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以往总不愿落下风的二老,这回倒是安静了。
“眼瞅着快入秋了,明天你们兄弟两在家里,把房顶补补。老二家的和老大家的,领着孩子和我一起,去坊市摆摊。”
“我、我们?”许氏瞪眼指着自己。
朱氏还和以前一样,木楞得没有表情,只说:“娘叫去,我们就去。”
回过神的许氏,笑得眉眼弯弯,眼角却挂着泪珠子:“是是是,嫂子说得对。”
李二直勾勾抬头看屋顶,李四那张脸,苦得都快能拧出水来了。
“娘!我、我没做过,不知道该咋弄啊!要不,让二哥做,我和同你去坊市好不好?”这么多间屋子,全部顶都修的话,那还不得累死人?
林桃指了指东屋排房:“以前是你三哥做的,让他教你。”
“娘!”李四扯着她的手,跟撒娇似的晃啊晃:“您就让儿子同你一起去坊市嘛!以前都是大嫂帮着三哥一起做,让大嫂来做,还快些。”
末了,还把老二拉进来:“二哥你说是不是?大嫂比我懂,帮你一起,你也能省不少力。”
学聪明的李二不接话,把脸转向别处。
当他那些天的打,是白挨的?呵呵!
“行啊!”林桃笑了。
李四正为自己躲过了苦力活而偷着乐时,林桃又道:“正好明天来回坊市的路上,也能让你练练体力。男人嘛!要是没个好身板,哪像个男人。”
“啥、啥意思啊娘?”李四脸色煞白。
李二起身和许氏收拾着桌上的碗筷,乐呵道:“娘让你好好活动胫骨呢!”
“对啊!上回你不是给娘说,你这身子没力气,连劳力都卖不了吗?以后啊,你就每天跟娘去坊市,路上好好练练!”
林桃摆出一幅欣慰的表情,拍了拍李四的肩头。
李四脸一白,腿一软,咚的一声摔倒在地。那两膝盖头,不受控制的打着颤。
“行吧!那明天朱东花留在家里,你和娘去坊……”
话没说完,李四的手就抱上了她的大腿。
“不!娘,我修!我留在家里好好修房。”
“你确定可以?”
李四疯狂点头。
可不可以,那都必须可以啊!
“好吧!那这几间房的顶,三天弄完,应该差不多。往后这三天啊,你就好好在家做事。”
“是!您老放心。”李四声音那叫一个生无可恋。
本来今儿回来得就晚,天早就黑尽了,林桃就算是铁打的,这几日的心力交瘁,也使得身体到了极限。
早早回屋就睡下了。
许氏看小叔有气没力,心里也都明白是为啥。
“小叔你回去歇息吧!剩下的事,我们来就行。”
李四几乎是爬回屋去的。
见孩子爹也回了四屋,悄摸着从灶棚里,端出一碗清得跟水似的粥来。
之说以说是粥,只因碗里,多多少少飘着些煮烂的米粒。
“大嫂,这是我煮粥后,就着锅添水煮的。你拿去给大哥吧。都两天没吃东西了。”
朱氏看了看那碗清粥,又转头看堂屋闭着的大门,最后看向紧闭的院门。
刷洗着碗的小李干,小声说:“娘!阿奶知道,会生气的。”
许氏食指立在嘴上:“小声点。”
她当然知道婆婆晓得会生气。
可这几天,好看着大嫂面色不好,同为人妇,这个家里,估计只有她,最能体会大嫂的心情。
“你放心,粥是我给你的,肯定不会和娘说的。”
朱东花和她一样,都是命苦的女人。
生为女人,她们就注定命苦。嫁进李家,李二起码还给了她一双儿女,让她有活下去的动力。
而连孩子都没有的朱东花,也不知道,是什么信念,能支撑她活下去。
既然同是进了李家的苦命女人,她只是单纯的,想力所能及的给朱东花一些帮助。
“谢谢。”朱东花接过碗,看着碗久久微微出神……
第四十四章 又是要自己动手的一天!
谁也没想到,回过神来朱东花,居然端着碗回了灶棚。
再出来时,手里空了。
“多子,谢谢你了。这两日,我也想明白了。只要娘不撵我走,我就听她的。就算、就算真的没了李一,成了寡妇,我也乖乖听娘的,好好在这个家做事!”
许氏也没再多说,握了握朱氏的手,继续清洗鱼鳞去了。
刚进子时,林桃就又起来,算算自己亥时才睡下,子时就起,又是只睡了三个小时的一天。
出了房门,就见着许氏娘仨和朱氏,已经在忙活了。
小李干坐在地上,往灶堂里添柴。
小玲兰成了柴火的搬运工,一根一根的帮哥哥抱来柴火。
许氏不停搅动着锅里的鱼鳞。
朱氏则在清洗树叶。
“你们这是没睡?”
“睡了的。我们也才刚起来。”朱氏说着,端来水和碳粉,还有新做的“牙刷”。
虽然来了这些天,林桃多少也习惯了。
可每每刷牙时,那嘴里跟嚼了口土的感觉,真的叫她喜欢不起来。
下次上山的时候,得找点蜂蜜,做点牙膏。
准备妥当,林桃领着人就出门了。
昨儿睡在门口的李一,今天还是睡在门口。
看样子,李一今儿的精神,比昨天差了许多。
两天没有东西吃,他精神能好就怪了!
“娘,我真的要死了。”李一气若游丝。
林桃有心无肠的应了句:“那就提前恭喜你了。”
李一直出大气,布满血痂的嘴,就跟受了大刑的犯人似的。
套好牛车,朱氏忽然说:“娘,教我撵车吧。”
林桃挺好奇:“怎么想学撵车了?”
朱氏低着头,许久没有说话。
把两小只安顿上车的许氏说:“大嫂,既然你都想清楚了,就把心里话告诉娘。”
朱氏抬头时,眼里的神情不再似以前那般木楞。
“娘,我不想当这个家的半个外人。我想靠自己的双手,真正成为这个家的人,和您一起,撑起这个家来!”
林桃完全没想到,朱氏会说出这番话来。
要知道,自打把李一撵出门去,朱氏整个人就像丢了魂似的。
其实也不难理解,在这里,女人皆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逝从子,可见地位之低。
家里没了李一,她便没了天。会无所适从,也是情理之中。
但林桃没想到的,是朱氏会有想要靠自己的想法。在这里,能有这种想法的女人,实属不多。
见老太太不说话,朱氏又连忙解释:“娘说过,在这个家,必须要有用!娘,您教教我,让我做个不用靠男人,也能活下去的女人好吗?我不想回再回到娘家!求您了!”
眼瞅着朱氏又要跪下,林桃一把将人拉起来。
手里的缰绳,也递向朱氏。
“来吧!”
许氏激动得也跟朱氏一块抹泪,嘴里不时的说着:“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路上,林桃教给朱氏怎么控制牛车。
不得不说,比起李二,朱氏聪明多了。
她也不像李二,咋咋呼呼的,沉不住气。
到了坊市,林桃又在鱼大姐旁边的位置,支起摊来。
鱼大姐拉着两小只,那好一顿夸,说得林桃都不好间思起来。
没咋出来见过人的两娃,更是红着脸,把头埋得低低的。
这场景,打远看,人家指定以为两小只在挨训呢。
“好了好了,鱼大姐再夸,我家孙儿们,都快飞天上去了!”
林桃把两小只拉到了旁边。
然而今天的生意比昨天差了许多。这摊都支起来两刻钟了,还没开张呢。
刚又卖了条鱼的鱼大姐,拿了两文钱过来:“来,给我装两份,我拿回去,给小孙儿们尝个新鲜。”
林桃心里清楚,这是鱼大姐的好意。
做买卖嘛,就讲求一个开张顺利的说法。更有人信,只要一天不开张,接着好几天,东西或许都卖不出去。
林桃多包了一份,给鱼大姐送过去。
“今儿这是咋了,做小食买卖的,好像都不景气。”
说话时,有几个路过的婆子,提篮里装满了菽。
林桃注意到,就这会儿功夫,买啥的都没有买小米和菽的多。
鱼大姐指了指天:“大妹子,你怕不是忘了,这天两月没落雨了。大伙都怕,所以多会买些粮食放着。提前准备着也是好的,免得旱了没钱买高价粮,家里饿死人。”
“对了,你家不是没地吗?要不要也买些存着?”
“那倒不必了。”林桃摇头,她就算把钱全拿来买粮食,也买不了多少。
就那点钱,吃完了怎么办?一家人一起饿死吗?也不知道饿死,能不能回去?
“眼瞅着快入秋了,明天你们兄弟两在家里,把房顶补补。老二家的和老大家的,领着孩子和我一起,去坊市摆摊。”
“我、我们?”许氏瞪眼指着自己。
朱氏还和以前一样,木楞得没有表情,只说:“娘叫去,我们就去。”
回过神的许氏,笑得眉眼弯弯,眼角却挂着泪珠子:“是是是,嫂子说得对。”
李二直勾勾抬头看屋顶,李四那张脸,苦得都快能拧出水来了。
“娘!我、我没做过,不知道该咋弄啊!要不,让二哥做,我和同你去坊市好不好?”这么多间屋子,全部顶都修的话,那还不得累死人?
林桃指了指东屋排房:“以前是你三哥做的,让他教你。”
“娘!”李四扯着她的手,跟撒娇似的晃啊晃:“您就让儿子同你一起去坊市嘛!以前都是大嫂帮着三哥一起做,让大嫂来做,还快些。”
末了,还把老二拉进来:“二哥你说是不是?大嫂比我懂,帮你一起,你也能省不少力。”
学聪明的李二不接话,把脸转向别处。
当他那些天的打,是白挨的?呵呵!
“行啊!”林桃笑了。
李四正为自己躲过了苦力活而偷着乐时,林桃又道:“正好明天来回坊市的路上,也能让你练练体力。男人嘛!要是没个好身板,哪像个男人。”
“啥、啥意思啊娘?”李四脸色煞白。
李二起身和许氏收拾着桌上的碗筷,乐呵道:“娘让你好好活动胫骨呢!”
“对啊!上回你不是给娘说,你这身子没力气,连劳力都卖不了吗?以后啊,你就每天跟娘去坊市,路上好好练练!”
林桃摆出一幅欣慰的表情,拍了拍李四的肩头。
李四脸一白,腿一软,咚的一声摔倒在地。那两膝盖头,不受控制的打着颤。
“行吧!那明天朱东花留在家里,你和娘去坊……”
话没说完,李四的手就抱上了她的大腿。
“不!娘,我修!我留在家里好好修房。”
“你确定可以?”
李四疯狂点头。
可不可以,那都必须可以啊!
“好吧!那这几间房的顶,三天弄完,应该差不多。往后这三天啊,你就好好在家做事。”
“是!您老放心。”李四声音那叫一个生无可恋。
本来今儿回来得就晚,天早就黑尽了,林桃就算是铁打的,这几日的心力交瘁,也使得身体到了极限。
早早回屋就睡下了。
许氏看小叔有气没力,心里也都明白是为啥。
“小叔你回去歇息吧!剩下的事,我们来就行。”
李四几乎是爬回屋去的。
见孩子爹也回了四屋,悄摸着从灶棚里,端出一碗清得跟水似的粥来。
之说以说是粥,只因碗里,多多少少飘着些煮烂的米粒。
“大嫂,这是我煮粥后,就着锅添水煮的。你拿去给大哥吧。都两天没吃东西了。”
朱氏看了看那碗清粥,又转头看堂屋闭着的大门,最后看向紧闭的院门。
刷洗着碗的小李干,小声说:“娘!阿奶知道,会生气的。”
许氏食指立在嘴上:“小声点。”
她当然知道婆婆晓得会生气。
可这几天,好看着大嫂面色不好,同为人妇,这个家里,估计只有她,最能体会大嫂的心情。
“你放心,粥是我给你的,肯定不会和娘说的。”
朱东花和她一样,都是命苦的女人。
生为女人,她们就注定命苦。嫁进李家,李二起码还给了她一双儿女,让她有活下去的动力。
而连孩子都没有的朱东花,也不知道,是什么信念,能支撑她活下去。
既然同是进了李家的苦命女人,她只是单纯的,想力所能及的给朱东花一些帮助。
“谢谢。”朱东花接过碗,看着碗久久微微出神……
第四十四章 又是要自己动手的一天!
谁也没想到,回过神来朱东花,居然端着碗回了灶棚。
再出来时,手里空了。
“多子,谢谢你了。这两日,我也想明白了。只要娘不撵我走,我就听她的。就算、就算真的没了李一,成了寡妇,我也乖乖听娘的,好好在这个家做事!”
许氏也没再多说,握了握朱氏的手,继续清洗鱼鳞去了。
刚进子时,林桃就又起来,算算自己亥时才睡下,子时就起,又是只睡了三个小时的一天。
出了房门,就见着许氏娘仨和朱氏,已经在忙活了。
小李干坐在地上,往灶堂里添柴。
小玲兰成了柴火的搬运工,一根一根的帮哥哥抱来柴火。
许氏不停搅动着锅里的鱼鳞。
朱氏则在清洗树叶。
“你们这是没睡?”
“睡了的。我们也才刚起来。”朱氏说着,端来水和碳粉,还有新做的“牙刷”。
虽然来了这些天,林桃多少也习惯了。
可每每刷牙时,那嘴里跟嚼了口土的感觉,真的叫她喜欢不起来。
下次上山的时候,得找点蜂蜜,做点牙膏。
准备妥当,林桃领着人就出门了。
昨儿睡在门口的李一,今天还是睡在门口。
看样子,李一今儿的精神,比昨天差了许多。
两天没有东西吃,他精神能好就怪了!
“娘,我真的要死了。”李一气若游丝。
林桃有心无肠的应了句:“那就提前恭喜你了。”
李一直出大气,布满血痂的嘴,就跟受了大刑的犯人似的。
套好牛车,朱氏忽然说:“娘,教我撵车吧。”
林桃挺好奇:“怎么想学撵车了?”
朱氏低着头,许久没有说话。
把两小只安顿上车的许氏说:“大嫂,既然你都想清楚了,就把心里话告诉娘。”
朱氏抬头时,眼里的神情不再似以前那般木楞。
“娘,我不想当这个家的半个外人。我想靠自己的双手,真正成为这个家的人,和您一起,撑起这个家来!”
林桃完全没想到,朱氏会说出这番话来。
要知道,自打把李一撵出门去,朱氏整个人就像丢了魂似的。
其实也不难理解,在这里,女人皆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逝从子,可见地位之低。
家里没了李一,她便没了天。会无所适从,也是情理之中。
但林桃没想到的,是朱氏会有想要靠自己的想法。在这里,能有这种想法的女人,实属不多。
见老太太不说话,朱氏又连忙解释:“娘说过,在这个家,必须要有用!娘,您教教我,让我做个不用靠男人,也能活下去的女人好吗?我不想回再回到娘家!求您了!”
眼瞅着朱氏又要跪下,林桃一把将人拉起来。
手里的缰绳,也递向朱氏。
“来吧!”
许氏激动得也跟朱氏一块抹泪,嘴里不时的说着:“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路上,林桃教给朱氏怎么控制牛车。
不得不说,比起李二,朱氏聪明多了。
她也不像李二,咋咋呼呼的,沉不住气。
到了坊市,林桃又在鱼大姐旁边的位置,支起摊来。
鱼大姐拉着两小只,那好一顿夸,说得林桃都不好间思起来。
没咋出来见过人的两娃,更是红着脸,把头埋得低低的。
这场景,打远看,人家指定以为两小只在挨训呢。
“好了好了,鱼大姐再夸,我家孙儿们,都快飞天上去了!”
林桃把两小只拉到了旁边。
然而今天的生意比昨天差了许多。这摊都支起来两刻钟了,还没开张呢。
刚又卖了条鱼的鱼大姐,拿了两文钱过来:“来,给我装两份,我拿回去,给小孙儿们尝个新鲜。”
林桃心里清楚,这是鱼大姐的好意。
做买卖嘛,就讲求一个开张顺利的说法。更有人信,只要一天不开张,接着好几天,东西或许都卖不出去。
林桃多包了一份,给鱼大姐送过去。
“今儿这是咋了,做小食买卖的,好像都不景气。”
说话时,有几个路过的婆子,提篮里装满了菽。
林桃注意到,就这会儿功夫,买啥的都没有买小米和菽的多。
鱼大姐指了指天:“大妹子,你怕不是忘了,这天两月没落雨了。大伙都怕,所以多会买些粮食放着。提前准备着也是好的,免得旱了没钱买高价粮,家里饿死人。”
“对了,你家不是没地吗?要不要也买些存着?”
“那倒不必了。”林桃摇头,她就算把钱全拿来买粮食,也买不了多少。
就那点钱,吃完了怎么办?一家人一起饿死吗?也不知道饿死,能不能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