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好!”
  刘主簿和赵县丞当即就出门,带着衙役往各村跑。
  沈时今就让他们坐着家里的牛车去,当天晚上,刘主簿就到沈家汇报了。
  “大人,我去通知过了,各村村长里正都是愿意的,他们说明日一早通知全村,中午就来县衙说情况。”
  沈时今点点头道:“刘大人辛苦。”
  沈时今摆摆手道:“是沈大人为原县费心了。”
  刘主簿是本地人,自然更想家乡发展好,想让百姓过的好。
  第二日一早,就有人陆陆续续的来,有的里正带着名单,有的村长直接带了钱。
  他们可不是傻子,这念书的好处更不用说了,别说考取功名了,就算是只是识得几个字,也比地里刨活的百姓强。
  当然,也有些有疑虑的,这钱虽然不多,但是也不能打水漂。
  沈时就把人都留下,待各村各镇让到期以后,沈时今看着众人,轻笑道:“我也不说闲话了,今日诸位来,也知道做什么吧。”
  “大人,我们知道,是县里要办学堂。”
  沈时今点点头道:“是。”
  “这次县试,原县的学子,让本官开了眼,真是……”沈时今嘴角微勾,看着下面的学子,轻笑道:“本官是初来乍到,不管什么面子活。”
  “这次县试参考的人,可谓是一塌糊涂,怕是连三百千都没识完。”沈时今说话不客气,下面的学子低着头,不敢说话。
  沈时今说完,环视一圈道:“咱们原县这个情况,我作为父母官也有责任,昨日刘大人和赵大人已经通知各位村里贤达,今日咱们聚在一起,我也会为你们解答困惑,再说说这学怎么办,你们也好回家告诉村里人。”
  “你们可以先问自己心中的疑惑。”
  沈时今环视一圈,朗声道。
  下面开始有小声说话的声音,片刻以后,一个干巴巴的中年男子上前道:“大人,我觉得办书院是好的,我家里有两个儿子,是不是给两份钱?”
  沈时今摆摆手道:“不是,按户算的。”
  “大人,我们家没有男娃在,我们家可以不交钱吗?”
  沈时今勾勾唇道:“自然可以,现在县如今这样,才要聚全县之力托举,你现在不想交钱,日后若是家里有了儿子孙子,就只能按照在外面书院交钱。”
  “这……”
  “不能我生了孩子再补吗?”
  沈时今轻笑道:“若是家里有孩子的人家才给钱,那能筹多少钱,咱们现在做的,就是举全县之力帮扶下一代,你不出他不出,那能筹集多少钱?这钱怕是给夫子的工钱都不够”
  “大家一起出少出一些,这书院能开起来,你不出我不出……”沈时今冷哼了一声,这几文钱就可以念书的便宜事,还要磨磨蹭蹭,那日后可就没机会了。
  方才提问的人有些脸红。
  “大人,我是今年参加县试的学子,我已经二十岁了,我还能学吗?”
  沈时今轻笑道:“日日都能学,所有人只要有空,都能学。”
  “多谢大人,我明白了,我愿意交钱。”
  沈时今看了看众人,轻笑道:“还有什么顾虑或者疑问,现在都可以问我。”
  “大人,我家孩子聪明,我想送他念书,只是别的也就算了,县试还能咬咬牙送,若是日后要去府城要去京都怎么办,我们家供不起啊。”
  “是啊,万一孩子争气,这也是笔不少的钱啊。”
  沈时今听到这话,就忍不住笑了。
  “赵县丞?”
  “大人!”
  沈时今轻笑道:“若是你有一个远房亲戚,孩子机灵是个念书的好料子,你愿不愿意帮帮忙?”
  “自然是愿意的。”
  沈时点点头,看向眼熟的王里正,笑着道:“王里正,若是你们村有个出息的后生,念书能干,你们村愿不愿意各家出些钱,送他念书。”
  “这……自然是愿意的,各家出点,若是出息了,也不会忘了村里人”
  沈时今说完,轻笑道:“若是咱们原县,有个书生,已经有秀才功名了,要考取举人,这里有多少人愿意帮帮忙?”
  “举人……”
  “听说举人老爷可以免赋税,若是我帮了,说不准可以减免赋税。”
  “是啊,举人老爷,就算只是秀才,也可以去别的县城做夫子,这日子肯定不会差的。”
  沈时今看着刚才问话那人,轻笑道:“明白了吗?若是真的出息,村里亲戚县里都会帮把手的。”
  “多谢县令大人。”
  沈时今点点头道:“所以大家明白了吗,有不想出钱的吗?”
  “没有,我愿意出,我们村也愿意出,就算我现在还没有孙子,但是可不能给孩子路断了。”
  “是是是,我也是这样说。”
  “我们村的人估计也是都愿意!”
  “大人,我们都愿意。”
  沈时今点点头道:“这好处说了,这坏处我也要一并说了。”
  “大人请说”
  沈时今点点头道:“我算了算,咱们县差不多八百户,肯定不是家家都有合适的孩子能来念书。”
  “那就算四百人来念书。”
  “这对夫子来说,很难管理,你说点小话……他偷偷笑一下,这就够吵了,所以我会派遣衙役看着,若是有人扰乱课堂,那就直接把人打出去,且半年不许来书院。”
  “这说得有道理,送他们去是念书的,若是不老实,就该打!”
  “对对对。”
  沈时今轻笑道:“虽然家家户户都出了钱,但是有的人就不是念书的料,每个月会安排考察,若是考察不过的,就直接遣返回家,若是想再念,则需二考,通过方才可以。”
  沈时今轻笑道:“毕竟若不是念书的料,还不如在家搓麻绳,补贴家用。”
  “这也有道理。”
  “对,大人说的有道理,若不是念书的料就在家里干活,念书天天不用干活,若是有的选,谁不想念书,有些人怕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对对对,大人说得对,这可是全县人出的钱,不能糟蹋。”
  沈时今点点头道:“这其他的也就没了,若是有到时候再通知,这好处坏处都说完了。各村村长里正镇长都可以先回去通知,愿意出一份力的,就明日带着钱和户籍来登记,不愿意来的,也不强求。”
  “只是一定想好,这次不出钱,日后补钱都上不了。”沈时今强调道。
  “大人,我们村的人钱都交给我了,我能不能先交钱。”
  沈时今轻笑道:“钱交了就交给刘主簿,到时公示出来,本官和县衙的人不粘手这些钱。”
  “好嘞,我们相信大人,我这就去交钱。!”
  沈时今开完会以后,各村的村长里正都往村里跑,往日里没有条件,如今好了,有了条件,谁不想家里出个书生。
  这若是运气好,就改变三代的命,而且价钱也不高,少吃半斤肉就能省下来,除非是眼皮子极薄的,剩下都都是愿意的。
  第218章 离任
  没过三天,这钱就收齐了,一起来的还有学子名单。
  刘主簿整理完就拿给沈时今了,原县差不多八百户人家,这愿意交钱的有六百多户,一共筹集了六两五百七十文。
  “大人,这剩下的……”
  沈时今想了想道:“那就拿卖蕨根粉的钱贴。”
  每个月县衙也会去卖蕨根粉,主要目的是护送本县的百姓,也能赚钱,除了衙役的辛苦钱,剩下沈时今也没动,刚好这次可以用上。
  “好,大人说的是,我这就去办。”
  “大人,咱们县没有夫子人选啊。”
  刘主簿低声提醒道:“童生倒是能选出来,只是这秀才……”
  沈时今嘴角微扬,一个月二两银子,一年是十二两,难不成还请不来个秀才,若是原县没有,就去云县泽县合县找,实在不行就加钱,这不是还有买蕨根粉的钱兜着。
  “大人说得是。”
  “大人,那咱们书院叫什么名字啊?”
  沈时今低头想了想,轻笑道“就叫平芜书院吧,希望书院的学子都能如野草一般,野蛮生长。”
  “平芜尽处是春山,平芜书院,这个名字好,咱们原县不就是山多树多,咱们县的孩子们,肯定能扎跟在山里,好好的长,长得壮壮的!”赵县丞笑着道。
  沈时今把事情安排下去以后,就开始运作起来,夫子也很快找好了,一个童生是原县的,如今四十多了,沈时今考察过,文才一般,但是做事用心,加上只是启蒙,也不用太好。另一个是合县请的秀才,如今三十岁,文采不错,是赵县丞特意找的,沈时今也没意见。
  最开始因为人多,沈时今就安排分两拨人,隔天上课,最开始大家基础都很差,周夫子和孟夫子都带的启蒙班。
  没过三个月,淘汰了一批,有些人脑子笨,在书院坐着像针扎一样,直接回家了,最后还留下八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