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是你的,我刚随便在地上捡的。”
他打量着林东晴,“这衣服你穿着不大吗?”
“还行,没大多少。”
詹星枕到他的膝盖上,抬眼看着他,“还挺好看的,送你吧。”
他看到林东晴穿自己的衣服,油然升起了一种两人非常亲密的感觉。虽然他们本来就是非常亲密的关系。
林东晴思索着,“那我想想要回什么礼好。”
詹星无奈,“这也要讲究礼尚往来吗。”
“要不我把车送你,黑色的这辆,你不是喜欢吗?”
“?”
我,詹星,二十岁,在云南傍上当地大款了。
两人在帐篷里亲亲热热了没多久,外面的向导开始吆喝着让大家起床了。
他们起来收拾了行李,在营地餐厅简单地吃了个热腾腾的炸酱米线后,就要准备进发去黑海湖了。
从兰花坪到黑海的路,比昨天的要难走得多,向导在营地时就拿出鞋套发给队员们。
他一边发着嘴里一边叮嘱:“今天的难度会比较大些,黑海湖海拔有四千多米,你们要是实在坚持不下来就说,我们可以提前下山的嘛,身体健康最重要。”
临走时,詹星回头望了一眼那座矗立在草原和森林之上的哈巴雪山,他对旁边的人说:“今天还是没能看到雪山的日出。”
林东晴也望过去一眼,那雪山上白雾缥缈,笼罩着云烟,“没事,我们过两天会去梅里雪山的。”
詹星看向他,“梅里雪山也不一定能看到吧。”
“一天两天的不一定,但只要你想,我们可以一直住到你能看到日照金山为止。”
詹星的心脏在清晨的微风中轻轻地颤动着,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对方,“我觉得....”
“怎么了?”
他想了想,还是把话咽了回去,“我觉得你真是个好人,我们走吧。”
林东晴被他拉着走,留下了一脸茫然。
从兰花坪徒步黑海湖,会途径杜鹃谷。这些高山杜鹃的花季是在5-6月份,而现在已经是七月份了,大多数的杜鹃花都已经凋谢,一些枝头上还残留着顽强的花瓣。
向导指着他身边的一颗光秃秃的高山杜鹃花树,说:“现在7月份有些晚了,杜鹃花已经差不多掉光啦,前两个月开花的时候,这里很漂亮的,紫色的粉色的白色的花。”
他们从导游的话语中可以想象得到当时高山杜鹃开满山谷的绚烂之姿,走过的人都步履生香。
“对了,杜鹃花还有个名字叫索玛花,这是彝语的叫法。在彝族文化中,它不仅仅是植物,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代表着美丽、善良、坚韧和生命力。”他说完向着林东晴的方向求证了一句,“是对的吧?”
林东晴笑着点了下头,“是。”
路上的风景很美,但是地上的路也确实是非常难走。
有很长的一段路,脚下都是半湿不干、半软不硬的泥泞黑土。在走过这段泥土路之后,他们本以为即将要守得云开见月明,但接下来迎接他们的是一段难度更高的石子路,地上尖石嶙峋,感觉啪叽摔一下,起来便成了满身的洞孔。
詹星能感觉到空气中的氧气变得稀薄起来,他的呼吸明显比昨天更费力些。
路上的海拔逐渐来到了四千米,他感觉这个高度可能是自己身体能正常应对的极限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落在身后的队友们,毫不意外地灰头土脸,靠着手上的登山杖摇摇欲坠地支撑着自己,一脸命苦。
“累吗?”林东晴问他。
“有点。”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向导听见了,回头跟队员们喊了句“休息一下吧!”
队友们有如听见神谕,面容一松,纷纷地东倒西歪地坐到了地上。
詹星坐在地上,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好像快要蹦出体外了。
抬手想看一下心率数值,看到黑着屏幕的电子表才想起自己的手表充电线放在车上没拿。
他拧开盖子喝了口水,问:“大概还有多久啊?”
“我去问问?”
“好。”
林东晴起身走去找那跑到一边逗骡子的向导。
旁边一个队员默默地走过来,坐到了詹星的旁边,她鬼鬼祟祟地问:“帅哥,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他疑惑道:“什么问题?”
“你那位朋友,他有女朋友了吗?”
詹星安静地盯了她两秒,“没有。”
她眼神倏然亮了一下,还没来得及说接下来的话,就被詹星面无表情地打断了。
“因为他是我男朋友。”
良久后,她合上了那因为诧异而张大的嘴,“对不起,打扰了。”然后又默默地退出了詹星的视线范围内。
林东晴走回詹星身边,在草地上坐下,说:“大概还要走一个多小时能到。”
“好。”詹星说。
他盘着腿坐在地上。今天阴天,云雾将阳光完全遮盖住了,山谷中的一切都显得阴暗沉闷,但是唯独他的发丝依旧耀眼。
“詹星。”林东晴叫他。
“嗯?”他抬眼看了一下对方。
更耀眼的还有这张脸,林东晴看着他,“刚刚有人过来找你聊了什么?”
詹星呵了一声,“聊你呗。”
林东晴不解,“聊我?”
“暗恋你的人都找到我这来了。”他的眼里写着忿忿。
林东晴忍不住地笑,“那你怎么说?”
“我让她取号排队去了。”
简单地小憩过后,又得接着赶路。
有队友实在是累得够呛,一张大脸煞白,他问向导:“阿鲁哥,你不是说上次还有小学生走这段路的吗?他到底是怎么走的啊?”
向导:“是有啊!就一边哭一边被父母拖着走呗!”
队员闻言,绝望的手抓紧了登山杖,连登山杖都在止不住地颤抖。
一行人颤巍巍地,甚至有几个要互相搀扶着,终于走到了徒步路线尽头的黑海湖。
黑海湖是雪山下的一个高山冰碛湖,湖面呈现出一片青黑色,它被群山包围其中,神秘又深邃。
他们远远便望到了黑海湖的标志性景观——那颗矗立在湖岸边的花楸树。
现在还不是花楸树成熟的季节,每年到秋季的时候,会有大概十五天左右的时间,它会从现在的绿色被秋天染成红色。
临湖的四周只有它一颗花楸树独自在这,向上生长,茕茕孑立。它的树干粗壮,枝叶苍劲,树根纵横交错地从泥土中长了出来。
这里是海拔四千二百米的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土壤贫瘠。
经过百年风霜雨雪,严寒缺氧,却在每年的春天依旧抽出新芽,在夏天长成绿意茂盛,在秋天如火一般的热烈绽放。
这颗树在这里,曾经是黑海湖百年的守望者,如今也是徒步旅行者坚韧步伐的见证人。
每个人低头看着自己身上风尘仆仆的痕迹和满脚的泥泞,再转头看向身边同样狼狈的队友,脸上写满了无奈的疲惫与倦意,形象实在算不得体面,但也总会让人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
几个队员看到黑海湖和花楸树就好像复活过来了似的,轮流着上去拍照。
詹星坐在一旁的草地上,靠着林东晴的肩膀。他看着那远处那几个开心拍照的队友,声音有些恹恹地,“他们是偷偷吸氧了吗?”
他的身体倒是感觉不累,就是有点头晕,还有点呼吸不过来,这是典型的高反征兆。
他还在这休息,他的队友已经跑到岸边和一只黑皮白毛的骡子合照去了。
“你别挨它整,它脾气怪得很!”
向导的语音刚落,队员就一连尖叫地跑掉了,她身后追着那只白毛骡子,踏着蹄子跟在她的后面,看这架势是想要拱她。
不过这骡子看着也只是想逗人玩,要是真跑起来它能直接把人撞起飞进湖里。
詹星看得直笑,林东晴一下一下地摸着他的脑袋,好像在给猫顺毛。
“别笑了,等下更缺氧了。”
他也不想,但是止不住,他的笑点就是人类倒霉图鉴。
从黑海下山之后,他们就直接回哈巴村了。在下山的过程中,詹星逐渐地恢复了精力,到哈巴村时已经是满血复活的状态了。
他们把身上借的装备交还给了向导,这次徒步的队伍就此原地解散了,他们欢声笑语地道着别。
向导这两天和林东晴聊得比较多,所以关系也更熟络一些,他还特地过来找他说了两句,“先走啦,哥下次来这边玩还找我噶!”
他打量着林东晴,“这衣服你穿着不大吗?”
“还行,没大多少。”
詹星枕到他的膝盖上,抬眼看着他,“还挺好看的,送你吧。”
他看到林东晴穿自己的衣服,油然升起了一种两人非常亲密的感觉。虽然他们本来就是非常亲密的关系。
林东晴思索着,“那我想想要回什么礼好。”
詹星无奈,“这也要讲究礼尚往来吗。”
“要不我把车送你,黑色的这辆,你不是喜欢吗?”
“?”
我,詹星,二十岁,在云南傍上当地大款了。
两人在帐篷里亲亲热热了没多久,外面的向导开始吆喝着让大家起床了。
他们起来收拾了行李,在营地餐厅简单地吃了个热腾腾的炸酱米线后,就要准备进发去黑海湖了。
从兰花坪到黑海的路,比昨天的要难走得多,向导在营地时就拿出鞋套发给队员们。
他一边发着嘴里一边叮嘱:“今天的难度会比较大些,黑海湖海拔有四千多米,你们要是实在坚持不下来就说,我们可以提前下山的嘛,身体健康最重要。”
临走时,詹星回头望了一眼那座矗立在草原和森林之上的哈巴雪山,他对旁边的人说:“今天还是没能看到雪山的日出。”
林东晴也望过去一眼,那雪山上白雾缥缈,笼罩着云烟,“没事,我们过两天会去梅里雪山的。”
詹星看向他,“梅里雪山也不一定能看到吧。”
“一天两天的不一定,但只要你想,我们可以一直住到你能看到日照金山为止。”
詹星的心脏在清晨的微风中轻轻地颤动着,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对方,“我觉得....”
“怎么了?”
他想了想,还是把话咽了回去,“我觉得你真是个好人,我们走吧。”
林东晴被他拉着走,留下了一脸茫然。
从兰花坪徒步黑海湖,会途径杜鹃谷。这些高山杜鹃的花季是在5-6月份,而现在已经是七月份了,大多数的杜鹃花都已经凋谢,一些枝头上还残留着顽强的花瓣。
向导指着他身边的一颗光秃秃的高山杜鹃花树,说:“现在7月份有些晚了,杜鹃花已经差不多掉光啦,前两个月开花的时候,这里很漂亮的,紫色的粉色的白色的花。”
他们从导游的话语中可以想象得到当时高山杜鹃开满山谷的绚烂之姿,走过的人都步履生香。
“对了,杜鹃花还有个名字叫索玛花,这是彝语的叫法。在彝族文化中,它不仅仅是植物,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代表着美丽、善良、坚韧和生命力。”他说完向着林东晴的方向求证了一句,“是对的吧?”
林东晴笑着点了下头,“是。”
路上的风景很美,但是地上的路也确实是非常难走。
有很长的一段路,脚下都是半湿不干、半软不硬的泥泞黑土。在走过这段泥土路之后,他们本以为即将要守得云开见月明,但接下来迎接他们的是一段难度更高的石子路,地上尖石嶙峋,感觉啪叽摔一下,起来便成了满身的洞孔。
詹星能感觉到空气中的氧气变得稀薄起来,他的呼吸明显比昨天更费力些。
路上的海拔逐渐来到了四千米,他感觉这个高度可能是自己身体能正常应对的极限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落在身后的队友们,毫不意外地灰头土脸,靠着手上的登山杖摇摇欲坠地支撑着自己,一脸命苦。
“累吗?”林东晴问他。
“有点。”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向导听见了,回头跟队员们喊了句“休息一下吧!”
队友们有如听见神谕,面容一松,纷纷地东倒西歪地坐到了地上。
詹星坐在地上,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好像快要蹦出体外了。
抬手想看一下心率数值,看到黑着屏幕的电子表才想起自己的手表充电线放在车上没拿。
他拧开盖子喝了口水,问:“大概还有多久啊?”
“我去问问?”
“好。”
林东晴起身走去找那跑到一边逗骡子的向导。
旁边一个队员默默地走过来,坐到了詹星的旁边,她鬼鬼祟祟地问:“帅哥,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他疑惑道:“什么问题?”
“你那位朋友,他有女朋友了吗?”
詹星安静地盯了她两秒,“没有。”
她眼神倏然亮了一下,还没来得及说接下来的话,就被詹星面无表情地打断了。
“因为他是我男朋友。”
良久后,她合上了那因为诧异而张大的嘴,“对不起,打扰了。”然后又默默地退出了詹星的视线范围内。
林东晴走回詹星身边,在草地上坐下,说:“大概还要走一个多小时能到。”
“好。”詹星说。
他盘着腿坐在地上。今天阴天,云雾将阳光完全遮盖住了,山谷中的一切都显得阴暗沉闷,但是唯独他的发丝依旧耀眼。
“詹星。”林东晴叫他。
“嗯?”他抬眼看了一下对方。
更耀眼的还有这张脸,林东晴看着他,“刚刚有人过来找你聊了什么?”
詹星呵了一声,“聊你呗。”
林东晴不解,“聊我?”
“暗恋你的人都找到我这来了。”他的眼里写着忿忿。
林东晴忍不住地笑,“那你怎么说?”
“我让她取号排队去了。”
简单地小憩过后,又得接着赶路。
有队友实在是累得够呛,一张大脸煞白,他问向导:“阿鲁哥,你不是说上次还有小学生走这段路的吗?他到底是怎么走的啊?”
向导:“是有啊!就一边哭一边被父母拖着走呗!”
队员闻言,绝望的手抓紧了登山杖,连登山杖都在止不住地颤抖。
一行人颤巍巍地,甚至有几个要互相搀扶着,终于走到了徒步路线尽头的黑海湖。
黑海湖是雪山下的一个高山冰碛湖,湖面呈现出一片青黑色,它被群山包围其中,神秘又深邃。
他们远远便望到了黑海湖的标志性景观——那颗矗立在湖岸边的花楸树。
现在还不是花楸树成熟的季节,每年到秋季的时候,会有大概十五天左右的时间,它会从现在的绿色被秋天染成红色。
临湖的四周只有它一颗花楸树独自在这,向上生长,茕茕孑立。它的树干粗壮,枝叶苍劲,树根纵横交错地从泥土中长了出来。
这里是海拔四千二百米的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土壤贫瘠。
经过百年风霜雨雪,严寒缺氧,却在每年的春天依旧抽出新芽,在夏天长成绿意茂盛,在秋天如火一般的热烈绽放。
这颗树在这里,曾经是黑海湖百年的守望者,如今也是徒步旅行者坚韧步伐的见证人。
每个人低头看着自己身上风尘仆仆的痕迹和满脚的泥泞,再转头看向身边同样狼狈的队友,脸上写满了无奈的疲惫与倦意,形象实在算不得体面,但也总会让人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
几个队员看到黑海湖和花楸树就好像复活过来了似的,轮流着上去拍照。
詹星坐在一旁的草地上,靠着林东晴的肩膀。他看着那远处那几个开心拍照的队友,声音有些恹恹地,“他们是偷偷吸氧了吗?”
他的身体倒是感觉不累,就是有点头晕,还有点呼吸不过来,这是典型的高反征兆。
他还在这休息,他的队友已经跑到岸边和一只黑皮白毛的骡子合照去了。
“你别挨它整,它脾气怪得很!”
向导的语音刚落,队员就一连尖叫地跑掉了,她身后追着那只白毛骡子,踏着蹄子跟在她的后面,看这架势是想要拱她。
不过这骡子看着也只是想逗人玩,要是真跑起来它能直接把人撞起飞进湖里。
詹星看得直笑,林东晴一下一下地摸着他的脑袋,好像在给猫顺毛。
“别笑了,等下更缺氧了。”
他也不想,但是止不住,他的笑点就是人类倒霉图鉴。
从黑海下山之后,他们就直接回哈巴村了。在下山的过程中,詹星逐渐地恢复了精力,到哈巴村时已经是满血复活的状态了。
他们把身上借的装备交还给了向导,这次徒步的队伍就此原地解散了,他们欢声笑语地道着别。
向导这两天和林东晴聊得比较多,所以关系也更熟络一些,他还特地过来找他说了两句,“先走啦,哥下次来这边玩还找我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