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赵瑾禾悄悄侧过脸,望向男人被霞光勾勒得格外英俊的侧影,心头被某种柔软饱满的情绪充盈。
  她迟疑地、一点点地伸出手,轻轻勾住他放在身侧的手指。
  孟骁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随即,手掌翻转,将她微凉的手指完全包裹进自己温热而略带薄茧的掌心。
  动作有些生涩,却坚定有力。
  赵瑾禾的心跳瞬间失衡,脸颊烫得厉害,却舍不得抽回手。
  他掌心的温度和脉搏的跳动清晰传来,一种安稳而亲昵的感受将她温柔包裹。
  “孟骁。”她轻声唤他。
  “嗯?”他侧过头,目光落在她染着红霞的脸上。
  “谢谢你。”她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今天我很开心。”
  孟骁沉默地看着她,深邃的眼眸里映着夕阳和她小小的影子。
  过了几秒,他才开口,声音比平时更低沉几分:“我也很开心。”
  这大概是他能说出的,最接近情话的表达。
  但赵瑾禾却从中听出了无比的郑重。
  能让这位钢铁军人感到“开心”,远比听到一万句华而不实的甜言蜜语更来得珍贵。
  回城的车上,赵瑾禾有些累了,靠着车窗昏昏欲睡。
  朦胧间,感觉车似乎轻轻停了一下,然后一件带着体温和淡淡皂角香的军装外套轻轻落在了她身上。
  她没有睁眼,只是下意识地往外套里缩了缩,嘴角弯起一个安心的弧度。
  车子最终停在赵家老宅所在的胡同口。
  夜已深,胡同里寂静无人,只有几盏灯笼散发着昏黄的光晕。
  赵瑾禾有些不舍地解开安全带,将外套递还给他:
  “谢谢你的外套。”
  “穿着吧,夜里凉。”孟骁没有接。
  “不用啦,几步路就到家了。”她笑笑,推开车门。
  下了车,她照例转过身,想跟他道别。
  却见孟骁也下了车,绕了过来,站在她面前。
  高大的身影在灯笼的光线下投下长长的影子,将她完全笼罩其中。
  他的眼神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深邃,带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难以言喻的情绪。
  “瑾禾。”他低声唤她,嗓音微哑。
  “嗯?”她仰起脸,心跳悄然加快。
  孟骁没有立刻说话,只是伸出手,极其轻柔地,用指腹拂过她额前被风吹乱的一缕发丝,然后将那缕发丝别到她耳后。
  动作有些生硬,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仿佛在对待一件无比珍贵的易碎品。
  指尖划过耳廓,带来一阵微麻。
  赵瑾瑜呼吸一滞,怔怔地看着他,忘了反应。
  然后,她看见他缓缓低下头,温热的呼吸渐渐靠近。
  她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下意识闭上了眼睛。
  一个轻柔而克制的吻,如同秋夜露珠,轻轻落在了她的额间。
  温暖,干燥,盛满珍视与郑重。
  一触即分。
  赵瑾禾猛地睁开眼,撞进他近在咫尺的目光深处,那里情绪翻涌,难以平息。
  他的耳根,在昏暗的光线下,红得异常明显。
  “晚安,瑾禾。”他的声音比任何时候都要沙哑,“明天见。”
  说完,他像是用尽了所有勇气,迅速转身,几乎是有些仓促地回到了驾驶座。
  启动车子缓缓驶离,很快消失在胡同的转角。
  赵瑾禾独自站在原地,许久未动。
  额头上那轻柔的触感仿佛还在燃烧,一路烧进了心底。
  晚风吹过,她却丝毫感觉不到冷,只觉得整个人如同浸在温软的蜜里,甜得恍神。
  她抬手,轻轻抚过被亲吻的地方,站在门灯下,一个人,悄悄笑了起来。
  ……
  孟骁和瑾禾番外至此结束,可以不?
  第154章 番外5双胞胎成长之路
  院角的小树苗蹿高半丈,年轮悄悄添了几圈。
  赵穆清与方攸宁这对龙凤胎,转眼已到上小学的年纪。
  他们就读的学校,并非寻常之地,而是隐于京城静谧之处、门禁森严的干部子弟学校。
  红墙碧瓦掩映于葱郁林木间,看似寻常,却汇聚着一批身份背景特殊的孩子。
  这里的教育理念自成一体,除扎实学科基础外,更注重视野、思维与格局的塑造。
  两个孩子完美承袭了父母的基因。
  妹妹方攸宁,小小年纪眉目间已初具母亲方允那种明媚大气的神采。
  一双黑亮的眼睛灵动慧黠,反应敏捷,尤其在需要快速决断和空间想象的领域展现出惊人天赋。
  哥哥赵穆清则愈发像父亲赵廷文,容貌清俊,性情沉静,善于观察思考,言语不多却总能切中要害,对抽象复杂的概念领悟力极强。
  赵廷文和方允对儿女的天资深感欣慰,却也并未急于催迫。
  在发现两个孩子对现有课程确实“吃不饱”后,经过谨慎评估和与孩子的沟通,顺其自然地支持了他们跳级的申请。
  于是,年仅六岁多的兄妹俩,背着略显宽大的书包,直接步入了三年级的课堂。
  然而,校园的学习仅是他们成长的一隅。
  真正的“精英教育”,更多渗透在假期与周末的各类安排中。
  他们的家庭背景为他们打开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大门,而他们自身的聪慧,也让他们能够理解并吸收这些远超同龄人认知范畴的知识。
  方攸宁自幼对军事怀有浓厚兴趣,这令大伯赵廷琛格外欣喜。
  她七岁那年,第一次被带至京郊某军事科研单位参观。
  巨大的风洞实验室、轰鸣的测试平台、屏幕上流动的复杂数据……非但没让她畏惧,反而令她双眼发亮。
  起初研究人员只当她是个孩子,拿出简单模型讲解,她却指着屏幕上的曲线仰头发问:
  “这个峰值波动是因为进气效率不够吗?”
  一语既出,让在场的一位老工程师惊讶得推了推眼镜。
  自此,这成了她寒暑假的常态。
  有时去航天某院看卫星模型,有时赴舰船所了解流体力学,有时又出现在电子对抗实验室,聆听前沿信息战理念。
  她从不走马观花,总是带着思考观察、提问。
  除了智力拓展,体能和意志的训练同样重要。
  她的假期里有固定的“体育课”。
  教练是经严格筛选的退役特种兵,训练场位于西山脚下。
  内容从基础体能、格斗擒拿,到野外定向乃至简易战术配合,不一而足。
  方允曾有些心疼,赵廷文却坚持:
  “赵家的孩子,不论男女,都该有韧劲。不求成高手,但要会保护自己、承受压力。”
  这天,在西山某高保密训练馆内。
  方攸宁正和几个年纪相仿、同样来自背景特殊家庭的孩子一起进行格斗对抗训练。
  她穿着合身的训练服,小脸绷得紧紧的,眼神专注。
  轮到她对练时,教练看了看名单,叫出了一个名字:“盛秉均。”
  一个高她半头、十岁左右的男孩应声出列。
  他是盛书记家的小儿子,眉宇间已带英气,神态却带着点这个年纪男孩常有的、面对女生时故作老成的别扭。
  盛秉均看了看对面站着的、明显比他小一圈也矮一截的方攸宁,皱了皱眉,直接转头对教练说:
  “报告教练,我不和女生打。”
  语气里倒没有恶意,只是觉得胜之不武,甚至有点麻烦。
  这话瞬间点燃了方攸宁的好胜心。
  她本来还挺平静,一听这话,小眉毛立刻竖了起来。
  “喂!盛秉均!”
  她清脆的声音带着明显的不服气,上前一步,仰头看着他:
  “你看不起女生?怕输了丢脸是不是?”
  盛秉均被她说得一噎,脸微微发红:“谁怕了?我是让着你!”
  “用不着你让!”
  方攸宁哼了一声,小下巴扬得高高的,眼神里全是挑衅:
  “战场上敌人会因为你是女生就让着你吗?赵家人从来不需要别人让!你是不是不敢?怕被我打趴下?”
  她的话像小刀子一样,句句扎在盛秉均那点男孩的自尊心上。
  周围其他孩子也投来看热闹的目光。
  盛秉均被激得上了头,那点绅士风度也顾不上了,梗着脖子对教练说:
  “教练!打就打!”
  教练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点头许可。
  两人迅速摆开架势。
  盛秉均毕竟年纪稍长,力气和体格都占优势,一开始就采取了压制性打法,攻势很猛。
  方攸宁灵活闪避格挡,借身材小巧周旋寻机,却仍处下风,几次险些失手。
  眼看对方一记凌厉直拳袭来,她似避无可避。
  电光石火间,她眼神忽向盛秉均侧后方一飘,小脸露出惊乱之色,脱口喊道:“啊!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