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林如海虽未得到答案,却还是找到赵夫人,将照顾贾珠之事托给了她。
赵夫人虽奇怪,却还是点了头。
儿子儿媳多年不孕,她必须尽可能消除一切可能影响到他们相处时间的意外事情,这样才能早日抱得金孙。
若再怀不上……
赵夫人叹气,她也只能做个恶人,为儿子纳妾了。
-
贾敏不知赵夫人想法,仍旧沉迷读书。
看开之后,她才发现自己的生活顺畅了不少,比之闺阁生活都不差什么。
是以如今已陷入了万事不管的状态,就连正院的一应事务,也有玉露负责,并未出现任何问题。
贾敏见状,愈发放心了。
-
但她一直未能怀孕,总是不成的。
别说赵夫人着急,就是荣国府的贾代善夫妻也着急。
更着急的是,林如海竟没一个妾室。
贾母以为是女儿善妒,拦着丈夫纳妾,派人将她叫回了贾家敲打提点。
贾敏弄明白贾母意思后,心情复杂难言。
这让她想起了前世。
前世婚后第七年,赵夫人见她就不怀孕,赐下了钱姨娘;而她的母亲也将她叫了回去,亲自选了琼枝,让她抬做通房,好显示她的贤惠大方。
也正是从这两个姨娘开始,她与林如海的夫妻感情逐步走向了破裂。
这辈子没了琼枝,贾母的视线在玉露和其余两个丫鬟之间来回打量,最后竟舍弃了玉露,选中了另一个平日不怎么得她看重的金风。
金风看了贾敏一眼,跪下推辞。
贾敏皱了下眉,开口:“我之前和大爷提过琼枝,还有林家的一个丫鬟,他拒绝了。”
“他拒绝,你就不安排了吗?”贾母叹气,“哪有不偷腥的猫儿?再者说了,他以前不愿纳妾,是因为你们新婚燕尔,可你们都成婚多少年了?他只怕心思早不在你身上了,你若不在家里安排个人勾着他,他说不准就自己在外面找了。”
“外面那些女人来路不明,谁知道身上有没有染病?”
“敏儿,不要天真,多为自己考虑。”
贾敏有些烦躁:“我回去会和大爷提的。”
贾母严肃地看着她:“你主动和如海提,他要脸,怎可能答应?你何不先斩后奏?说句不好听的,你嫁过去这么多年也未开怀,外面早有风言风语,哪怕为了自己的名声考虑,你也不能眼看着如海身边空无一人。”
林如海身边无人,不能怀孕这口锅不就扣在女儿头上了?
贾母想到那些人难听的话,就觉得一阵心口疼。
放在前世,贾敏早就点头答应了。
但重活一世,她不想再担责任了。
想想前世吧,一个金姨娘,一个琼枝,背后竟都有隐情。
最后责任也全成了她的。
是以任贾母说破了天,贾敏也仍旧坚持:“纳妾与否总得问问当事人意见,我若强行将谁抬做姨娘,大爷缺不喜欢,最后不过白白误了丫鬟终身。”
贾母见她坚持,不好强求,只得算了。
母女用过午饭,贾敏告辞离开。
回到林家,贾敏躺床上午休。
她午休时屋里是不放人的,所以玉露突然进来时,脚步声格外清晰。
贾敏转头看去,就见玉露表情纠结地看着自己。
她忙问:“可是发生什么事了?”
玉露摇头,而后迟疑道:“奴婢只是想告诉奶奶,方才老太太让奶奶为大爷纳妾,并选中了金风时,她……她似乎格外高兴。”
贾敏一怔,许久回神:“行,我知道了。”
玉露点头,躬身退出。
贾敏却已经没了睡意。
前世贾母选中琼枝,琼枝对如海有意;今生选中金风,金风也对如海有意。
母亲挑选丫鬟的标准就是对如海有意?
贾敏神情复杂:母亲不过片刻相处,就能发现丫鬟的心思,她前世却到死也不曾发现。
她躺在床上,忍不住怀疑起自己的眼光。
等林如海回来,贾敏难得主动问他:“你知道金风对你有意吗?”
林如海一怔,连忙解释:“我与她并无任何逾矩之处。”
贾敏却面露苦笑:“看来,是知道了。”
林如海愣住,敏儿的反应怎么不对?
他思索半天,忙道:“我今生并不打算纳妾,夫人身边的丫鬟年龄大了,还是尽早为她们安排出路的好。”
“你倒是一推三五六,”贾敏有些不满,“两位太太却只会找我。”
是她不给林如海纳妾吗?
她都提过多少次了?
林如海见她生气,心里反倒涌起一股兴奋来。
他定了定神,安抚道:“夫人放心,我明日便去找太太说明情况。”
贾敏瞪他:“还有我母亲。”
林如海失笑:“好好好,待我休沐,我亲自和岳母说。”
贾敏看他笑意盈盈的样子,总觉得不顺眼,抬手一巴掌糊他脸上直接往外推:“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你不准笑,难看死了!”
林如海躲开贾敏的手,突然凑到她跟前:“真难看吗?我怎么记得夫人以前最爱看我笑了?”
“难道,我竟记错了不成?”
贾敏对上林如海笑脸,登时双颊飞红:“我何时说过这话?你记错了。”
相伴几十年,林如海如何不清楚贾敏这反应背后的情绪?
他一边承认错误,一边却死缠着贾敏,笑容灿烂。
贾敏被他笑脸晃得眼晕,着急忙慌地回到卧室,好一会儿才恢复了平静。
林如海本想趁热打铁追上去,却因太过激动绊了一下,等站稳后再追上去,贾敏已恢复了往日波澜不惊的样子。
对上贾敏视线,林如海不敢造次。
但心底隐隐可惜,觉得浪费了一个好机会。
-
次日,贾敏将自己从贾家带来的三个陪嫁丫鬟叫到跟前:“我昨晚和大爷提了一嘴母亲的要求,大爷的意思是,你们年纪都大了,也该安排未来的出路了。”
这便是不纳妾的意思了。
金风眼底闪过一丝失望,但可能早有预料,她倒也不觉得伤心。
贾敏有道:“你们看是让我来安排,还是让你们父母做主?我来安排,便只有三条路。”
将丫鬟嫁给府中管事或小厮;
为她们脱籍后,挑一个年轻掌柜或掌柜之子;
再不然,就只能嫁回贾家。
金风主动开口:“奶奶,我想嫁回贾家。”
她心思已被戳破,留在林家也尴尬,不如回到贾家。
那毕竟有她的父母亲人。
贾敏点头应允:“我会托母亲帮忙挑选合适的人选。”
另一个丫鬟选了府外的掌柜。
而玉露,却选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奶奶,我想自梳,一辈子跟着您。”
贾敏愣住:“你要自梳?”
可前世玉露嫁人了呀。
只是和其他丫鬟不同,玉露是唯一选择嫁给府中管事之人。
婚后她与丈夫感情不错,生了两儿两女。
后来还回到她身边做了管事嬷嬷,只是她的精力被孩子分散,时常请假回家照顾孩子,不如婚前受贾敏重用而已。
玉露却想到了琼枝当年的话,坚定开口:“我要自梳。”
贾敏怔怔看着她,到底点了头。
玉露松了口气,连忙谢恩。
-
自贾母找过贾敏后,赵夫人也有些蠢蠢欲动。
但林如海及时发现,很快就找到她,说明了并非贾敏不愿给他纳妾,而是被自己屡次拒绝了的事实。
赵夫人不敢置信:“你为何不愿纳妾?这样下去,你何时才能有子嗣?”
林如海叹气:“夫人不能怀孕,难道不是我的问题?”
赵夫人哑然,却还是坚持道:“多纳几房妾室,怀孕的几率总能大点儿。”
“真的吗?”林如海看着赵夫人,“若如此,父亲妾室七八个,为何还是只得了我一个孩子?祖父妾室更多,又为何只有父亲一个孩子?”
赵夫人想着丈夫妾室,一时没了话。
林如海又道:“问题在儿子,我就是纳再多的妾室也无用。母亲若实在无聊,不妨多和老爷相处,看书下棋,垂钓丹青,母亲并不比老爷差,不是吗?”
赵夫人听得这话,更不好多说了。
临了,也只挤出了一句话:“你妻子不愿管家,我整日忙得很,哪儿来的空闲找你父亲?”
林如海无奈失笑:“母亲何不将中馈交给管家?”
赵夫人瞪他:“那怎么行?”
若主子不时刻盯着,下人养大了心,必会欺上瞒下暗中搞事,倒时岂不是悔之晚矣?
何况,她还挺喜欢管家的。
总比一个人呆着什么也不做,只能靠发呆看书消磨时间的好。
赵夫人虽奇怪,却还是点了头。
儿子儿媳多年不孕,她必须尽可能消除一切可能影响到他们相处时间的意外事情,这样才能早日抱得金孙。
若再怀不上……
赵夫人叹气,她也只能做个恶人,为儿子纳妾了。
-
贾敏不知赵夫人想法,仍旧沉迷读书。
看开之后,她才发现自己的生活顺畅了不少,比之闺阁生活都不差什么。
是以如今已陷入了万事不管的状态,就连正院的一应事务,也有玉露负责,并未出现任何问题。
贾敏见状,愈发放心了。
-
但她一直未能怀孕,总是不成的。
别说赵夫人着急,就是荣国府的贾代善夫妻也着急。
更着急的是,林如海竟没一个妾室。
贾母以为是女儿善妒,拦着丈夫纳妾,派人将她叫回了贾家敲打提点。
贾敏弄明白贾母意思后,心情复杂难言。
这让她想起了前世。
前世婚后第七年,赵夫人见她就不怀孕,赐下了钱姨娘;而她的母亲也将她叫了回去,亲自选了琼枝,让她抬做通房,好显示她的贤惠大方。
也正是从这两个姨娘开始,她与林如海的夫妻感情逐步走向了破裂。
这辈子没了琼枝,贾母的视线在玉露和其余两个丫鬟之间来回打量,最后竟舍弃了玉露,选中了另一个平日不怎么得她看重的金风。
金风看了贾敏一眼,跪下推辞。
贾敏皱了下眉,开口:“我之前和大爷提过琼枝,还有林家的一个丫鬟,他拒绝了。”
“他拒绝,你就不安排了吗?”贾母叹气,“哪有不偷腥的猫儿?再者说了,他以前不愿纳妾,是因为你们新婚燕尔,可你们都成婚多少年了?他只怕心思早不在你身上了,你若不在家里安排个人勾着他,他说不准就自己在外面找了。”
“外面那些女人来路不明,谁知道身上有没有染病?”
“敏儿,不要天真,多为自己考虑。”
贾敏有些烦躁:“我回去会和大爷提的。”
贾母严肃地看着她:“你主动和如海提,他要脸,怎可能答应?你何不先斩后奏?说句不好听的,你嫁过去这么多年也未开怀,外面早有风言风语,哪怕为了自己的名声考虑,你也不能眼看着如海身边空无一人。”
林如海身边无人,不能怀孕这口锅不就扣在女儿头上了?
贾母想到那些人难听的话,就觉得一阵心口疼。
放在前世,贾敏早就点头答应了。
但重活一世,她不想再担责任了。
想想前世吧,一个金姨娘,一个琼枝,背后竟都有隐情。
最后责任也全成了她的。
是以任贾母说破了天,贾敏也仍旧坚持:“纳妾与否总得问问当事人意见,我若强行将谁抬做姨娘,大爷缺不喜欢,最后不过白白误了丫鬟终身。”
贾母见她坚持,不好强求,只得算了。
母女用过午饭,贾敏告辞离开。
回到林家,贾敏躺床上午休。
她午休时屋里是不放人的,所以玉露突然进来时,脚步声格外清晰。
贾敏转头看去,就见玉露表情纠结地看着自己。
她忙问:“可是发生什么事了?”
玉露摇头,而后迟疑道:“奴婢只是想告诉奶奶,方才老太太让奶奶为大爷纳妾,并选中了金风时,她……她似乎格外高兴。”
贾敏一怔,许久回神:“行,我知道了。”
玉露点头,躬身退出。
贾敏却已经没了睡意。
前世贾母选中琼枝,琼枝对如海有意;今生选中金风,金风也对如海有意。
母亲挑选丫鬟的标准就是对如海有意?
贾敏神情复杂:母亲不过片刻相处,就能发现丫鬟的心思,她前世却到死也不曾发现。
她躺在床上,忍不住怀疑起自己的眼光。
等林如海回来,贾敏难得主动问他:“你知道金风对你有意吗?”
林如海一怔,连忙解释:“我与她并无任何逾矩之处。”
贾敏却面露苦笑:“看来,是知道了。”
林如海愣住,敏儿的反应怎么不对?
他思索半天,忙道:“我今生并不打算纳妾,夫人身边的丫鬟年龄大了,还是尽早为她们安排出路的好。”
“你倒是一推三五六,”贾敏有些不满,“两位太太却只会找我。”
是她不给林如海纳妾吗?
她都提过多少次了?
林如海见她生气,心里反倒涌起一股兴奋来。
他定了定神,安抚道:“夫人放心,我明日便去找太太说明情况。”
贾敏瞪他:“还有我母亲。”
林如海失笑:“好好好,待我休沐,我亲自和岳母说。”
贾敏看他笑意盈盈的样子,总觉得不顺眼,抬手一巴掌糊他脸上直接往外推:“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你不准笑,难看死了!”
林如海躲开贾敏的手,突然凑到她跟前:“真难看吗?我怎么记得夫人以前最爱看我笑了?”
“难道,我竟记错了不成?”
贾敏对上林如海笑脸,登时双颊飞红:“我何时说过这话?你记错了。”
相伴几十年,林如海如何不清楚贾敏这反应背后的情绪?
他一边承认错误,一边却死缠着贾敏,笑容灿烂。
贾敏被他笑脸晃得眼晕,着急忙慌地回到卧室,好一会儿才恢复了平静。
林如海本想趁热打铁追上去,却因太过激动绊了一下,等站稳后再追上去,贾敏已恢复了往日波澜不惊的样子。
对上贾敏视线,林如海不敢造次。
但心底隐隐可惜,觉得浪费了一个好机会。
-
次日,贾敏将自己从贾家带来的三个陪嫁丫鬟叫到跟前:“我昨晚和大爷提了一嘴母亲的要求,大爷的意思是,你们年纪都大了,也该安排未来的出路了。”
这便是不纳妾的意思了。
金风眼底闪过一丝失望,但可能早有预料,她倒也不觉得伤心。
贾敏有道:“你们看是让我来安排,还是让你们父母做主?我来安排,便只有三条路。”
将丫鬟嫁给府中管事或小厮;
为她们脱籍后,挑一个年轻掌柜或掌柜之子;
再不然,就只能嫁回贾家。
金风主动开口:“奶奶,我想嫁回贾家。”
她心思已被戳破,留在林家也尴尬,不如回到贾家。
那毕竟有她的父母亲人。
贾敏点头应允:“我会托母亲帮忙挑选合适的人选。”
另一个丫鬟选了府外的掌柜。
而玉露,却选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奶奶,我想自梳,一辈子跟着您。”
贾敏愣住:“你要自梳?”
可前世玉露嫁人了呀。
只是和其他丫鬟不同,玉露是唯一选择嫁给府中管事之人。
婚后她与丈夫感情不错,生了两儿两女。
后来还回到她身边做了管事嬷嬷,只是她的精力被孩子分散,时常请假回家照顾孩子,不如婚前受贾敏重用而已。
玉露却想到了琼枝当年的话,坚定开口:“我要自梳。”
贾敏怔怔看着她,到底点了头。
玉露松了口气,连忙谢恩。
-
自贾母找过贾敏后,赵夫人也有些蠢蠢欲动。
但林如海及时发现,很快就找到她,说明了并非贾敏不愿给他纳妾,而是被自己屡次拒绝了的事实。
赵夫人不敢置信:“你为何不愿纳妾?这样下去,你何时才能有子嗣?”
林如海叹气:“夫人不能怀孕,难道不是我的问题?”
赵夫人哑然,却还是坚持道:“多纳几房妾室,怀孕的几率总能大点儿。”
“真的吗?”林如海看着赵夫人,“若如此,父亲妾室七八个,为何还是只得了我一个孩子?祖父妾室更多,又为何只有父亲一个孩子?”
赵夫人想着丈夫妾室,一时没了话。
林如海又道:“问题在儿子,我就是纳再多的妾室也无用。母亲若实在无聊,不妨多和老爷相处,看书下棋,垂钓丹青,母亲并不比老爷差,不是吗?”
赵夫人听得这话,更不好多说了。
临了,也只挤出了一句话:“你妻子不愿管家,我整日忙得很,哪儿来的空闲找你父亲?”
林如海无奈失笑:“母亲何不将中馈交给管家?”
赵夫人瞪他:“那怎么行?”
若主子不时刻盯着,下人养大了心,必会欺上瞒下暗中搞事,倒时岂不是悔之晚矣?
何况,她还挺喜欢管家的。
总比一个人呆着什么也不做,只能靠发呆看书消磨时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