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娘子 第31节
不然,让她给做大衣服她就得喊完蛋。
去成衣店买的话又太贵,实在不符合沈寄开源节流过日子的理念。
这一次魏家出了事,沈寄也就顾不上自己的小算盘了。
一心想着等魏楹离家赶考,她也就算是仁至义尽报答完他们母子了。
这会儿坐在驴车里,出远门的兴奋劲头过了,才反应过来自己跟着上路这不是牵扯越来越深了么?
原计划她是把银子都借给魏楹,以他的性子考上以后肯定是要全还给她的。
而她呢,这段时日也可以在家继续的挣钱,还可以顺道和二狗子把婚事定了。
她是越看越觉得二狗子是良人。
怎么一下子就变成她跟着魏楹上路了。而且还说走就走,一点思考余地都没留给她?
第26章
自己跟着上路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啊。
沈寄挠挠头, 那带上自己做什么?就是为了让自己一路长点见识,然后可以去京城赚大钱?
可是,赚大钱之前那也得先花出去不少吧。
怀着这样的疑问, 一路兴奋的沈寄在中午的时候终于冷静下来。
可是已经上路了, 既行之则安之吧。
也许真的可以在京城赚到不少钱,毕竟京城人民的消费水平是很值得期待的。
芝麻包子逗逗自己是有可能的。
但都一起经过这么多事了, 沈寄也可以确信他是不可能坑自己的, 反正不是把自己拐带去卖就行了。
大不了回头找他问个清楚。
她又托着腮开始做白日梦, 做到京城赚大钱的白日梦。
直到德婶把一个掰开的烧饼给她才醒过神来。
“寄姐, 给, 吃点干粮。”
他们在车上吃了干粮、喝了水, 又找地方让驴子吃草顺便休息。
魏楹站在河边。
沈寄从背后走过去,笑嘻嘻的问:“少爷,你不会是在看着流水在想老夫子的话吧?”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错!说起来小寄你懂得还真不少。”
“你不是准我借你的书看么, 就看到这句了。少爷, 你干嘛要带我去京城啊?”
魏楹扑哧声笑出来。
之前光顾着乐了,这会儿才想起来问个究竟。
小寄是对自己没有什么防备了吧。
搁别人身上,肯定没法子把她就这么带上路。
看来这五年, 不但是一向多疑的自己信了小寄, 她也一样。
“别问那么多了, 我娘已经不在家了, 留你一个人我怎么放心?还不如把你带上, 没准在京城真的能有意外的收获呢。”
“哦, 这样啊。”沈寄释然了。
看来自己现在在芝麻包子心底已经是个挺重要的存在了, 他独自去了京城会为自己担心。
人都是喜欢被人重视的,她也不例外。
说实在话, 她不想寄人篱下。
可这几年从来都是依附魏家,真要让她现在就自立门户心头还是有点怯的。毕竟她说起来才十三岁。
沈寄释然了之后又小心翼翼的打量一眼魏楹。
魏大娘之前阻止自己接近魏楹。
可这半年下来,她无疑是最靠近魏楹的人。
他不会是真对自己真的生出什么心思来了吧?
魏楹又转身去看水去了。
沈寄把小心思抛开,反正到最后他金榜题名会得到一段好姻缘,而自己也会如愿离开。
就现在看来,魏楹能一举高中,然后被朝中某个实力派招为女婿是最好的发展了。
这样,他就可以得到提携,慢慢的在官场站住脚然后往上爬。
这样,他才能救出魏大娘,才能为生母正名,才能实现他的抱负。
魏楹没有具体说过。
可是沈寄有时候从他的只言片语里也可以推测出来,他所谋非小。而且,是个很有规划的人。
不然,也不会停了一科了。
在他的生命里,自己就是个过客,有缘和他走这几年尤其是最近半年,互相护持直到彼此的路分开。
她相信魏楹得了如花美眷,不会强要自己做妾。
那到时候就是该分开的时候了。
自己那会儿差不多也该有十四五了,总比现在要好些。
挣够钱,随心所欲的过日子,这就是她的目标了。
一路上,魏楹因为很有在外行游的经验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花钱也不多。
德叔、德婶觉得自己没有用武之地,有些过意不去。
连沈寄也有这样的感觉。
一直以来,她对魏家还是蛮重要一个存在的。
魏楹反应过来,便把一路上打尖买干粮之类的事都交给德叔去做。
德叔除了赶车还揽了跑腿之类的事,心头稍安。
魏楹是一个人在路上照顾自己已经习惯了,见他们都有点别扭才反应过来。
趁着晚上住店的时候,他拍拍沈寄的头,“想那么多做什么?那几年全靠你挣钱,我要是想太多岂不是得自绝以谢世人。”
那时候王灏等人都在背后嘲笑他靠女人养活。是他娘也就算了,还是个那么小的小丫头。
“不习惯嘛。”
在客栈打尖,沈寄和德婶睡一间下房,魏楹和德叔睡客栈大通铺,这样花费要小得多。
至于吃的,就几乎全是干粮了。
因此要热水什么的,也常挨小二的白眼或是絮叨。
可是赶考的时节,一路往京城去,住的地方房费都是见风长的。
魏楹拒绝了裴先生的资助,因为他也只是个很清贫的先生而已。
裴师母偷偷塞到沈寄兜里,她也没敢自作主张收下。
只装作不知道她塞在了自己的棉衣口袋里,转身又放回裴师母兜里。
她看到裴师母平常戴的几样很朴素的首饰都没见了,估计是当了。
他们可以在路上再想想办法挣银子,还是不要让他们夫妻过得太简淡了。
这不,魏楹这会儿就在楼下帮一个狗屁不通的人改文章呢。那是要拿去见本地名师以求援引的。
这样一来,就得了五钱银子。
一开始他只是拿出纸笔卖弄他那手好字而已。
自然就引来了一些围观。
本是打算看能不能帮人写点家书的。
这个人就上来和他研讨学问,被他指出文章中许多不足之处心服口服,便有了这一幕。
“少爷,你不会给他写得太好,让他就这么冒充才子了吧?”
“考场上的事怎么冒充,说好了五钱银子,我就只做了值五钱的文章而已。”
魏楹抛抛银子,“喏,拿去叫几个热菜,咱们今晚也打打牙祭。成日清水就馒头的,我看你脸都快青了。”
那倒是真的,没钱在路上真是痛苦。
“还是留着吧,好钢不是要用在刀刃上么。”
沈寄搓搓手,很艰难的克制自己去望前院饭桌上那些热气腾腾的饭菜。
太贵了!
“去吧,我可不想营养跟不上。你不是总说开源比节流更要紧么。”
沈寄想想有道理,跑去前面精打细算的要了三菜一汤。
她看过了,分量还可以。
四个人热饭食吃下肚子,真是舒服多了。
饭后,几个人集中在那间有点漏风的下房,德婶拿了东西去把所有能进风的地方封堵住。
德叔这才开始说话,“魏少爷,你让小老儿去打听沿路有没有什么强人出没的地方,小老儿去问过了。离这里三十里就有一座竹枝山,那里时常有强人出没。不过,只劫财,除非必要,不伤人。”
“劫财我们也损失不起。”
“小老儿问了,可以绕行,您看……”
“那就绕行吧,最好多约些人一起。”
这一次同行进京,魏楹也对德叔德婶说过,怕路上会出什么意外。
去成衣店买的话又太贵,实在不符合沈寄开源节流过日子的理念。
这一次魏家出了事,沈寄也就顾不上自己的小算盘了。
一心想着等魏楹离家赶考,她也就算是仁至义尽报答完他们母子了。
这会儿坐在驴车里,出远门的兴奋劲头过了,才反应过来自己跟着上路这不是牵扯越来越深了么?
原计划她是把银子都借给魏楹,以他的性子考上以后肯定是要全还给她的。
而她呢,这段时日也可以在家继续的挣钱,还可以顺道和二狗子把婚事定了。
她是越看越觉得二狗子是良人。
怎么一下子就变成她跟着魏楹上路了。而且还说走就走,一点思考余地都没留给她?
第26章
自己跟着上路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啊。
沈寄挠挠头, 那带上自己做什么?就是为了让自己一路长点见识,然后可以去京城赚大钱?
可是,赚大钱之前那也得先花出去不少吧。
怀着这样的疑问, 一路兴奋的沈寄在中午的时候终于冷静下来。
可是已经上路了, 既行之则安之吧。
也许真的可以在京城赚到不少钱,毕竟京城人民的消费水平是很值得期待的。
芝麻包子逗逗自己是有可能的。
但都一起经过这么多事了, 沈寄也可以确信他是不可能坑自己的, 反正不是把自己拐带去卖就行了。
大不了回头找他问个清楚。
她又托着腮开始做白日梦, 做到京城赚大钱的白日梦。
直到德婶把一个掰开的烧饼给她才醒过神来。
“寄姐, 给, 吃点干粮。”
他们在车上吃了干粮、喝了水, 又找地方让驴子吃草顺便休息。
魏楹站在河边。
沈寄从背后走过去,笑嘻嘻的问:“少爷,你不会是在看着流水在想老夫子的话吧?”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错!说起来小寄你懂得还真不少。”
“你不是准我借你的书看么, 就看到这句了。少爷, 你干嘛要带我去京城啊?”
魏楹扑哧声笑出来。
之前光顾着乐了,这会儿才想起来问个究竟。
小寄是对自己没有什么防备了吧。
搁别人身上,肯定没法子把她就这么带上路。
看来这五年, 不但是一向多疑的自己信了小寄, 她也一样。
“别问那么多了, 我娘已经不在家了, 留你一个人我怎么放心?还不如把你带上, 没准在京城真的能有意外的收获呢。”
“哦, 这样啊。”沈寄释然了。
看来自己现在在芝麻包子心底已经是个挺重要的存在了, 他独自去了京城会为自己担心。
人都是喜欢被人重视的,她也不例外。
说实在话, 她不想寄人篱下。
可这几年从来都是依附魏家,真要让她现在就自立门户心头还是有点怯的。毕竟她说起来才十三岁。
沈寄释然了之后又小心翼翼的打量一眼魏楹。
魏大娘之前阻止自己接近魏楹。
可这半年下来,她无疑是最靠近魏楹的人。
他不会是真对自己真的生出什么心思来了吧?
魏楹又转身去看水去了。
沈寄把小心思抛开,反正到最后他金榜题名会得到一段好姻缘,而自己也会如愿离开。
就现在看来,魏楹能一举高中,然后被朝中某个实力派招为女婿是最好的发展了。
这样,他就可以得到提携,慢慢的在官场站住脚然后往上爬。
这样,他才能救出魏大娘,才能为生母正名,才能实现他的抱负。
魏楹没有具体说过。
可是沈寄有时候从他的只言片语里也可以推测出来,他所谋非小。而且,是个很有规划的人。
不然,也不会停了一科了。
在他的生命里,自己就是个过客,有缘和他走这几年尤其是最近半年,互相护持直到彼此的路分开。
她相信魏楹得了如花美眷,不会强要自己做妾。
那到时候就是该分开的时候了。
自己那会儿差不多也该有十四五了,总比现在要好些。
挣够钱,随心所欲的过日子,这就是她的目标了。
一路上,魏楹因为很有在外行游的经验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花钱也不多。
德叔、德婶觉得自己没有用武之地,有些过意不去。
连沈寄也有这样的感觉。
一直以来,她对魏家还是蛮重要一个存在的。
魏楹反应过来,便把一路上打尖买干粮之类的事都交给德叔去做。
德叔除了赶车还揽了跑腿之类的事,心头稍安。
魏楹是一个人在路上照顾自己已经习惯了,见他们都有点别扭才反应过来。
趁着晚上住店的时候,他拍拍沈寄的头,“想那么多做什么?那几年全靠你挣钱,我要是想太多岂不是得自绝以谢世人。”
那时候王灏等人都在背后嘲笑他靠女人养活。是他娘也就算了,还是个那么小的小丫头。
“不习惯嘛。”
在客栈打尖,沈寄和德婶睡一间下房,魏楹和德叔睡客栈大通铺,这样花费要小得多。
至于吃的,就几乎全是干粮了。
因此要热水什么的,也常挨小二的白眼或是絮叨。
可是赶考的时节,一路往京城去,住的地方房费都是见风长的。
魏楹拒绝了裴先生的资助,因为他也只是个很清贫的先生而已。
裴师母偷偷塞到沈寄兜里,她也没敢自作主张收下。
只装作不知道她塞在了自己的棉衣口袋里,转身又放回裴师母兜里。
她看到裴师母平常戴的几样很朴素的首饰都没见了,估计是当了。
他们可以在路上再想想办法挣银子,还是不要让他们夫妻过得太简淡了。
这不,魏楹这会儿就在楼下帮一个狗屁不通的人改文章呢。那是要拿去见本地名师以求援引的。
这样一来,就得了五钱银子。
一开始他只是拿出纸笔卖弄他那手好字而已。
自然就引来了一些围观。
本是打算看能不能帮人写点家书的。
这个人就上来和他研讨学问,被他指出文章中许多不足之处心服口服,便有了这一幕。
“少爷,你不会给他写得太好,让他就这么冒充才子了吧?”
“考场上的事怎么冒充,说好了五钱银子,我就只做了值五钱的文章而已。”
魏楹抛抛银子,“喏,拿去叫几个热菜,咱们今晚也打打牙祭。成日清水就馒头的,我看你脸都快青了。”
那倒是真的,没钱在路上真是痛苦。
“还是留着吧,好钢不是要用在刀刃上么。”
沈寄搓搓手,很艰难的克制自己去望前院饭桌上那些热气腾腾的饭菜。
太贵了!
“去吧,我可不想营养跟不上。你不是总说开源比节流更要紧么。”
沈寄想想有道理,跑去前面精打细算的要了三菜一汤。
她看过了,分量还可以。
四个人热饭食吃下肚子,真是舒服多了。
饭后,几个人集中在那间有点漏风的下房,德婶拿了东西去把所有能进风的地方封堵住。
德叔这才开始说话,“魏少爷,你让小老儿去打听沿路有没有什么强人出没的地方,小老儿去问过了。离这里三十里就有一座竹枝山,那里时常有强人出没。不过,只劫财,除非必要,不伤人。”
“劫财我们也损失不起。”
“小老儿问了,可以绕行,您看……”
“那就绕行吧,最好多约些人一起。”
这一次同行进京,魏楹也对德叔德婶说过,怕路上会出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