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派出生前(快穿) 第100节
  常叔瞧情况不对,连忙道:“官爷,别跟妇人一般见识,二原,还不快把剩下的粮食补齐。”
  杨二原似乎早有准备,又拿出来一个小麻袋粮食,眼中的光却冷如寒霜,“加上这些够了吗?”
  官差神情不好,瞧面前这男人也是个练家子,自己又有任务在身,倒也没起什么歪心思,冷哼一声,“行了,走,去下一家。”
  待一群人走后,杨二原重新上去将门锁好。
  意识到自己差点惹了麻烦,安今眼睛红红的,指尖不由自主地绞着衣角,怯声道:“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杨二原走过来,安抚似的揉了揉小姑娘耷拉的脑袋,“你没错,错的是他们。”
  安今咬紧下唇,看着少了一大半的粮食,眼眶湿润,男人冒着烈阳割麦打麦晒谷,现在被洗劫了一半之多。
  原来一亩地的产粮真的不够养活两个人,甚至连一个人都不够。
  而杨家只分杨二原这点地,估计也没想叫他活。
  “他们就是故意的,这跟抢有什么区别。”
  杨二原倒是很平静,“收又怎么样,抢又能怎样的,民不与官斗。”
  安今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也算知道为什么官府收粮外面却是哭天抢地的了,他们家离村落还有还有段距离,都能听得真切。
  如此明目张胆行事,想必也不是第一次了。
  税收本就已经繁重不堪,而那些官差却还要绞尽脑汁地从百姓身上再多搜刮出一些油水来。
  增加赋税,对于统治者来说或许不过是轻描淡写的几个字,但对于底层的万千百姓而言,却是无尽的苦难和绝望。
  正松县受洪,县令率先潜逃,灾民无人救援,前杨湾所在的临安县苛捐杂税,悍吏作恶。
  这世道真是烂透了。
  安今也切身实地的感受到,乱世之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男人抬指抚平少女紧蹙着的眉头上,声音沉稳,叫人信赖,“别担心,咱们又不靠那点粮食过活。”
  安今点点头,心里莫名好受了些。
  要不了几年,各地义军都揭竿而起,朝廷的快活日子也没几年了。
  麦子收了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杨二原上山的频率也更高了些。
  冬日山上的动物要冬眠,基本猎不到什么猎物,而且雪天路滑上山也不安全,所以他们必须要在入冬前准备好过冬的粮食。
  安今现在也不是会经常待在家里,有时也会跟着男人一起上山,不过两人并没有往深山走,男人查探布下的陷阱有没有落下的猎物,安今就在他身边去拾些柴火。
  做饭烧水取暖烧炕都少不了柴火,冬日没柴没炭可是要被冻死的。
  临安县入冬早,天说冷就冷了下来,杨二原也不再往山上跑了,他们存的粮食和柴火也够过这个冬日的了。
  刚刚入冬,安今就惊喜的发现他们养得小鸡也都开始下蛋了。
  现在每天早上起来,安今都要先去鸡圈转一圈,看看能捡到几个鸡蛋。
  临安县冬季寒冷漫长,安今也换上了棉袄夹,虽然暖和,但是极为厚重,四肢都有些活动不开,
  听说马上还要下雪了,安今看鸡冻得都缩成了一团,心里发愁。
  她扭头望着一旁劈柴的男人,“二原,我们的小鸡该不会被冻死吧。”
  杨二原朝着鸡圈望了一眼,“应是不会,它们可比我们抗冻多了。”
  虽是那么说着,安今还是有些担忧,后来他们给鸡圈搭上棚子,又在地面铺好了厚厚的稻草。
  如今以来,安今终于放心了,好不容易养大的鸡,才刚吃上鸡蛋没多久,她可不想它们就那么冻死了。
  很快就落了第一场雪,屋里烧起来了炕,整个屋子都暖烘烘的,安今也愈发不爱出门。
  雪越下越大,家家户户多少都存了过冬的粮食,大家都窝在家里过冬。
  这段时间安今也可算知道什么叫酒足饭饱日思淫了。
  冬日男人又不用打猎种地,除了清理屋顶和院里的积雪,也没什么活计要干,可不就有时间折腾了吗?
  风雪愈大,屋内再大的动静也传不到外边。
  眼见雪停了,也将到年关。
  安今浑身香汗淋漓,倒在男人怀里,气还有些喘不匀,“二原哥,我们去镇上置办些年货吧。”
  进入深冬后,安今平日连院里都懒得去,喂鸡也都是男人在喂,现在倒是第一次那么急切的想出门。
  第93章 第93章逃荒的落难美人x糙汉猎户1……
  张大爷依旧在村口架着牛车,头顶的草帽也换成了毡笠,驾着车嘴里念叨着世道不好,说今年冬天不好过,骂狗娘养的官差收粮像蝗虫。
  冬日坐在牛车上,寒风总是有些刺骨的。
  杨二原听着的张大爷的话,但也没搭腔,只是帮怀里的小姑娘围紧脖子上的毛领,轻声问道:“冷不冷?”
  安今精致的小脸被一圈柔软的兔毛围着,只露出如玉质般温润光滑的面颊。
  她脖子围着的是杨二原从山上打下得野兔皮毛,专门到镇上找人制成了围领,冬天带着好看又暖和。
  此时被男人搂在怀里,挡住了大半的风,安今倒是没感觉到冷,她摇摇头,“不冷。”
  杨二原倒没再说什么,摸到她的手有些凉,便放到自己怀里暖着。
  张大爷赶着牛车,余光瞧着他们小两口亲昵,倒也没再抱怨世事艰难,感叹道:“二原今年过年也热闹哦,来年再添个小娃娃,日子就更热闹喽。”
  谈起这个,杨二原身上泛起一阵暖意。
  往年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冬季,大雪将他困在那三寸茅屋,打开院门入眼也是光秃的山头,被单调冷色的雪所覆盖的村舍,万物俱籁,毫无生机。
  甚至整个漫长的冬季他都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等开春他重新上山打猎,遇到同村人的招呼,他才发现他好像说不出话了。
  不过他一向寡言,旁人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没过多久,失语的症状又自个好了。
  而今年的冬日不再是寂静无声,一片单调冷色。
  有了个闹腾她久点就生闷气离他远远的,睡着后又不自觉地钻进他的怀里的小姑娘,院里也有了叽叽喳喳的小鸡,日后说不定还会有一两个孩子。
  杨二原神情愈发柔和,心里也多了几分隐秘的期待。
  那日,他并非不知她那兄嫂是在讹他,但他知道,要是他不答应,她活不下去。
  或许被饿死尸骨被灾民分而食之,被卖到其他什么腌臜地方。
  所以他心软了。
  反正领个人回来陪他说说话也好。
  而现在杨二原只庆幸,那时他身上恰好有那二两银子。
  临近年节,安今本以为镇上会极为热闹,可事实却恰恰相反,摆摊的商贩少了许多,却多了许多衣衫褴褛的乞丐。
  亲眼目睹一个卖吃食的摊贩被一群乞丐冲上去疯抢,安今也真切的体会到张大爷口中的冬天不好过。
  原来不止村里日子不好过,镇上同样也是如此。
  家里的米面粮油都不缺,眼见镇上也不安稳,两人没有多闲逛,只是随意买了些年货便早早归家了。
  瞧到外面的乱象,安今也才知道目前安稳的日子有多来之不易。
  除夕夜,本该是阖家团圆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而他们的小院一如既然的安静。
  不过门口都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窗上也都贴了漂亮的窗花,虽然只有两个人,但也丝毫不冷清,室内一片温馨惬意。
  炕烧得屋里暖烘烘,安今刚洗漱完没有多久,枕在男人膝上,问道:“二原哥,我们明天要去杨家那拜年吗?”
  杨二原拿着梳子,梳着妻子散落下来的秀发,烛光照映在男人轮廓分明的面上,隐隐绰绰,眉间的那道疤也看不真切了。
  “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
  安今抬眸道:“那我们就不去了吧。”
  就算去了,杨母杨父也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的,年夜饭也没叫他们,根本也没把他们当作亲人,生怕他们多吃他们一口饭。
  “嗯。”
  安今摸了摸自己干得差不多了的头发,“好了,我们睡觉吧。”
  男人眉眼带笑,结实的手臂也揽上了妻子纤细柔软的腰肢。
  村里的爆竹声响了一宿,直到后半夜才堪堪消停。
  事实证明两人不像去杨家那,但是杨家人却会主动找上门来。
  大年初一,每家每户的大门都是敞开的,杨四原也那么堂而皇之的进来了。
  “二哥。”
  杨四原寒冬腊月还是穿着飘逸的长衫,手里还抱着他半岁的儿子。
  杨耀祖长大了很多,依旧是胖的看不清五官,鼻头下面还流着晶莹的液体,腮帮时不时鼓动着,嘴里像是在嗦着糖,所以见到杨二原倒也没有像之前那样大声哭闹。
  杨二原正在铲着院子里的积雪,抬眸他们父子俩,声音毫无起伏,听不出情绪,“你怎么来了?”
  “我好不容易归家一趟,来看看二哥。”
  杨四原唇边擒着温润的笑,他说着话,余光却在扫视院里,想去寻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倩影。
  杨二原面无表情,“看完了吗?”
  这明显赶客的话叫杨四原笑容微僵,心里也有些发虚,不过面上却不显,故作无奈道:“二哥,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一家人,昨晚年夜饭你没来,今早也没有回家,爹娘也十分想念你。”
  杨二原不为所动,若是之前他或许还会维持着虚情假意的亲情,但他有了妻子,有了自己的家,也愈发不耐对付这群人。
  “今个是初一,二哥带二嫂回家一趟吧。”
  杨四原顺势自然问道:“哦对了,二嫂呢?”
  “她还没起。”
  闻言杨四原微愣,这个点了还没起?
  他早也不是青葱懵懂的少年,自然也能知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