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惜春一个手抖,打翻了茶杯。
王熙凤看了她一眼,叹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咱们贾家到底什么情况,外人不知,你们常在我身边听我算账,难不成也一点儿数没有?”
“宫里的贵妃不成了,荣府肯定会抓住这次机会的。”
“你们若顾念姐妹情分,不如提前备好东西,到时交给探春,等她到了异国他乡也能睹物思人。”
惜春与曦姐儿面面相觑,只能接受王熙凤的建议。
因为除了这个,她们也不知道能为探春做什么了。
她们也什么都做不了。
最应该做,也罪有机会做的是贾琏,可他如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了和达官贵人交际上面,剩下的小部分心思也全用来研究怎么找个好生养的女人生儿子了。
探春和亲?这是好事啊。
救她?他亲妹妹都没救了,一个堂妹救什么救?
就算要救,也是救整个贾家啊。
-
不久,在荣府绝大部分人的翘首以盼中,探春果然被选中和亲。
阖府上下陷入了狂喜之中。
唯独一向粗俗,喜爱找女儿麻烦的赵姨娘,默默淌起了泪。
但她也做不了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穿上嫁衣,在父兄的护送下前往敌国。
探春走后,荣府微微缓过来了一口气。
等到王子腾升任大学士,他家竟再次抖了起来。
王熙凤看着贾家高兴的样子,不由想起了已逝太爷提及,叔叔权势过大的话。
因为这话,她一直提心吊胆。
可看着荣府兴奋的样子,王熙凤一时竟糊涂了起来。
其他人不知道贾家的危机,难道贾琏也不知道?
他为何没有做出丁点儿改变?
还是说,他做的改变就只是不娶她这个王家女而已?
哦,还救了林妹妹的父亲。
贾蓉看着王熙凤一日比一日忧心焦灼的模样,终于忍不住问她:“奶奶整日愁眉不展,到底在担心什么?”
王熙凤回头:“在想王家。太爷之前就说,我叔叔的权势……”
可如今,她叔叔的权势与前世已没什么差别了。
贾蓉读过几本书,闻言叹道:“王家功高盖主,若能及时交出手中权柄,尚有一线生机。”
-
王熙凤却笑了。
她是王家养出的女儿,她自己是什么性子,王家人就是什么性子。
以王熙凤对权势的痴迷,便可知王子腾对权势什么态度了。
他不可能主动放弃手中权势的。
既然不会主动放弃,那么……抄家也就成了必然。
王熙凤突然想通了:“等守孝结束,若那时贾家还未抄家,你赶紧带着府中存银到江南全置办成田产吧。”
她这些年已买了不少,但为了维持府中开销,到底没敢全投进去。
可距离抄家的时间越来越近,王熙凤也只能孤注一掷,将所有钱财都用来买地,置办祭田祖产了。
除此外,她还将红儿放了出去。
然后将自己的嫁妆并府中部分金银,一半送到了红儿府中藏匿,另一半则托了黛玉,将财物放到了林家。
三个孩子尚未婚配,王熙凤想为他们留点婚嫁银子。
黛玉不敢擅自做主,找到了林如海。
林如海得知此事,觉得惊奇:“不成想,贾家真有看得懂朝廷局势之人。只是可惜……”
怎么是个女眷?
因着这些财物并非抄家后送来,谈不上什么麻烦,林如海便点头收下了。
黛玉见状,看向林如海:“那外祖家?”
林如海想了想,派人叫来贾琏:“你家情况不太妙,你也该提前准备才是。”
贾琏一听这话,瞬间反应过来:“姑父可是得了什么消息?”
林如海:“……哪有什么消息?”
但贾琏坚定认为,林如海必是得知了什么隐秘,才会提醒自己。
林如海都气笑了:“你们贾家上下,果真都是短视之人。我虽顶着学士的官职,却算不得皇上心腹,哪可能知道更多隐秘?”
到底顾念贾琏的救命之恩,他多提了一句,“王子腾权势过盛,又目无法度,卖官鬻爵已是重罪,他竟还敢朝官员任职罢免上插手,纵然皇上顾念他过往功劳,也不可能容忍至此。你们贾家与王家牵扯过深,宫里更有一位王家扶持上去的贾家贵妃,一旦王家出事,多半是跑不掉的。”
“贾琏,你还是早早筹谋后路为好。”
顿了顿,林如海提点,“我听玉儿提起,你好似还在放贷?赶紧花钱将事情都抹平为妙。”
贾琏听得这话,也明白林如海是真心为自己考虑。
若非自己救过他的命,对方真不一定会对他说这样的话。
若传出去,难免影响林如海在皇上心里的印象。
可贾琏有苦说不出。
那放印子钱之事不能做,他难道不知道?前世王熙凤一介女眷,竟也被关了大牢,判了刑,不正是因为放贷和包揽诉讼之事?
但贾家只能这样做。
不然,偌大一个贾家等不到抄家,便要分崩离析了。
林如海见他表情,也明白了三分,于是又给出一条后路:“你花钱购置一些田产,放到祖产名下,日后真出了事,也不至于毫无依傍。”
贾琏对上林如海关切眼神,一时没兜住:“并非晚辈不想,只是……贾家如今只能靠典当为生了。”
林如海人都傻了:“何至于此?”
贾琏低声解释:“贾家财政本就艰难,为恭迎贵妃省亲建造那省亲别墅又耗去一大笔银子,贵妃失宠后,宫里的大小太监但凡缺钱了,就将我们贾家当成了钱袋,随用随取。”
因与元春闹掰了,贾家甚至断了送进宫的银子。
可那些太监很多都能在皇上面前露脸,日薄西山的贾家实在不敢得罪。
想到这儿,贾琏便是满腹痛恨。
当初元春封妃,敬大伯便劝了家里不要建省亲别墅,可长辈竟无一人听劝。
他们商议结束后,自己也曾屡次劝说,却也毫无用处。
他一个晚辈的话,根本没人听。
元春省亲如此,购置田产也如此。
贾琏毕竟重生过一次,知道自家可能会被抄家,如何没想过提前准备?
但这辈子,秦可卿直接交出了管家权。
贾琏想要用官中银子做事,还得去找二太太申请。
可二太太将银子视作自家私产,三五百两也就罢了,拿出几万两银子到江南购置祭田?想也别想!
不只是这两件事。
贾琏作为府中小辈,但凡想做出任何改变,府中的反对意见便一层又一层地压了下来。
纵他有千万种想法,也根本无法实施。
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贾家这艘大船朝着悬崖急速冲去,毫无靠岸之机。
因着这些事,贾琏愁得头发都白了。
林如海想到只知享乐的贾赦,以及不知庶务的贾政,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
原来不是无人看出贾家末路,只是无能为力。
他也无法了,只能劝道:“既然贾家败亡已成定局,你何不只考虑自己?”
自己?
贾琏苦笑:“只怕不成。”
林如海:“???”
贾琏目露绝望:“我也是不久前才得知,我那妻子竟是义忠亲王的外室女。”
林如海懵了,他不敢置信地看着贾琏。
贾琏却点了头。
林如海:“……”
贾家还是赶紧去死吧,他实在没什么拯救办法。
贾琏见状,彻底没了希望。
一个大男人,竟坐在椅子上哭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叫人看得还怪心软的。
林如海顿了顿:“你怎么也有点私房吧?你没有,你妻子呢?我记得你还有个女儿,你总该为她多考虑几分以后的生活。”
贾琏恍然想起,哦,他还有个女儿呢。
林如海心头刚浮起的些许心疼,被他这反应瞬间冲散,只剩满满的嫌弃。
就一个女儿,竟还能忽视至此?
这贾家上下,全没救了!
-
荣府掣肘太大,宁府却已经成了王熙凤的一言堂。
等到孝期结束,贾蓉按王熙凤的意思,立刻启程去了金陵,掏空家底在附近买了许多田产。
因不敢强买百姓田地,贾蓉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功夫,以至于在金陵足足耽搁了大半年才终于办完所有事,回到了京都。
回来不久,宫里就传来噩耗,说是太上皇驾崩了。
贾蓉听得这个消息,急匆匆找到王熙凤:“奶奶,太上皇没了,皇上只怕要对上老臣……”出手了。
王熙凤沉重点头。
前世一切噩耗,皆是从太上皇驾崩开始,这辈子自然不会例外。
-
果然,就在太上皇驾崩后不到一个月,皇上守心孝刚结束,便磨刀霍霍冲着朝中那些尸位素餐的国贼禄蠹出了手。
王熙凤看了她一眼,叹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咱们贾家到底什么情况,外人不知,你们常在我身边听我算账,难不成也一点儿数没有?”
“宫里的贵妃不成了,荣府肯定会抓住这次机会的。”
“你们若顾念姐妹情分,不如提前备好东西,到时交给探春,等她到了异国他乡也能睹物思人。”
惜春与曦姐儿面面相觑,只能接受王熙凤的建议。
因为除了这个,她们也不知道能为探春做什么了。
她们也什么都做不了。
最应该做,也罪有机会做的是贾琏,可他如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了和达官贵人交际上面,剩下的小部分心思也全用来研究怎么找个好生养的女人生儿子了。
探春和亲?这是好事啊。
救她?他亲妹妹都没救了,一个堂妹救什么救?
就算要救,也是救整个贾家啊。
-
不久,在荣府绝大部分人的翘首以盼中,探春果然被选中和亲。
阖府上下陷入了狂喜之中。
唯独一向粗俗,喜爱找女儿麻烦的赵姨娘,默默淌起了泪。
但她也做不了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穿上嫁衣,在父兄的护送下前往敌国。
探春走后,荣府微微缓过来了一口气。
等到王子腾升任大学士,他家竟再次抖了起来。
王熙凤看着贾家高兴的样子,不由想起了已逝太爷提及,叔叔权势过大的话。
因为这话,她一直提心吊胆。
可看着荣府兴奋的样子,王熙凤一时竟糊涂了起来。
其他人不知道贾家的危机,难道贾琏也不知道?
他为何没有做出丁点儿改变?
还是说,他做的改变就只是不娶她这个王家女而已?
哦,还救了林妹妹的父亲。
贾蓉看着王熙凤一日比一日忧心焦灼的模样,终于忍不住问她:“奶奶整日愁眉不展,到底在担心什么?”
王熙凤回头:“在想王家。太爷之前就说,我叔叔的权势……”
可如今,她叔叔的权势与前世已没什么差别了。
贾蓉读过几本书,闻言叹道:“王家功高盖主,若能及时交出手中权柄,尚有一线生机。”
-
王熙凤却笑了。
她是王家养出的女儿,她自己是什么性子,王家人就是什么性子。
以王熙凤对权势的痴迷,便可知王子腾对权势什么态度了。
他不可能主动放弃手中权势的。
既然不会主动放弃,那么……抄家也就成了必然。
王熙凤突然想通了:“等守孝结束,若那时贾家还未抄家,你赶紧带着府中存银到江南全置办成田产吧。”
她这些年已买了不少,但为了维持府中开销,到底没敢全投进去。
可距离抄家的时间越来越近,王熙凤也只能孤注一掷,将所有钱财都用来买地,置办祭田祖产了。
除此外,她还将红儿放了出去。
然后将自己的嫁妆并府中部分金银,一半送到了红儿府中藏匿,另一半则托了黛玉,将财物放到了林家。
三个孩子尚未婚配,王熙凤想为他们留点婚嫁银子。
黛玉不敢擅自做主,找到了林如海。
林如海得知此事,觉得惊奇:“不成想,贾家真有看得懂朝廷局势之人。只是可惜……”
怎么是个女眷?
因着这些财物并非抄家后送来,谈不上什么麻烦,林如海便点头收下了。
黛玉见状,看向林如海:“那外祖家?”
林如海想了想,派人叫来贾琏:“你家情况不太妙,你也该提前准备才是。”
贾琏一听这话,瞬间反应过来:“姑父可是得了什么消息?”
林如海:“……哪有什么消息?”
但贾琏坚定认为,林如海必是得知了什么隐秘,才会提醒自己。
林如海都气笑了:“你们贾家上下,果真都是短视之人。我虽顶着学士的官职,却算不得皇上心腹,哪可能知道更多隐秘?”
到底顾念贾琏的救命之恩,他多提了一句,“王子腾权势过盛,又目无法度,卖官鬻爵已是重罪,他竟还敢朝官员任职罢免上插手,纵然皇上顾念他过往功劳,也不可能容忍至此。你们贾家与王家牵扯过深,宫里更有一位王家扶持上去的贾家贵妃,一旦王家出事,多半是跑不掉的。”
“贾琏,你还是早早筹谋后路为好。”
顿了顿,林如海提点,“我听玉儿提起,你好似还在放贷?赶紧花钱将事情都抹平为妙。”
贾琏听得这话,也明白林如海是真心为自己考虑。
若非自己救过他的命,对方真不一定会对他说这样的话。
若传出去,难免影响林如海在皇上心里的印象。
可贾琏有苦说不出。
那放印子钱之事不能做,他难道不知道?前世王熙凤一介女眷,竟也被关了大牢,判了刑,不正是因为放贷和包揽诉讼之事?
但贾家只能这样做。
不然,偌大一个贾家等不到抄家,便要分崩离析了。
林如海见他表情,也明白了三分,于是又给出一条后路:“你花钱购置一些田产,放到祖产名下,日后真出了事,也不至于毫无依傍。”
贾琏对上林如海关切眼神,一时没兜住:“并非晚辈不想,只是……贾家如今只能靠典当为生了。”
林如海人都傻了:“何至于此?”
贾琏低声解释:“贾家财政本就艰难,为恭迎贵妃省亲建造那省亲别墅又耗去一大笔银子,贵妃失宠后,宫里的大小太监但凡缺钱了,就将我们贾家当成了钱袋,随用随取。”
因与元春闹掰了,贾家甚至断了送进宫的银子。
可那些太监很多都能在皇上面前露脸,日薄西山的贾家实在不敢得罪。
想到这儿,贾琏便是满腹痛恨。
当初元春封妃,敬大伯便劝了家里不要建省亲别墅,可长辈竟无一人听劝。
他们商议结束后,自己也曾屡次劝说,却也毫无用处。
他一个晚辈的话,根本没人听。
元春省亲如此,购置田产也如此。
贾琏毕竟重生过一次,知道自家可能会被抄家,如何没想过提前准备?
但这辈子,秦可卿直接交出了管家权。
贾琏想要用官中银子做事,还得去找二太太申请。
可二太太将银子视作自家私产,三五百两也就罢了,拿出几万两银子到江南购置祭田?想也别想!
不只是这两件事。
贾琏作为府中小辈,但凡想做出任何改变,府中的反对意见便一层又一层地压了下来。
纵他有千万种想法,也根本无法实施。
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贾家这艘大船朝着悬崖急速冲去,毫无靠岸之机。
因着这些事,贾琏愁得头发都白了。
林如海想到只知享乐的贾赦,以及不知庶务的贾政,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
原来不是无人看出贾家末路,只是无能为力。
他也无法了,只能劝道:“既然贾家败亡已成定局,你何不只考虑自己?”
自己?
贾琏苦笑:“只怕不成。”
林如海:“???”
贾琏目露绝望:“我也是不久前才得知,我那妻子竟是义忠亲王的外室女。”
林如海懵了,他不敢置信地看着贾琏。
贾琏却点了头。
林如海:“……”
贾家还是赶紧去死吧,他实在没什么拯救办法。
贾琏见状,彻底没了希望。
一个大男人,竟坐在椅子上哭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叫人看得还怪心软的。
林如海顿了顿:“你怎么也有点私房吧?你没有,你妻子呢?我记得你还有个女儿,你总该为她多考虑几分以后的生活。”
贾琏恍然想起,哦,他还有个女儿呢。
林如海心头刚浮起的些许心疼,被他这反应瞬间冲散,只剩满满的嫌弃。
就一个女儿,竟还能忽视至此?
这贾家上下,全没救了!
-
荣府掣肘太大,宁府却已经成了王熙凤的一言堂。
等到孝期结束,贾蓉按王熙凤的意思,立刻启程去了金陵,掏空家底在附近买了许多田产。
因不敢强买百姓田地,贾蓉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功夫,以至于在金陵足足耽搁了大半年才终于办完所有事,回到了京都。
回来不久,宫里就传来噩耗,说是太上皇驾崩了。
贾蓉听得这个消息,急匆匆找到王熙凤:“奶奶,太上皇没了,皇上只怕要对上老臣……”出手了。
王熙凤沉重点头。
前世一切噩耗,皆是从太上皇驾崩开始,这辈子自然不会例外。
-
果然,就在太上皇驾崩后不到一个月,皇上守心孝刚结束,便磨刀霍霍冲着朝中那些尸位素餐的国贼禄蠹出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