谢字还没说完,晏鹤京早气得两太阳中冒火了,再也受不下去,不耐烦挥了衣袖,坐到交椅上:“我瞧你生得好看,挺适合斩首示众,也好让寻常人家,饱看美人之首。”
刚刚还夸她义烈的男人,怎么一眨眼就要拿她去斩首示众了?姚蝶玉听了晏鹤京的话,头顶上仿佛打了焦雷,轰隆轰地响着,跪在地上的膝盖,磕磕绊绊往前爬了两步,想挽回局面:“大、大人……”
“来人。”晏鹤京行事一向雷厉风行,一呼声,就把外头的皂班喊了进来。
“此人求死,暂先拖下去,关押在监狱里。”晏鹤京说话时,眼睛已经重新落在册子上了。
说好的这世道里,君臣皆以仁慈治国安民呢?姚蝶玉以为自己耳岔了,不敢置信地望着晏鹤京,直到有两双手穿过她的腋下,把她往外拖去,她才开口求饶:“大人饶命啊……”
听到求饶声响,堂上的人和方才一样,头也不抬,板着一张没情没绪的脸翻阅册子,什么声响都听不见似的,任姚蝶玉尖细的声音响彻天际,他也无动于衷,仿佛面前无人一样。
此时的姚蝶玉像是一只即将受捕野兔,无处可逃,一个慌乱,嘴里求着土地公快快显灵,让那土行孙带着她钻地遁走。
然而土地公并未理会她的请求,姚蝶玉喊了一路,最终被拖进了监狱里。
第8章
府衙里有死牢和监狱。
这两个地方姚蝶玉都去过,吕凭还没判死刑前关押在监狱里,判了死刑后才去的死牢。
监狱的待遇比死牢好上许多,那里开了天窗,天气美时,能享受晴光的沐浴,吃食也好,每七日可食一次荤腥,每一个月家属可来探监一回,它靠着膳馆而建,到了用饭的时辰,闻那味道就知道今日吃什么。
姚蝶玉第三次去监狱看望吕凭时,正好是监狱食荤日,一个犯人的盘里有半只鸡腿,吕凭吃了一口后就把鸡腿塞给她吃了,味道极好,嚼劲十足,是她吃过最好吃的鸡腿。
在府衙膳馆的帮工皆是生手,做的饭菜都是练手菜,日后做的好的人,便能去飞鹤楼当掌厨,做的一般的,或是继续在膳馆里继续做帮工,或是另寻酒馆酒楼讨生活了。
飞鹤楼的楼主是晏鹤京的好友苏青陆,也就是湖广布政使苏大人之子,姚蝶玉会记住他,是因为那只鸡腿,在监狱里做饭的帮工做的东西都那么好吃,不知那飞鹤楼里的饭菜是怎么个珍馐美味了。
被拖进监狱没多久,便到了监狱犯人用饭的时辰,且今日正好是食荤日,吃的是飞鹤楼初尝试的新菜式黄焖鹅。
姚蝶玉眼里阁着泪,手里捧着黄焖鹅饭,缩在角落里不知所措,一方面心里的恐惧越增越多,一方面又被手里端着的饭馋得口水直流,她一时不知是幸还是不幸的了。
姚蝶玉对面的牢房里也是个女囚犯,三十岁上下,姓朱,家里排行第六,所以叫朱六莲。
朱六莲手里的饭吃了一半,忽然抬眼看姚蝶玉眼泪汪汪,没精打采的样子,搁了筷,好心问一句:“娘子犯了啥事儿了?不过犯啥事也别耽误了吃啊,再过一刻他们就要来收碗筷了,到时候没吃完也不能吃的了,你还是先吃完再伤心罢,下一顿要到亥时五刻才能吃了,不过也可能没有第二顿了,今日这监狱里有人闹事儿,一有人闹事儿,便要饿肚子。”
说到后头,朱六莲很是不满,往嘴里又扒了一大口饭,咬上一块带皮的鹅肉。
鹅肉汁水丰沛,一口咬下去,齿缝里喷出的几滴油水溅在了手背上,朱六莲连油水也不舍得浪费,唇瓣贴着手背使劲吮吸两下:“所以最好赶紧吃,然后藏几块肉起来,晚间饿了才能吃。”
监狱和死牢一天食两顿,第一顿是未时三刻,第二顿则是在亥时五刻,但如朱六莲所言,有人闹事儿,晏鹤京便会惩罚牢中所有人一起饿肚子。
晏鹤京刚上任的时候有人不把这个规矩放在心上,心里头不爽了就在牢房里破口大骂,有的牢房是两三人关在一块儿,这种关押在一块儿的囚犯常常会因一些小事起争执冲突。
后来他们饿过几次肚子,也就老实了,心中再有怒气,再是委屈也得忍着。
毕竟饿肚子的时辰太难熬了。
听了朱六莲的话,姚蝶玉含泪吃了一口满是鹅油香的饭。
香甜的滋味瞬间从舌尖漫延到口腔所有的角落,吃了一口根本不可能不吃第二口,姚蝶玉腮颊鼓鼓,饭还没吞落肚,就夹起紧致柔韧的鹅肉放到嘴巴里咀嚼。
她有些许时日没有吃过这样大的肉了,一张嘴,三两下就把碗里的鹅肉吃掉了大半,哪里像是刚用过午膳的人,分明像个饿死鬼。
见对面的人开始动筷吃饭了,朱六莲不再浪费口舌安慰劝说,埋着头,速速动筷,不放过任何一粒米饭。
一刻过后,有杂役挑着木桶来收碗筷,姚蝶玉吃饭慢,杂役来收碗时,她里头的鹅肉都吃完了,但还有小半碗饭米没有吃完,想起女囚犯所言,她一刻不停,往嘴里塞饭,塞得腮颊鼓鼓,筷子一刻也不停。
杂役经过姚蝶玉所在的牢房时,见她腮颊鼓鼓吞咽米饭,转去收里头的碗筷,走之前还好心提醒:“你是新来的?我们这儿的规矩你可能不懂,下一回要在规定的时辰里吃完,你快些吃,我先去收后头的。”
姚蝶玉嘴里没有空隙空闲回话,只能捣蒜似的点头。
朱六莲早已吃完,她贴在牢笼面前,嘴巴张得大大的,指着袖口无声道:“藏一些进袖子里!”
碗里的鹅肉只剩下骨头,而身上也没有装米饭的东西,放进袖子里只会污了身上的衣裳,姚蝶玉吃进最后一口饭后,把碗倾斜,露出碗内之物与朱六莲看,嘴里也无声说:“吃完了。”
见碗内只剩下骨头,朱六莲恨铁不成钢了:“晚间饿肚子看你怎么办哦。”
姚蝶玉像做错事的孩儿一样傻笑了一声。
杂役走后,朱六莲和姚蝶玉互通了姓名,简单聊过几句,她又问姚蝶玉是犯了何事进来的。
姚蝶玉脸上讪讪,简洁地把事情说了一通:“就是这般……我也不知自己犯了什么事儿了?可能是犯太岁了吧。”
听完,朱六莲大笑两声:“你来这儿之前,没打探过这晏大人是什么性子吗?换做是别的知府大人,你这招没准能行,可晏大人是忒无情之人了,根本没有怜花之心。不过我想你不用担心太多,若真要被斩首示众,你这会儿应当是去死牢里待着了。”
“可是……晏大人的样子不像是在开玩笑。”姚蝶玉摸着发凉的脖颈,一脸沮丧说道,“或许不日我就会被移到死牢里去了。”
朱六莲想了想,也觉得晏鹤京那人不会随口乱说:“唉,你先别管这么多了,能过一日是一日吧,没准哪天晏大人就改变主意了呢。我倒觉得进这监狱挺舒坦的。”
“那你是犯何事进来的?”姚蝶玉反问。
见问,朱六莲笑了一下:“我进过两次监狱,你问的是哪一次?”
“两、两次?”姚蝶玉犹如青天里一个霹雳,她含着唇,骨碌几下眼珠盯着朱六莲看,一副不可置信又有些害怕的样子。
两次进监狱的人,莫不是什么穷凶极恶的罪犯?可穷凶极恶的罪犯又怎会提醒自己要藏肉饱腹呢,姚蝶玉自己犯了什么罪行还没想明白,就开始琢磨起别人的罪行了。
“哎呀,不逗你了。”朱六莲说起自己的事情时坦然自若,“第一次他们说我溺死了自己的孩子,第二次,算是我自己想进来的吧,我想我还会进来第三次。”
听到溺死的字眼,姚蝶玉浑身一冷,想起了前不久看到了景象,乍听到朱六莲说自己溺死了自己的孩子,怕得呼吸都忘了,觉得朱六莲是凶恶之人,可仔细一回想,那句话有些奇怪,不是“我溺死了自己的孩子”,而是“他们说我溺死了自己的孩子”,难不成这其中有什么冤情?
或者说朱六莲看着正常,其实是个笃疾者?就和刚刚在堂上听到的案件主人公一样。
“我还是不大懂。”姚蝶玉没有见微知著的本事,要是有这个本事,她也不会进监狱里来了。
朱六莲叹了口气,望着天窗,抱着膝盖坐下,说起自己的事儿:“我是德安人,一年前我丈夫和公公,把我那还不到两岁的孩子溺死了,祖父母、父母故杀子孙并不判罪,再说现在处处都有溺死女婴之风,我伤心不过,也气不过,便把他们殴打了一顿,痛斥他们恶毒,他们反赖是我自己溺死了自己的孩子,然后就被关进监狱里来。出狱后我得知九江府有新到任的知府,为了洗清身上的冤屈,也为了给死去的孩儿讨个理,就来拦轿喊冤。不知那晏大人是因为律法不得已要重审此案,还是为了立威,总之是受理了,还特地回了趟京城,去刑部把我的案卷拿了回来,为何会受理都不重要,能伸冤成功便是好。话说来,你怎么不去伸冤,反而去妻救夫刑?”
第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