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新人互拜,齐同钧洽。”
尽管顾至已事先预习过今日的流程,但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是难以控制掌心的薄汗,向前挪动的步伐也像是绑了两根硕大的树枝,说不清的别扭。
荀彧本在稍落后几步的位置,倏然,几个大步向前,右手穿过玄色广袖,隔着另一只晃动的袖摆,抓住顾至的掌心。
丝滑的布料在掌心划过,顾至还未回神,就已被捉住左手,隔着薄如蝉翼的绸衣,感受着另一只手的温暖与力量。
“走吧。”
平静的声音一如既往。
既像是眼前的邀请,又像是未来的预告——
他们已携手走过这么远的路,今后亦要并肩前行。
不管前方是喜堂还是灵筵,都会一起走下去。
恍惚间,两人已走到堂中,执礼对拜。
对拜之后,穿着齐整的侍者端上绘着双鱼纹的漆盘,趋步上前。
盘中放着一碟,碟中盛着一块炙肉,两边各有一双玉箸。
“请二位郎君分食炙肉。”
等两人浅尝了一口,托着炙肉的侍从退下,另一个举着巨型金绘缠枝纹漆盘的侍从上前。
这位侍从走得缓慢而谨慎,似乎担忧盘中之物倾倒。
待侍从走近,众人终于看清盘中的东西。
盘中放着一只剖成两半的匏瓜,匏瓜两头系着长线,里头盛着透明的清酒。
青色的匏瓜,内壁是清晰的柳黄色,酒液随着侍从的步伐轻微晃荡,搅开细碎的波纹。
“请新人共饮。”
匏瓜正是合卺礼的容器,苦匏内盛着甘酒,二人对饮,至此分甘共苦,休戚与共。
天色微暗,堂内已点了铜灯,幢幢摇曳灯影在地面落下深浅不一的痕迹。
顾至饮了杯中的清酒,甘甜的味道缠绵唇齿,仿佛勾起相同气味的回忆。
从相识之初的记忆,到多年的相处,一直延伸到今日。
微烈的酒气在喉间翻涌,带来几近呛咳的冲动,被他勉力按下。
借着昏暗的灯光,顾至微微昂头,看着面前熟悉的面容。
十多年过去,荀彧与他初见时并无太大的分别。光阴似乎在他的身上驻足,只缓慢地滚躺,沉淀愈加醇香的酒气。
他的眉眼一如当时,只眼窝随着时间的流逝,深邃了些许。
此刻,这双清澈如初的眼瞳,正温柔地望着他,笑吟吟地抬袖,替他揾去唇角的酒渍。
原本坐在院子中的宾客不知何时移步到堂屋内,顾至也不曾注意,只全部心神都在眼前之人身上。
曹仁与夏侯惇从未见过男子之间行这合卺的礼节,眼前这一幕让他们生出几分怪异之感,不由偏过头,对视了一眼。
你早就知道今日这是什么酒宴?曹仁锁着眉,逼视询问。
我怎知?夏侯惇不耐地啧舌,克制着,没有让自己发出太大的声响。
我只知这是喜宴,过来讨一杯酒喝,别的一概不知。
两人眉眼交流了片刻,难忍奇异之感,探寻地看向其他人。
不管是曹操父子,两家的长辈,还是典韦许褚等人,都神色平静,面带笑意,仿佛这一幕早在他们的意料之中,本身也并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场面。
曹操和荀悦也就罢了,他们本就善于掩藏,从不轻易展示喜怒。
可就连典韦、许褚这等直来直往的武者都对此心平气和,不以为奇……莫非真的是他俩大惊小怪?
曹仁与夏侯惇不免开始反省自身。或许,是他们在外带兵太久,已与许都的诸事脱节。
殊不知,典韦与许褚面上含笑,心中也在懵逼。
虽然他们不知道士人的礼节,但这喜宴,他们也喝过几场。
这分匏共饮,分明是合卺酒的流程。
这荀侍中与顾中丞,怎么就喝上合卺酒了?
典韦与许褚虽然不懂,但他们谨记着一个原则。
为人臣者,当然是主公如何,他们如何。
见曹操与曹昂都神色淡然,唇角含笑,眼中好似带着祝福,他们便也跟着调整面部的神态,绝不会露出惊诧的神态,给主公增添麻烦。
在各异的目光中,顾至与荀彧放下酒匏,解下彼此腰间的丝络,在炳烛与郭嘉二人的帮助下,各自剪下左侧的一缕鬓发,合为一处,用丝络合为一处。
至此,昏礼初成。
第163章 昏礼(下)
直到礼成, 开始给宾客准备酒水与筵席,那些坐在后排,努力维持笑容的武将才算是舒了口气。
张燕正是其中之一, 他坐在许褚和典韦的身后,见证着这场前所未有的仪礼。
繁琐的仪式让他如坐针毡,此刻闻到美酒的清香,才算松快不少。
再看旁侧,名叫徐质与贾信的将军他并不认识, 那个叫徐庶的游侠他也毫无接触,顿时熄了与人共饮话事的想法。
张燕在这喝着闷酒,好不容易闲下来的郭嘉却是在前头豪饮。
见郭嘉越饮越多, 全无节制, 顾至派人将他面前的酒坛清空, 换成清水。
郭嘉顿时哀悼远去的美酒:“今日我忙上忙下,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明远何必扫我的兴?”
此言情真意切,怎奈顾至态度坚决, 丝毫没有被他的软话说动:“正是因为奉孝劳苦功高,更不能放任奉孝过饮伤身。”
最终, 郭嘉好说歹说, 才终于从顾至手中要回一小只酒壶。
他没法继续牛饮, 只能小口呷酒,唉声叹气。
曹操在一旁笑道:“奉孝这性子,也就只有明远与文若能镇得住。”
与他临近的曹昂与曹丕应了一声, 并无旁的话语。
曹操难免觉得无趣,转头看向另一侧,询问两位从兄弟:
“子孝与元让的子嗣也大了, 何时请孤饮一杯喜酒?”
曹仁与夏侯惇各自回了答案,与曹操推杯换盏。
这场酒宴一直持续到戌时三刻,众多宾客饮足了荀家酿制的美酒,半酣着离去。
两家兄长各自交代了一番,亦乘车归家。
因为事先做过请令,临近值守宵禁的巡卫在检查过身份后便行礼放行,并未多问。
房中,顾至二人脱下玄色衣袍,简单沐浴了一番,并肩坐在榻前。
距离平日就寝的时间还有半个时辰,闲着无事,顾至开始整理宾客送来的礼物。
兄长们送的礼物比较实在,大多是平日能用得上的漆器。似典韦、许褚以及张燕这些与他们相交,又不十分熟络的宾客,送的多半是一些精巧而常见的物件。
曹丕送了一对精致的匕首,被玉扣格束着,收纳在一处;荀攸送了一面绘着并蒂莲的透光镜,还有一壶自酿的美酒。
顾至将小件的礼品分类收好,附身一看,瞧见了郭嘉的贺礼。
郭嘉的贺礼装在一只半臂长的木匣中,木匣本身窄而长,看上去平平无奇,未曾镂刻也未曾涂漆,却因为过于朴实,在众多礼盒中显得与众不同。
顾至打开木匣,发现木匣内装着的并非小巧的金银玉器,而是一张卷好的缣帛。
带着几分好奇地打开缣帛,顾至只扫了一眼,就猛地将缣帛重新折起,塞入匣中。
荀彧正坐在他的身后,陪他一同收整礼物。还未看清缣帛上的内容,缣帛便已收起,又见顾至产生如此过度的反应,荀彧轻抚他的后背,温声呼唤:
“阿漻?”
耳旁带着询问意味的呼唤近在咫尺,顾至余惊未定,在心中骂了郭嘉几声,努力遏制异常的神情:
“忽然有些乏了,待明日再收整。”
荀彧对他何其了解,见此,心中已有所猜测,只体贴地没有再问。
不知是顾至攒着木匣的力道过重,还是木匣的质量太差,他还未将封盖合上,这只朴实无华的木匣变发出脆响,在他手中列成三段。
荀彧蓦然一惊,拨开碎裂的木片,抓着他的手查看。
见顾至并未受伤,荀彧神色舒展,目光被视线边缘摇曳下坠的白色吸引,跟着缣帛一同飘落。
失去容身之所的缣帛晃悠悠地落地,正巧落在他的脚边。
向上舒展的缣帛现出一部分墨迹,隐约可见上方有赤着半身的小人摆出奇异的姿势,如排队一般铺满整个帛面。
顾至与荀彧同时沉默,身形如老僧入定,停在榻前。
在几近停滞的诡异气氛中,荀彧率先回神,握紧顾至的手,俯身拾起地上的缣帛。
顾至将目光转向一侧,盯着摇曳乱晃,吐着芯绳的烛火。
他的脑中似乎有一万匹烈马呼啸而过,格外喧嚣。
在格外纷乱的思绪中,他听到旁侧传来一声轻笑。
顾至向荀彧投去迷茫而不解的凝视,旋即,他看到荀彧将那张缣帛递到自己的面前,指着最上方的五个大字,让他细看。
在幽暗的灯光中,顾至凭着良好的夜视能力,看清了上面的文字。
《张氏健体术》。
尽管顾至已事先预习过今日的流程,但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是难以控制掌心的薄汗,向前挪动的步伐也像是绑了两根硕大的树枝,说不清的别扭。
荀彧本在稍落后几步的位置,倏然,几个大步向前,右手穿过玄色广袖,隔着另一只晃动的袖摆,抓住顾至的掌心。
丝滑的布料在掌心划过,顾至还未回神,就已被捉住左手,隔着薄如蝉翼的绸衣,感受着另一只手的温暖与力量。
“走吧。”
平静的声音一如既往。
既像是眼前的邀请,又像是未来的预告——
他们已携手走过这么远的路,今后亦要并肩前行。
不管前方是喜堂还是灵筵,都会一起走下去。
恍惚间,两人已走到堂中,执礼对拜。
对拜之后,穿着齐整的侍者端上绘着双鱼纹的漆盘,趋步上前。
盘中放着一碟,碟中盛着一块炙肉,两边各有一双玉箸。
“请二位郎君分食炙肉。”
等两人浅尝了一口,托着炙肉的侍从退下,另一个举着巨型金绘缠枝纹漆盘的侍从上前。
这位侍从走得缓慢而谨慎,似乎担忧盘中之物倾倒。
待侍从走近,众人终于看清盘中的东西。
盘中放着一只剖成两半的匏瓜,匏瓜两头系着长线,里头盛着透明的清酒。
青色的匏瓜,内壁是清晰的柳黄色,酒液随着侍从的步伐轻微晃荡,搅开细碎的波纹。
“请新人共饮。”
匏瓜正是合卺礼的容器,苦匏内盛着甘酒,二人对饮,至此分甘共苦,休戚与共。
天色微暗,堂内已点了铜灯,幢幢摇曳灯影在地面落下深浅不一的痕迹。
顾至饮了杯中的清酒,甘甜的味道缠绵唇齿,仿佛勾起相同气味的回忆。
从相识之初的记忆,到多年的相处,一直延伸到今日。
微烈的酒气在喉间翻涌,带来几近呛咳的冲动,被他勉力按下。
借着昏暗的灯光,顾至微微昂头,看着面前熟悉的面容。
十多年过去,荀彧与他初见时并无太大的分别。光阴似乎在他的身上驻足,只缓慢地滚躺,沉淀愈加醇香的酒气。
他的眉眼一如当时,只眼窝随着时间的流逝,深邃了些许。
此刻,这双清澈如初的眼瞳,正温柔地望着他,笑吟吟地抬袖,替他揾去唇角的酒渍。
原本坐在院子中的宾客不知何时移步到堂屋内,顾至也不曾注意,只全部心神都在眼前之人身上。
曹仁与夏侯惇从未见过男子之间行这合卺的礼节,眼前这一幕让他们生出几分怪异之感,不由偏过头,对视了一眼。
你早就知道今日这是什么酒宴?曹仁锁着眉,逼视询问。
我怎知?夏侯惇不耐地啧舌,克制着,没有让自己发出太大的声响。
我只知这是喜宴,过来讨一杯酒喝,别的一概不知。
两人眉眼交流了片刻,难忍奇异之感,探寻地看向其他人。
不管是曹操父子,两家的长辈,还是典韦许褚等人,都神色平静,面带笑意,仿佛这一幕早在他们的意料之中,本身也并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场面。
曹操和荀悦也就罢了,他们本就善于掩藏,从不轻易展示喜怒。
可就连典韦、许褚这等直来直往的武者都对此心平气和,不以为奇……莫非真的是他俩大惊小怪?
曹仁与夏侯惇不免开始反省自身。或许,是他们在外带兵太久,已与许都的诸事脱节。
殊不知,典韦与许褚面上含笑,心中也在懵逼。
虽然他们不知道士人的礼节,但这喜宴,他们也喝过几场。
这分匏共饮,分明是合卺酒的流程。
这荀侍中与顾中丞,怎么就喝上合卺酒了?
典韦与许褚虽然不懂,但他们谨记着一个原则。
为人臣者,当然是主公如何,他们如何。
见曹操与曹昂都神色淡然,唇角含笑,眼中好似带着祝福,他们便也跟着调整面部的神态,绝不会露出惊诧的神态,给主公增添麻烦。
在各异的目光中,顾至与荀彧放下酒匏,解下彼此腰间的丝络,在炳烛与郭嘉二人的帮助下,各自剪下左侧的一缕鬓发,合为一处,用丝络合为一处。
至此,昏礼初成。
第163章 昏礼(下)
直到礼成, 开始给宾客准备酒水与筵席,那些坐在后排,努力维持笑容的武将才算是舒了口气。
张燕正是其中之一, 他坐在许褚和典韦的身后,见证着这场前所未有的仪礼。
繁琐的仪式让他如坐针毡,此刻闻到美酒的清香,才算松快不少。
再看旁侧,名叫徐质与贾信的将军他并不认识, 那个叫徐庶的游侠他也毫无接触,顿时熄了与人共饮话事的想法。
张燕在这喝着闷酒,好不容易闲下来的郭嘉却是在前头豪饮。
见郭嘉越饮越多, 全无节制, 顾至派人将他面前的酒坛清空, 换成清水。
郭嘉顿时哀悼远去的美酒:“今日我忙上忙下,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明远何必扫我的兴?”
此言情真意切,怎奈顾至态度坚决, 丝毫没有被他的软话说动:“正是因为奉孝劳苦功高,更不能放任奉孝过饮伤身。”
最终, 郭嘉好说歹说, 才终于从顾至手中要回一小只酒壶。
他没法继续牛饮, 只能小口呷酒,唉声叹气。
曹操在一旁笑道:“奉孝这性子,也就只有明远与文若能镇得住。”
与他临近的曹昂与曹丕应了一声, 并无旁的话语。
曹操难免觉得无趣,转头看向另一侧,询问两位从兄弟:
“子孝与元让的子嗣也大了, 何时请孤饮一杯喜酒?”
曹仁与夏侯惇各自回了答案,与曹操推杯换盏。
这场酒宴一直持续到戌时三刻,众多宾客饮足了荀家酿制的美酒,半酣着离去。
两家兄长各自交代了一番,亦乘车归家。
因为事先做过请令,临近值守宵禁的巡卫在检查过身份后便行礼放行,并未多问。
房中,顾至二人脱下玄色衣袍,简单沐浴了一番,并肩坐在榻前。
距离平日就寝的时间还有半个时辰,闲着无事,顾至开始整理宾客送来的礼物。
兄长们送的礼物比较实在,大多是平日能用得上的漆器。似典韦、许褚以及张燕这些与他们相交,又不十分熟络的宾客,送的多半是一些精巧而常见的物件。
曹丕送了一对精致的匕首,被玉扣格束着,收纳在一处;荀攸送了一面绘着并蒂莲的透光镜,还有一壶自酿的美酒。
顾至将小件的礼品分类收好,附身一看,瞧见了郭嘉的贺礼。
郭嘉的贺礼装在一只半臂长的木匣中,木匣本身窄而长,看上去平平无奇,未曾镂刻也未曾涂漆,却因为过于朴实,在众多礼盒中显得与众不同。
顾至打开木匣,发现木匣内装着的并非小巧的金银玉器,而是一张卷好的缣帛。
带着几分好奇地打开缣帛,顾至只扫了一眼,就猛地将缣帛重新折起,塞入匣中。
荀彧正坐在他的身后,陪他一同收整礼物。还未看清缣帛上的内容,缣帛便已收起,又见顾至产生如此过度的反应,荀彧轻抚他的后背,温声呼唤:
“阿漻?”
耳旁带着询问意味的呼唤近在咫尺,顾至余惊未定,在心中骂了郭嘉几声,努力遏制异常的神情:
“忽然有些乏了,待明日再收整。”
荀彧对他何其了解,见此,心中已有所猜测,只体贴地没有再问。
不知是顾至攒着木匣的力道过重,还是木匣的质量太差,他还未将封盖合上,这只朴实无华的木匣变发出脆响,在他手中列成三段。
荀彧蓦然一惊,拨开碎裂的木片,抓着他的手查看。
见顾至并未受伤,荀彧神色舒展,目光被视线边缘摇曳下坠的白色吸引,跟着缣帛一同飘落。
失去容身之所的缣帛晃悠悠地落地,正巧落在他的脚边。
向上舒展的缣帛现出一部分墨迹,隐约可见上方有赤着半身的小人摆出奇异的姿势,如排队一般铺满整个帛面。
顾至与荀彧同时沉默,身形如老僧入定,停在榻前。
在几近停滞的诡异气氛中,荀彧率先回神,握紧顾至的手,俯身拾起地上的缣帛。
顾至将目光转向一侧,盯着摇曳乱晃,吐着芯绳的烛火。
他的脑中似乎有一万匹烈马呼啸而过,格外喧嚣。
在格外纷乱的思绪中,他听到旁侧传来一声轻笑。
顾至向荀彧投去迷茫而不解的凝视,旋即,他看到荀彧将那张缣帛递到自己的面前,指着最上方的五个大字,让他细看。
在幽暗的灯光中,顾至凭着良好的夜视能力,看清了上面的文字。
《张氏健体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