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穷人家娶亲不像那些有钱人家,或是官宦人家,有那么讲究。
  他们或听父母之命,又或媒妁之言,简单谈妥。
  没有大红花轿、没有华丽嫁衣,甚至连块盖头的红布都没有,草草把闺女送到男方家就算完事了。
  毕竟,穷人家里,嫁女儿大多只为多得些聘礼,好给家中儿子娶媳妇。
  要不然也不会说什么,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更不会说,闺女养大了,那都是替别人养的。
  能像李家这样,新郎官亲自去背回来的女子,可谓是给足了女方家脸面。
  来到李家小院门前,龚七七羞红着脸,在李三耳畔小声说:“三哥,放我下来吧。”
  “不行,娘说了,要背进家。”李三摇头。
  旁边围着的,嘴着起哄:“哟!咋不说直接背去洞房呢?哈哈哈哈!”
  龚七七本就羞红的脸,这会红成了一片晚霞。
  女儿家,哪里听得了这些。
  没有地方可躲,只好把整张脸,埋进了背中央。
  许氏、朱氏和小五把众人拦在门外,笑着道谢,打发众人离开。
  李四也没闲着,按娘吩咐的,该给的红钱他是一个没落下。
  就连那些围着转的小娃们,他也挨个每人给了一文。
  有个小娃娃拽着李四的衣角问:“李四叔,今儿有席吃吗?”
  李四蹲下来,从钱袋子里拿出两个钱。
  “叔家不摆席,这两个钱拿回去,想吃啥让爹娘买。”
  小娃娃接了钱,吸着红鼻头说:“那李四叔,你啥时候娶亲呢?”
  这话问得,李四尴尬的清了清嗓子。
  “这是大人的事儿!你一个小娃,瞎问这些干啥?”
  “我才没瞎问!我就想问清了,好吃席。
  李五妹笑喷出来,从李四手里又拿了两个钱放到小娃手里。
  “行了,这就当叔娶过亲了,赶紧回家去吧。”
  叮叮当当摇着手里四个钱的小娃,唱着迎亲路上的小调,蹦蹦跳跳跑了。
  门口众人散去。
  “行了,三叔赶紧去堂屋孝敬阿爷阿奶和娘吧!”
  李三当真是把人背进了堂屋,才将人放下。
  这下好了,落地的龚七七一步都不用走,直接就跪地上了。
  按习俗,进门的新人,要给家里长辈上孝敬。
  有陪嫁的,会拿陪嫁里的东西做孝敬。
  可龚七七的陪嫁就只有一只不大的包袱。
  一旁朱氏看得心惊。
  想起当初自己进门的时候,也没孝敬。
  于是老太太让她跪了整整一天一宿。
  从那天起,她清楚的认识到,李家不是那么好相处的。
  之后的日子里,她对李一处处小心侍候。生怕惹老太太有一点的不高兴。
  看着龚七七的许氏,这会儿也低下了头。
  而这时的龚七七,挪正了位置,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叩首大礼。
  一抬手一投足,大大方方。
  挨个给长辈行过礼后,龚七七端跪在地。
  她这三个儿媳妇,别看朱氏体格子大,胆子却格外的小。
  许氏呢,别看她成天脸上笑盈盈的,其实内心无比的自卑。
  这事儿倒也怨不得许氏,都怪李二那小子!
  就那些年,李二晚上闹出的动静,许氏还能走出李家的大门,都算是扛得住事儿的了!
  你想想,全村人都知道你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你还有脸活着吗?
  倒是这新进门的龚七七,年纪不大,心性倒是不错。
  尤其是不受拘束走出家门,甚至还正面硬罡龚巧儿。
  方才那递绳子的动作,简直不要太爽!
  “阿爷、阿奶、娘!”说着,从面前的包袱里,取出一锭银子,恭敬的放到面前。
  “这是?”林桃指了指银子。
  这倒叫她意外了。
  人家没要她家聘礼,反倒随着女儿送来一锭银子!!
  “这是阿爹阿娘,还有哥哥嫂子们,给小七挣下的。阿哥们常说,外嫁女吃啥不能吃亏,受啥不能受气,所以偷偷给了体己钱。小七知道娘不缺银子,可这是小七的态度。小七既然心许了三哥,那小七的就是三哥的,就是这个家的!既然来了,小七就没想过,留啥后路。”
  “因为小七知道,大可不必!因为……娘您就是这个家的后路!”
  听着龚七七坦诚的语气,林桃对龚七七的好感陡增。
  要知道,若是别人有一锭银子做体己钱,别说坦诚,只要不看不起婆家,不作妖就算是好了的。
  而龚七七却是一进门,就把自己的一切摆了出来。
  “龚大哥这书可没白读!能教出这么好的女儿来,当真是三儿的福气!”
  林桃不仅没有接过龚七七的银子,反倒是把准备好的六锭银子递了过去。
  “以后,你就是李家的人了。”
  “娘!这不合适!”龚七七没接,反倒重重磕了个头。
  “小七过门是和三哥还有哥嫂们一起,好好孝敬您的!”
  这下,林桃对这龚七七的好感,直接刷到了满分!
  “是个好娃!闹了一天了,回屋歇歇去!晚上,咱们两家人好好坐在一块儿,吃上一顿团圆饭!”
  “嗳!”龚七七起身,提着包袱转身出去。
  老二猛的推了老三一把,凑上去小声道:“你还楞在这干啥?跟你媳妇一起啊!”
  老三这面瘫,脸一下就红到了脖子根。
  推开李二,追着龚七七去了西屋。
  看着地上的那锭银子,林桃犯难了。
  老三就够倔了,这下好了,娶进门一个更倔的。
  得,今儿只能且收着。回头寻个机会,把这银子还给小七。
  朱东花拉着许氏等人去的灶棚。
  李一李二忙着升起篝火。
  “小七命真好。”朱东花感叹了一句。
  许氏一声不吭的点了点头。
  清理着鱼的周小荷回头笑道:“大嫂二嫂,这人啊,啥都能比,就是不要比命。你们觉着三嫂子命好,我瞅着你们,不也羡慕你们命好嘛!”
  连同李五妹在内,几人对视几眼后,哄笑起来。
  谁说不是呢!
  人各有命,莫强求!
  心平气和的告别过去,只争朝夕地活在当下,淡定从容的选择想要的未来才好!
  第二百二十六章 今儿是我最不想忘记的
  这晚,是李家小院最热闹的一晚。
  龚成良老俩口,领着一大家子人和老李家围坐在一起。
  年纪相仿的儿子们,说说笑笑。
  女人们咬着耳朵,私下里说着趣事。
  小娃们嬉戏打闹,你追我跑,好不热闹。
  早早回屋的李家二老,忍不住打开窗户,看着一院的欢声笑语。
  “好了,看看就行了。可别吹凉着了。”
  老爷子说着,想将窗户关上。
  老太太伸手挡住:“让我看看吧,能记住的不多,今儿是我最不想忘记的。”
  “你这又是咋了?你这病,桃子说了,能好!只要你好好吃饭睡觉就行。”
  老太太笑起来,脸上全是褶子。
  虽然不知道得了啥病,可自己的身体,没有人能比她更了解。
  活了一辈子,眼前的场景,是她年轻时的希望和向往。
  儿孙绕膝,吃穿不愁,一家人合合美美。
  她们老两口努力了一辈子,最后还是儿媳妇达成了她的愿望。
  这一辈子,她最欣慰的,就是得了林桃这个儿媳妇。
  ……
  天黑尽时,龚成良一家走了,临走还不忘记嘱咐小七,好好过日子。
  王秋月又哭又笑的,拜托林桃替她照顾好女儿。
  送走龚成良一家,收拾好院子,周小荷打了声招呼领着小九回去了。
  一连打桌子拼椅子累了数天的李一,和翻新屋子的李四,早在吃饭的时候,就哈欠连天。这会儿早早洗漱完,回屋睡觉了。
  女人们也都识趣的安置好娃后,先后回了屋。
  只有李二,洗漱完,冲老四挤眉弄眼好一阵,嬉皮笑脸的离开。
  老三呢,红着脸,站在院子里,直勾勾瞅着西屋的门。
  林桃都看不下去了。
  “楞着干啥?赶紧回屋去啊!”
  李三应了一声,低头向西屋走去。
  只是……居然走出了同边手而不自知。
  林桃也没想到,这木楞的面瘫小子,居然也有这么可爱的一面。
  瞅着李三进了屋,她这才关上堂屋的门。
  西屋。
  龚七七早早铺好了炕,见李三进来,手足无措的坐在炕边。
  “回来了?”
  “嗯。”
  两人一个低头看自己的手,一个低头看自己的脚。
  气氛说不出的尴尬。
  尤其是李三站在门边,跟个贴在门上的门神似的,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