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去村子的路上要走一段狭窄的盘山路。他们的车前有辆货车一直挡着,压着他们的速度。忍了许久终于开到了一条视野开阔的路上,找到合适时机, 詹星一脚油门超了过去。
“开慢点。”林东晴提醒他。
“放心。”詹星说。
随着和雪山距离的拉进, 山体从远景逐渐变成了近景, 车跑过的路也从水泥铺装路变成了了土石沙路。
在进村子必经路口上, 前面突然排了几辆车,詹星缓慢地将车停了下来,排在最后面。他嘀咕道:“怎么堵在这了?”
林东晴透过车窗往前面望去一眼, 说:“应该是不久前有塌方, 落石没清理干净。”
七月份是整个西南地区的雨季, 从云南到贵州、川西, 一下雨就容易发生山体滑坡。
等詹星排到前面的时候, 发现路口这里确实有一小段路的路面上堆积了些土泥,被一辆辆车的车轮番碾过,在地上压得紧实。
路面不平整,车只能从上面慢悠悠地晃过去,要是换成辆底盘低的车不知道要被刮成什么不堪入目的程度。
哈巴村不是一个聚集起来的村子, 而是由多个大小不一的小村子组成的, 他们零散分布,有的建在高台平地上, 有的在河谷沿岸, 有的就在公路旁边。比起村子这个名字, 更像是一个建立在山谷之中的社群。
林东晴在车上时就挑好了一个客栈。是这边的小村庄比较隐蔽,位置太偏,也没有通路,只能定位到附近的路边, 把车停好后再步行进去。
下了车后,哈巴雪山近在眼前。
和詹星想的一样,这边的视野比观景台上的要好,虽然还是有仍然有白色的云雾遮挡,但是已经能看到若隐若现的雪山之巅。
客栈的方向就是雪山的方向。
他们往村子深处走去,草坝子中间被开阔出来一条蜿蜒的土路,两边是草地,不远处还有几只羊在悠闲地吃草,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它们会转头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一路上都是静悄悄的,偶尔有几个村民在山野穿梭,也有三两游客在草地上拍照散步。村子被雪山包围着,天气阴沉云雾缭绕,吹来的山风中裹挟着雪的寒意。
有路过的热心村民给他们指了方向,离客栈越来越近的地方,人烟也逐渐多了起来。
路边有三只摇着尾巴的小狗走过,滴溜溜的圆眼好奇地打量着他们。
“嘿,有哈巴狗。”詹星说。
林东晴看着那三只黄白黑各有各色的正宗中华田园犬,疑惑道:“这哪有哈巴狗。”
“哈巴村的狗不就是哈巴狗吗。”
林东晴愣了一下,乐得笑出声。
他们走到了客栈,这是一个建在草甸上的三层木屋别墅,沿着客栈的屋檐绕着一圈灯带,散发着暖黄色的灯光,一楼有一圈用石块堆叠起来围成了一个庭院,古朴中还带着些现代化。
“高级。”詹星看着别墅说,“我还以为这边村子比较原始,今晚要住村里的招待所了。”
“哪能呢。”林东晴在一旁说。
坐在前台的是两位年轻的彝族女孩,皮肤偏黑,五官很精致,大眼睛高鼻梁,窄长瓜子脸。其中一位拿着他们的身份证在做入住登记。
詹星站在对面,听到她们在用彝语聊天。虽然他仍然是跟听天书般的一窍不通,但现在已经能够分辨出听的这本是彝语的天书,不是藏语,也不是纳西语。
听不懂内容,但是从她们的语气中听出了些揶揄的笑意。
林东晴站在一旁,突然对着她们回了一句彝语。
剩下的三个人都下意识转头看向他,两位女孩满脸的诧异过后,掩嘴笑了半天,然后开始用彝语跟他聊天。
詹星看到对面的彝族女孩在说话过程中,侧过脸指了指自己左边的耳环。她带着一副银质的吊坠,上面嵌着一颗圆润的绿松石,流苏跟随着她的动作在晃动。
他们拿到房卡后,走上二楼的木楼梯,快要走到房间门口时,詹星在身后问他:“你们刚刚在聊什么?”
林东晴刷开房门,牵起他的手,拉着他进了房间。
他关上了门,把人抵在墙上。
他抬手用手指指腹轻抚着詹星的双唇,在他的耳旁轻语。林东晴温润的声音让他想起那一块镶在耳环上的绿松石。
“‘他长得真好看。’‘那你问问他要不要留下来跟你结婚,这样你阿妈就不用催你了’。”
林东晴一字不漏地转述着。
“....那你跟她们说了什么?”
“我说,‘不行,他还要跟我回家的。’”
他的气息扑在詹星的耳边,不知道是因为自己说话的内容,还是因为呼出的气息太热,那圆润的耳廓很快被染上了红色。
真可爱。
他一下下地在上面轻啄。
詹星感觉有股电流在身体里乱窜,从耳边蔓延到全身,细细的,麻麻的,但是又有种莫名的舒服。
他努力平复着呼吸,“她为什么给你看她的耳环?”
“不是给我看耳环,是问我怎么没有耳洞。这边的彝族男生会在左耳的耳垂上打一个耳洞。”林东晴说完,继续调戏着他的耳朵。
湿润的舌尖擦过他右边耳垂的耳钉,詹星一激灵,感觉手臂上的寒毛都要竖起来了。他心脏鼓动,咽了咽唾沫。
“那你怎么不打?”
“他们认为,耳环能困住灵魂,不让它飞走,可我不需要。”
詹星伸手揽紧了他的腰,“我给你打一个。”
言毕,詹星轻捏住他的下巴,抬起他的脸,随后低下头,在他的右耳垂上咬了一口。
虎牙有些尖锐,林东晴仰着头,感觉到自己的耳垂上传来了一丝轻微的刺痛感。
但是他很喜欢。
耳垂上印下了一个浅浅的牙印,形成了一个凹陷进去的点。
他望着房间里的窗户,眼神有些失焦,轻声说:“好。”
傍晚时分,他们从房间走出来,打算去村子里吃晚饭顺便四处逛逛。
路过前台时,坐在前台的女孩叫住了他们,“你们明天是要去爬雪山还是去黑海徒步呀?”
他们面面相觑了一眼。本来只是打算过来住一晚的,没想到这个村子的旅游资源还挺多。
“如果你们想爬雪山的话,我们村子这边有很多俱乐部的,但是好像基本都要提前一周预定。但如果去黑海的话客栈可以给你们联系安排明天的向导,看在大家都是彝族兄弟的份上,我能帮你们砍价哦。”
她一边说着一边递给他们一张传单。那上面写了哈巴村的旅游攻略,有雪山路线和黑海徒步路线。
他们走出客栈,詹星意兴盎然地看着传单上的内容,“雪山肯定是上不去了,但是我感觉这个徒步路线还挺有意思的,你看看。”
林东晴接过来,“两天一夜?那不是要带上很多装备吗。”
“上面那里写着一个卖装备的店地址,晚上到那边有营地能住。”詹星给他翻到后面那一页。
他扫了一眼,有些微讶,“产业链都这么成熟了。”
餐厅一般都开在人流密集的地点,于是他们往村子房屋较多的方向走去。
由于他们住的那边民宿客栈比较少,在一片空旷的草甸上。所以今天来时一路上没看到什么人。但往这条路上走区,发现游客其实还挺多的。尤其是这个餐馆很热闹,感觉整个村子的游客都来这聚集吃晚饭了。
他们找了张空桌子坐下,人声鼎沸,周围的食客都聊得热火朝天。
詹星观察了一下,发现他们看起来都是成群结队着的,感觉像是参加雪山俱乐部的成员,这应该是他们出发前一天的聚餐。
他们刚点完菜,就有个人突然走过来,然后在他们的桌子上搁下两张纸,“来兄弟,麻烦填一下。”
詹星疑惑地拿起来看,白纸黑字,最上面的标题写着——“哈巴雪山攀登风险承诺书。”
那张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都是关于攀登哈巴雪山的注意事项,以及关于俱乐部的免责声明,十个大点里面还包含着十几个小点。
他环视了一周,看到旁边几桌的人都收到了这张纸,觉得有些稀奇,“吃饭时先签生死状?”真会安排啊。
林东晴瞥了一眼,说:“发错人了吧。”
“我拿去还给他。”詹星说。
詹星视线扫了一圈,找到那个给他们发承诺书的人,把两张纸还了回去。
“开慢点。”林东晴提醒他。
“放心。”詹星说。
随着和雪山距离的拉进, 山体从远景逐渐变成了近景, 车跑过的路也从水泥铺装路变成了了土石沙路。
在进村子必经路口上, 前面突然排了几辆车,詹星缓慢地将车停了下来,排在最后面。他嘀咕道:“怎么堵在这了?”
林东晴透过车窗往前面望去一眼, 说:“应该是不久前有塌方, 落石没清理干净。”
七月份是整个西南地区的雨季, 从云南到贵州、川西, 一下雨就容易发生山体滑坡。
等詹星排到前面的时候, 发现路口这里确实有一小段路的路面上堆积了些土泥,被一辆辆车的车轮番碾过,在地上压得紧实。
路面不平整,车只能从上面慢悠悠地晃过去,要是换成辆底盘低的车不知道要被刮成什么不堪入目的程度。
哈巴村不是一个聚集起来的村子, 而是由多个大小不一的小村子组成的, 他们零散分布,有的建在高台平地上, 有的在河谷沿岸, 有的就在公路旁边。比起村子这个名字, 更像是一个建立在山谷之中的社群。
林东晴在车上时就挑好了一个客栈。是这边的小村庄比较隐蔽,位置太偏,也没有通路,只能定位到附近的路边, 把车停好后再步行进去。
下了车后,哈巴雪山近在眼前。
和詹星想的一样,这边的视野比观景台上的要好,虽然还是有仍然有白色的云雾遮挡,但是已经能看到若隐若现的雪山之巅。
客栈的方向就是雪山的方向。
他们往村子深处走去,草坝子中间被开阔出来一条蜿蜒的土路,两边是草地,不远处还有几只羊在悠闲地吃草,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它们会转头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一路上都是静悄悄的,偶尔有几个村民在山野穿梭,也有三两游客在草地上拍照散步。村子被雪山包围着,天气阴沉云雾缭绕,吹来的山风中裹挟着雪的寒意。
有路过的热心村民给他们指了方向,离客栈越来越近的地方,人烟也逐渐多了起来。
路边有三只摇着尾巴的小狗走过,滴溜溜的圆眼好奇地打量着他们。
“嘿,有哈巴狗。”詹星说。
林东晴看着那三只黄白黑各有各色的正宗中华田园犬,疑惑道:“这哪有哈巴狗。”
“哈巴村的狗不就是哈巴狗吗。”
林东晴愣了一下,乐得笑出声。
他们走到了客栈,这是一个建在草甸上的三层木屋别墅,沿着客栈的屋檐绕着一圈灯带,散发着暖黄色的灯光,一楼有一圈用石块堆叠起来围成了一个庭院,古朴中还带着些现代化。
“高级。”詹星看着别墅说,“我还以为这边村子比较原始,今晚要住村里的招待所了。”
“哪能呢。”林东晴在一旁说。
坐在前台的是两位年轻的彝族女孩,皮肤偏黑,五官很精致,大眼睛高鼻梁,窄长瓜子脸。其中一位拿着他们的身份证在做入住登记。
詹星站在对面,听到她们在用彝语聊天。虽然他仍然是跟听天书般的一窍不通,但现在已经能够分辨出听的这本是彝语的天书,不是藏语,也不是纳西语。
听不懂内容,但是从她们的语气中听出了些揶揄的笑意。
林东晴站在一旁,突然对着她们回了一句彝语。
剩下的三个人都下意识转头看向他,两位女孩满脸的诧异过后,掩嘴笑了半天,然后开始用彝语跟他聊天。
詹星看到对面的彝族女孩在说话过程中,侧过脸指了指自己左边的耳环。她带着一副银质的吊坠,上面嵌着一颗圆润的绿松石,流苏跟随着她的动作在晃动。
他们拿到房卡后,走上二楼的木楼梯,快要走到房间门口时,詹星在身后问他:“你们刚刚在聊什么?”
林东晴刷开房门,牵起他的手,拉着他进了房间。
他关上了门,把人抵在墙上。
他抬手用手指指腹轻抚着詹星的双唇,在他的耳旁轻语。林东晴温润的声音让他想起那一块镶在耳环上的绿松石。
“‘他长得真好看。’‘那你问问他要不要留下来跟你结婚,这样你阿妈就不用催你了’。”
林东晴一字不漏地转述着。
“....那你跟她们说了什么?”
“我说,‘不行,他还要跟我回家的。’”
他的气息扑在詹星的耳边,不知道是因为自己说话的内容,还是因为呼出的气息太热,那圆润的耳廓很快被染上了红色。
真可爱。
他一下下地在上面轻啄。
詹星感觉有股电流在身体里乱窜,从耳边蔓延到全身,细细的,麻麻的,但是又有种莫名的舒服。
他努力平复着呼吸,“她为什么给你看她的耳环?”
“不是给我看耳环,是问我怎么没有耳洞。这边的彝族男生会在左耳的耳垂上打一个耳洞。”林东晴说完,继续调戏着他的耳朵。
湿润的舌尖擦过他右边耳垂的耳钉,詹星一激灵,感觉手臂上的寒毛都要竖起来了。他心脏鼓动,咽了咽唾沫。
“那你怎么不打?”
“他们认为,耳环能困住灵魂,不让它飞走,可我不需要。”
詹星伸手揽紧了他的腰,“我给你打一个。”
言毕,詹星轻捏住他的下巴,抬起他的脸,随后低下头,在他的右耳垂上咬了一口。
虎牙有些尖锐,林东晴仰着头,感觉到自己的耳垂上传来了一丝轻微的刺痛感。
但是他很喜欢。
耳垂上印下了一个浅浅的牙印,形成了一个凹陷进去的点。
他望着房间里的窗户,眼神有些失焦,轻声说:“好。”
傍晚时分,他们从房间走出来,打算去村子里吃晚饭顺便四处逛逛。
路过前台时,坐在前台的女孩叫住了他们,“你们明天是要去爬雪山还是去黑海徒步呀?”
他们面面相觑了一眼。本来只是打算过来住一晚的,没想到这个村子的旅游资源还挺多。
“如果你们想爬雪山的话,我们村子这边有很多俱乐部的,但是好像基本都要提前一周预定。但如果去黑海的话客栈可以给你们联系安排明天的向导,看在大家都是彝族兄弟的份上,我能帮你们砍价哦。”
她一边说着一边递给他们一张传单。那上面写了哈巴村的旅游攻略,有雪山路线和黑海徒步路线。
他们走出客栈,詹星意兴盎然地看着传单上的内容,“雪山肯定是上不去了,但是我感觉这个徒步路线还挺有意思的,你看看。”
林东晴接过来,“两天一夜?那不是要带上很多装备吗。”
“上面那里写着一个卖装备的店地址,晚上到那边有营地能住。”詹星给他翻到后面那一页。
他扫了一眼,有些微讶,“产业链都这么成熟了。”
餐厅一般都开在人流密集的地点,于是他们往村子房屋较多的方向走去。
由于他们住的那边民宿客栈比较少,在一片空旷的草甸上。所以今天来时一路上没看到什么人。但往这条路上走区,发现游客其实还挺多的。尤其是这个餐馆很热闹,感觉整个村子的游客都来这聚集吃晚饭了。
他们找了张空桌子坐下,人声鼎沸,周围的食客都聊得热火朝天。
詹星观察了一下,发现他们看起来都是成群结队着的,感觉像是参加雪山俱乐部的成员,这应该是他们出发前一天的聚餐。
他们刚点完菜,就有个人突然走过来,然后在他们的桌子上搁下两张纸,“来兄弟,麻烦填一下。”
詹星疑惑地拿起来看,白纸黑字,最上面的标题写着——“哈巴雪山攀登风险承诺书。”
那张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都是关于攀登哈巴雪山的注意事项,以及关于俱乐部的免责声明,十个大点里面还包含着十几个小点。
他环视了一周,看到旁边几桌的人都收到了这张纸,觉得有些稀奇,“吃饭时先签生死状?”真会安排啊。
林东晴瞥了一眼,说:“发错人了吧。”
“我拿去还给他。”詹星说。
詹星视线扫了一圈,找到那个给他们发承诺书的人,把两张纸还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