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其他人家倒罢,与贾家无甚关系,不值得关注。
但没多久,皇帝便朝着贾家动了手。
首当其冲的便是贾家在宫里的保护伞,贵妃元春。
贵妃前几日还派了太监给贾家赏赐,可不想短短几日,就突然传出了元春意外落水的消息。
宫里那么多伺候的宫人,竟没能及时发现并将她救回来。
消息传来,荣府上下悲痛至极。
可还不等他们从悲痛中缓过神来,朝廷又传出消息说王子腾在回京路上不幸感染风寒,竟一病去了。
贾家的天,全塌了。
而就在王子腾出事不久,隔壁史家先出了事。
史家被抄后,薛蟠打死人的旧案又被翻了出来,他也被抓进了大牢。
而后就轮到了贾家。
皇帝也算顾念旧情,抄家也是找的与贾家有旧情之人。
但即便如此,贾家被抄也已成了定局。
宁府倒好,贾蓉王熙凤夫妻就没怎么出门,也并未掺和外界之事,几个孩子更是清清白白没有案底。
加之两位公主求情,宁府竟勉强留了下来。
只是宁国府的牌匾被摘,府中逾制的建筑、装潢等也全都被礼部派来的官员暂时封存。若贾家后代能出一个天纵奇才恢复祖上荣光,被封存的建筑与装潢倒也未必没有重见天日的那天。
除此外,还追缴了这些年欠下的债款,抄了贾家下人们家。
可这已是幸运至极。
反观隔壁荣国府,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老太太这些日子接连得知噩耗,身体本就不好,如今又听得贾家被抄,一口气没喘上来,当场就去了。
老太太身上有着超品诰命,官员不敢欺瞒,赶紧派人告诉了皇上。
皇上念及贾代善功劳,暂停了抄家,只命人将贾家人羁押在府中,等将老太太的葬礼办完再继续清算。
王熙凤夫妻作为晚辈,自然也要出席。
期间,她再次见到了贾琏。
上辈子贾家被抄时,贾琏养尊处优多年,即便是在贾母的葬礼上,也仍能看出几分贵族气度。
如今却已是头发花白,形容枯槁,毫无求生意志。
可见,他重生这些年过得也不算好。
王熙凤只淡淡看了他一眼,便移开了视线。
贾琏却因此注意到了他。
也是到了人生的最后关头,贾琏才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
这世上并非只有自己一个重生之人,他前世的妻子王熙凤,必然也重生了。
虽然不知她为何重生后没想过救王家,但从宁府的种种变故可知,她必然进行了和他一般的努力。
她的努力也成功了。
不像自己,挣扎多年竟与前世没有任何差别。
不,比前世更差。
前世他虽然知情,但好歹没有沾过放贷之事。
这辈子,他却为了贾家亲手放贷。
放印子钱是重罪,若因此害了人命,更是重中之重。
贾琏低头,早没了希望。
最后结果也不出他预料,虽然没死,却直接被发配到边关最苦寒的宁古塔。
-
贾家只剩贾宝玉一个成年男丁,所有人都等着他担起责任庇佑府中女眷和小辈。
但可惜,抄家的消息传出后,他竟当场疯了。
虽后续被林家及时派人找了回来,但一个疯疯癫癫的贾宝玉又怎会有能力庇佑剩下的贾家人呢?反而给剩下的人增添了一个累赘。
可那又怎么办呢?
贾家女眷只能将人供起来。
幸而,林如海看在贾琏的救命之恩上,买了个宅子安置他们。
贾家男性的妾室也都在发卖前买下来送进了贾家。
而后,他又派人悄悄给秦可卿送了笔银子,让她带着女儿好好生活。
这辈子有林家照看,倒没再发生前世巧姐被卖之事,但林家与贾家的关系早不如以往,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接下来,贾家人只能顾全自个儿了。
王熙凤给她们送了几个婆子照顾日常起居,又将孩子们的乳母买了下来。
可面对她们求助的眼神,她也只能无视。
只在临走前,给了她们两千两银票。
宁府如今也不好过。
原本的产业先后遭人抢夺,只剩一个空壳,王熙凤不得不将其低价处理。
此外,府中过多的下人也要裁剪。
这部分倒赚了些银子,却又很快填进了其他窟窿。
等一切尘埃落定,原本宁府挂上了贾家的牌匾,彻底与旧日辉煌割裂开,成了京城最不起眼的普通富户。
但也不是一桩好事没有——
晨哥儿原本沉迷数算,对四书五经等正经书籍毫无兴趣,即便有老师谆谆教导,也不过勉强背完了四书,五经不过熟读了一遍而已。
可经过此事,晨哥儿瞬间成熟起来。
他放弃了对数算的喜爱,一心求学苦读,竟很快有了考取童生的希望。
若继续读下去,未必不能考个秀才回来。
不止晨哥儿如此,隔壁贾宝玉的孩子也都专心读起了书。
唯有贾宝玉,至今疯傻。
直到,黛玉定亲的消息传到了贾家。
晴雯最懂宝玉心思,得知消息后立刻将其告诉了他。
而贾宝玉也没辜负她的好意,在听到消息的一瞬间,便清醒了过来。
他同晴雯道了谢,便离开家门去了林家。
林家管家认出了贾宝玉,不敢耽误,转身就去了正房通报。
林如海愣了下,嗤笑:“让他进来吧。”
他倒要看看,贾宝玉想要做什么。
贾宝玉能做什么?
他什么也做不了。
他连自己的婚事都决定不了,何况黛玉的婚事?
他只是礼貌地和林如海见过礼,而后提出想见黛玉最后一面。
林如海眉心一跳:“最后一面?你可别做傻事!”
宝玉对上林如海眼睛,神情有些恍惚:“姑父放心,我不可能做傻事的。”
林如海还是有些担心。
宝玉却道:“姑父,还请让我再见林妹妹一面吧。”
林如海纠结半天,干脆找人去问黛玉。
若黛玉想见,那便见。
黛玉不想见,即便宝玉跪下来求他,他也必不可能让宝玉见到黛玉一眼。
宝玉听了林如海的话,不由忐忑起来。
幸而,黛玉见了他。
-
这辈子发生了许多变故,以至于宝黛之间的很多事情都没来得及发生。
比如贾宝玉旁观龄官画蔷,偷窥龄官与贾蔷之间容不得第三人插进去的氛围与画面之事就不曾发生,他也就没有顿悟出“人生情缘,各有分定”的道理。
宝黛定情更因为林如海横插一手,将黛玉接回了林家而永不可发生。
是以,这二人至今也不知彼此心意。
宝玉更是连自己的心意,都是在听到了黛玉定亲的消息后,才终于领悟。
他看着黛玉,泪水如决堤般汩汩而下。
黛玉看着,却再流不出泪来。
她只能出言安抚,让他好好生活,不要再为自己伤怀。
一时间,二人的形象竟像是颠倒了一般。
宝玉哭够了,只是问:“妹妹心里可曾有我?”
黛玉缄默不语,许久开口:“曾经有过,但这么多年看着你娇妻美妾在怀,儿女陆续双全,再多的情意也都消磨干净了。”
林如海只有她一个女儿,自不会在婚事上委屈了她。
若非黛玉点头,他是不会为她定亲的。
既然定亲,那人选必定是经过了黛玉同意,至少,黛玉对那位素未谋面的未婚夫并不反感。
宝玉听得此话,顿时悲愤交加。
可一切都悔之晚矣。
黛玉叹道:“宝玉,宝姐姐还在家等着你呢,你快回去吧。”
宝玉却看着她摇了摇头,最后扭身就走。
黛玉有些担心,忙叫了管家去追。
不想,追出门后没多久,管家竟看到一个癞头和尚凭空出现在宝玉面前,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宝玉竟跟着那和尚走了。
管家抬脚就追,不想一个转弯,就没了二人踪影。
管家吓了一跳,赶紧回家告知老爷小姐。
林如海还在思考宝玉是否被人拐带,黛玉却怔怔开口:“宝玉他,应当是遁入空门了。”
林如海猛地抬头:“出家了?”
黛玉点头。
林如海痛苦扶额:“早知道,我就不让他进门了。”
如今他可怎么和贾家交代呢?
-
贾家听得此事,府中顿时哀嚎遍地。
但对林家,他们倒并未怪罪什么。
主要是,无论袭人晴雯,还是宝钗本人,都不止一次听过宝玉说要出家。
只是没想到,他会在家中如此艰难的时候出家而已。
但没多久,皇帝便朝着贾家动了手。
首当其冲的便是贾家在宫里的保护伞,贵妃元春。
贵妃前几日还派了太监给贾家赏赐,可不想短短几日,就突然传出了元春意外落水的消息。
宫里那么多伺候的宫人,竟没能及时发现并将她救回来。
消息传来,荣府上下悲痛至极。
可还不等他们从悲痛中缓过神来,朝廷又传出消息说王子腾在回京路上不幸感染风寒,竟一病去了。
贾家的天,全塌了。
而就在王子腾出事不久,隔壁史家先出了事。
史家被抄后,薛蟠打死人的旧案又被翻了出来,他也被抓进了大牢。
而后就轮到了贾家。
皇帝也算顾念旧情,抄家也是找的与贾家有旧情之人。
但即便如此,贾家被抄也已成了定局。
宁府倒好,贾蓉王熙凤夫妻就没怎么出门,也并未掺和外界之事,几个孩子更是清清白白没有案底。
加之两位公主求情,宁府竟勉强留了下来。
只是宁国府的牌匾被摘,府中逾制的建筑、装潢等也全都被礼部派来的官员暂时封存。若贾家后代能出一个天纵奇才恢复祖上荣光,被封存的建筑与装潢倒也未必没有重见天日的那天。
除此外,还追缴了这些年欠下的债款,抄了贾家下人们家。
可这已是幸运至极。
反观隔壁荣国府,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老太太这些日子接连得知噩耗,身体本就不好,如今又听得贾家被抄,一口气没喘上来,当场就去了。
老太太身上有着超品诰命,官员不敢欺瞒,赶紧派人告诉了皇上。
皇上念及贾代善功劳,暂停了抄家,只命人将贾家人羁押在府中,等将老太太的葬礼办完再继续清算。
王熙凤夫妻作为晚辈,自然也要出席。
期间,她再次见到了贾琏。
上辈子贾家被抄时,贾琏养尊处优多年,即便是在贾母的葬礼上,也仍能看出几分贵族气度。
如今却已是头发花白,形容枯槁,毫无求生意志。
可见,他重生这些年过得也不算好。
王熙凤只淡淡看了他一眼,便移开了视线。
贾琏却因此注意到了他。
也是到了人生的最后关头,贾琏才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
这世上并非只有自己一个重生之人,他前世的妻子王熙凤,必然也重生了。
虽然不知她为何重生后没想过救王家,但从宁府的种种变故可知,她必然进行了和他一般的努力。
她的努力也成功了。
不像自己,挣扎多年竟与前世没有任何差别。
不,比前世更差。
前世他虽然知情,但好歹没有沾过放贷之事。
这辈子,他却为了贾家亲手放贷。
放印子钱是重罪,若因此害了人命,更是重中之重。
贾琏低头,早没了希望。
最后结果也不出他预料,虽然没死,却直接被发配到边关最苦寒的宁古塔。
-
贾家只剩贾宝玉一个成年男丁,所有人都等着他担起责任庇佑府中女眷和小辈。
但可惜,抄家的消息传出后,他竟当场疯了。
虽后续被林家及时派人找了回来,但一个疯疯癫癫的贾宝玉又怎会有能力庇佑剩下的贾家人呢?反而给剩下的人增添了一个累赘。
可那又怎么办呢?
贾家女眷只能将人供起来。
幸而,林如海看在贾琏的救命之恩上,买了个宅子安置他们。
贾家男性的妾室也都在发卖前买下来送进了贾家。
而后,他又派人悄悄给秦可卿送了笔银子,让她带着女儿好好生活。
这辈子有林家照看,倒没再发生前世巧姐被卖之事,但林家与贾家的关系早不如以往,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接下来,贾家人只能顾全自个儿了。
王熙凤给她们送了几个婆子照顾日常起居,又将孩子们的乳母买了下来。
可面对她们求助的眼神,她也只能无视。
只在临走前,给了她们两千两银票。
宁府如今也不好过。
原本的产业先后遭人抢夺,只剩一个空壳,王熙凤不得不将其低价处理。
此外,府中过多的下人也要裁剪。
这部分倒赚了些银子,却又很快填进了其他窟窿。
等一切尘埃落定,原本宁府挂上了贾家的牌匾,彻底与旧日辉煌割裂开,成了京城最不起眼的普通富户。
但也不是一桩好事没有——
晨哥儿原本沉迷数算,对四书五经等正经书籍毫无兴趣,即便有老师谆谆教导,也不过勉强背完了四书,五经不过熟读了一遍而已。
可经过此事,晨哥儿瞬间成熟起来。
他放弃了对数算的喜爱,一心求学苦读,竟很快有了考取童生的希望。
若继续读下去,未必不能考个秀才回来。
不止晨哥儿如此,隔壁贾宝玉的孩子也都专心读起了书。
唯有贾宝玉,至今疯傻。
直到,黛玉定亲的消息传到了贾家。
晴雯最懂宝玉心思,得知消息后立刻将其告诉了他。
而贾宝玉也没辜负她的好意,在听到消息的一瞬间,便清醒了过来。
他同晴雯道了谢,便离开家门去了林家。
林家管家认出了贾宝玉,不敢耽误,转身就去了正房通报。
林如海愣了下,嗤笑:“让他进来吧。”
他倒要看看,贾宝玉想要做什么。
贾宝玉能做什么?
他什么也做不了。
他连自己的婚事都决定不了,何况黛玉的婚事?
他只是礼貌地和林如海见过礼,而后提出想见黛玉最后一面。
林如海眉心一跳:“最后一面?你可别做傻事!”
宝玉对上林如海眼睛,神情有些恍惚:“姑父放心,我不可能做傻事的。”
林如海还是有些担心。
宝玉却道:“姑父,还请让我再见林妹妹一面吧。”
林如海纠结半天,干脆找人去问黛玉。
若黛玉想见,那便见。
黛玉不想见,即便宝玉跪下来求他,他也必不可能让宝玉见到黛玉一眼。
宝玉听了林如海的话,不由忐忑起来。
幸而,黛玉见了他。
-
这辈子发生了许多变故,以至于宝黛之间的很多事情都没来得及发生。
比如贾宝玉旁观龄官画蔷,偷窥龄官与贾蔷之间容不得第三人插进去的氛围与画面之事就不曾发生,他也就没有顿悟出“人生情缘,各有分定”的道理。
宝黛定情更因为林如海横插一手,将黛玉接回了林家而永不可发生。
是以,这二人至今也不知彼此心意。
宝玉更是连自己的心意,都是在听到了黛玉定亲的消息后,才终于领悟。
他看着黛玉,泪水如决堤般汩汩而下。
黛玉看着,却再流不出泪来。
她只能出言安抚,让他好好生活,不要再为自己伤怀。
一时间,二人的形象竟像是颠倒了一般。
宝玉哭够了,只是问:“妹妹心里可曾有我?”
黛玉缄默不语,许久开口:“曾经有过,但这么多年看着你娇妻美妾在怀,儿女陆续双全,再多的情意也都消磨干净了。”
林如海只有她一个女儿,自不会在婚事上委屈了她。
若非黛玉点头,他是不会为她定亲的。
既然定亲,那人选必定是经过了黛玉同意,至少,黛玉对那位素未谋面的未婚夫并不反感。
宝玉听得此话,顿时悲愤交加。
可一切都悔之晚矣。
黛玉叹道:“宝玉,宝姐姐还在家等着你呢,你快回去吧。”
宝玉却看着她摇了摇头,最后扭身就走。
黛玉有些担心,忙叫了管家去追。
不想,追出门后没多久,管家竟看到一个癞头和尚凭空出现在宝玉面前,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宝玉竟跟着那和尚走了。
管家抬脚就追,不想一个转弯,就没了二人踪影。
管家吓了一跳,赶紧回家告知老爷小姐。
林如海还在思考宝玉是否被人拐带,黛玉却怔怔开口:“宝玉他,应当是遁入空门了。”
林如海猛地抬头:“出家了?”
黛玉点头。
林如海痛苦扶额:“早知道,我就不让他进门了。”
如今他可怎么和贾家交代呢?
-
贾家听得此事,府中顿时哀嚎遍地。
但对林家,他们倒并未怪罪什么。
主要是,无论袭人晴雯,还是宝钗本人,都不止一次听过宝玉说要出家。
只是没想到,他会在家中如此艰难的时候出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