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再说,雍王不是体弱多病吗?
京中早就传闻雍王得了怪病,骨瘦嶙峋,不知道能活多久。
这样一个“将死之人”怎么可能一夜间变成打猎高手了呢?!
群臣难以置信地望向笔挺站着的雍王,两个三个聚起来交头接耳。
“诶?”
忽然,有位大臣疑惑地皱眉。他仔细打量雍王的背影,小声说:“你们有没有觉得雍王殿下变高了不少?”
众臣闻声纷纷转过头去。
不远处雍王笔直地站在原地,肩膀结实宽阔,腰身窄劲有力。
一身普普通通的暗紫色袍子穿在他身上恰当好处,显得更加稳重。
大家这才发现此时此刻的雍王与他们记忆中的模样早已截然不同了。
“从背后看上去怎么和正君一模一样,像个……”
“像个武将。”
台下众人议论纷纷,台上报数太监合上册子朗声道:“获得本次春猎首位的是——雍王殿下!”
第88章
雍王初次参加春猎便能得到魁首,简直惊诧旁人。
纪兰舟顶着众人的目光缓步上前。
要知道他为了能得第一就差将整座山翻个底朝天了,直到最后一刻都在猎场搜捕。
能得到冠军是他应得的。
老皇帝难以置信地坐直身子,睁大眼睛确认道:“方才说得到首位的可是雍王?”
报数太监上前恭顺地说:“回陛下,正是雍王殿下。”
“竟然是他……”
老皇帝意味深长地低吟一声,随后望向台下恭敬站着的小儿子。
难得神志清醒目光清明,老皇帝这才发现自己向来柔弱的小儿子居然已经长这么大了,宽厚的肩膀俨然可以撑起一片天地。
放眼整个朝堂,居然没有一位皇子能有如此气魄。
从前他向来没有关注过这个儿子,雍王是何时改变的?
仔细想来就是从他决意赐婚之后。
“走上前来,”老皇帝朝纪兰舟招了招手,“初次参加春猎就有此等成绩,朕实在欣慰。”
纪兰舟躬下身子,谦虚道:“儿臣初次狩猎不过运气好了些,能捕到野猪也是因为野猪本身受了伤。”
老皇帝点头说:“有此种运气也是难得。”
“是几位皇兄谦让。”纪兰舟将身子压得更低,努力将自己缩小。
雍王谦卑的模样让老皇帝颇为满意。
他扬声说道:“往年春猎的魁首朕都会满足他一个愿望,不知你有什么想要的。”
纪兰舟没有丝毫犹豫,跪到地上叩首道:“儿臣希望父皇兑现先前的约定。”
老皇帝一愣。
那日在文德殿上,知晓老皇帝与雍王约定的不过几人,猎场内的大臣们纷纷露出疑惑的神情。
太子欲言又止,默默地站在一旁偷偷用眼神不断打量皇帝的反应。
晋王输了春猎倒也不显气恼,眯着眼睛饶有兴致地望着纪兰舟。
扈王的心思早已不在猎场,恶狠狠地瞪视夺得魁首风头出尽的纪兰舟一副恨不得冲上去的模样。
而不远处,不能入人臣之列只能与家眷处在一处的景楼听到纪兰舟的话后皱起眉头。
往常雍王在朝堂上有任何动向回到雍王府后都会事无巨细告知与他。
但是雍王与老皇帝之前有约定倒是闻所未闻。
雍王到底有事在瞒着他。
猎场四面环山,风儿穿过山林中层层叠叠的树木拂过营地。
营地四周的幡旗被风吹得劈啪作响,摇摇欲坠。
高台之上,老皇帝沉默许久后开口道:“你可想清楚了?”
纪兰舟整个身子都趴在地上,不顾地上泥土沾满全身,执着地说道:“儿臣想的清楚,求父皇开恩。”
父子二人之间说的话像是通过加密似的。
旁人一头雾水,只知道雍王如此执着,想来是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唉……”
老皇帝长叹了一口气,用手指着台下的纪兰舟无奈说道:“你这倔脾气倒是和朕当年如出一辙。”
顿时,营地上鸦雀无声。
要知道当今圣上甚至没有同东宫太子说过这样的话,偏偏对雍王说了。
莫非皇帝有意让雍王参与党争,甚至继承他的衣钵?
坐在一旁的皇后听到皇帝的话之后眉头微蹙,宽大衣袖下的手紧紧攥起。
台下部分政|治触觉敏锐的大臣也品出老皇帝话语中的暗示,原本只想看个热闹的,瞬间转为算计的目光。
跪在地上的纪兰舟浑然不觉。
他将额头撞到地上,颇有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执念。
“罢了,”老皇帝终于松了口,“朕也并非食言之人,就依你吧。”
纪兰舟心中一喜,表面却如常地叩首谢恩,压根看不出一丝受到赏赐后的幸喜。
老皇帝招手唤来身旁的老太监,凑在耳边低声交代两句。
老太监点头后转身喊到:“宣雍王正君上前觐见。”
家属区观望的景楼忽然被叫到名字,利落地将披风脱下交给小九后只身上前。
景楼穿过群臣,来到纪兰舟的身旁与他并肩跪下。
“臣景楼,叩见陛下。”
“起来吧。”
老皇帝望着台下的景楼:“景楼,朕问你,你可知雍王管朕要的什么赏赐?”
景楼坦诚道:“回陛下,臣不知。”
“哦?”老皇帝挑眉说,“难道雍王在府上未曾提及吗?”
纪兰舟抢先一步答道:“内宅不得议政,儿臣从不在府中说朝堂上的事。况且算不得什么光彩的事,没必要多说一嘴。”
他的语气生硬,当真像是发自内心。
老皇帝审视一番找不出破绽,轻叹了口气道:“倒也算不得朝政,不过是咱们的家事而已。”
“是,父皇说的是。”纪兰舟从善如流。
说着,老皇帝再度向景楼问道:“景楼,你来京城这些日子可有想家?”
“臣……”景楼犹豫了下,咬紧牙根说,“臣是想家的。”
“但你也知身为亲王正君不得随意离京。”
“臣知道。”
景楼失落地垂下头,同时心中疑惑。
不止景楼,就连大臣们也不解为何皇帝会突然将话题引到此处。
而接下来,皇帝的一句话让所有人惊掉了下巴。
老皇帝扬声说:“下月初一,召骠骑将军顾千亭入京述职。”
景楼瞬间瞪大双眼,猛地抬起头惊讶地望着高台上的皇帝,愣怔着一时间忘了谢恩。
放在往常陛下是最厌恶武将入京的,今日居然破例允许骠骑将军入京。
说是述职,其实不过是找个由头让顾千亭能与景楼见上一面。
太子殿下面露喜色,兴奋地嘴角上扬。
晋王神色如常,像是早就猜到似的泰然自若。
唯独扈王,脸上的恨意更甚,双拳紧攥到指节发白。
台下诸位大臣的表情则更加夸张,一个个的长大下巴。
“你可满意了?”老皇帝慈爱地看向纪兰舟。
纪兰舟梗着脖子,行礼道:“多谢父皇成全。”
这一瞬间,所有的谜团豁然开朗。
景楼难以置信地转向身旁的人。
难道这就是雍王和老皇帝的约定?
他甚至无法想象纪兰舟是花费了多大功夫才说服老皇帝愿意放顾千亭入京的。
但如论如何,这般约定都是一招险棋,稍有不慎便会惹得陛下震怒。
到时候被训斥责骂都是轻的,搞不好连脑袋都保不住。
纪兰舟如此惜命,居然愿意为了他冒这样的险。
景楼又是感激又是感动,复杂的心绪萦绕在胸口像是要迸发出来似的。
他微张着嘴,却发现喉咙中发不出任何声音。
这时,高台上老皇帝低哑的声音打断了景楼的思绪,“顾千亭在京城没有府邸,来京几日便住在雍王府吧,也能一解景楼的思乡之苦。”
“儿臣明白了。”纪兰舟替景楼答道。
老皇帝满意地点头,看向景楼语重心长地说:“景楼,朕希望你过了此番能在雍王府安分守己,莫要将从边疆学来的风气带入京城。”
言语分明是警告的意味,但景楼已然不甚在意。
因为他此时此刻已然全部沉浸在舅舅即将入京的喜悦之中。
景楼叩首道:“多谢陛下教诲,臣明白了。”
“明白就好。”
老皇帝疲惫地揉了揉额角:“朕乏了,今日就这样吧。诸位回去打点一番,明日回京。”
说罢,他在老太监和皇后的搀扶下走回了皇帐。
等到老皇帝离开,营地上众人也三五成群议论着散开。
怕是接下来一段时间讨论的话题就是今日春节发生的种种意外事件了。
景楼拉住纪兰舟的手,小声说:“谢谢,我……”
一想起方才还误会、怀疑了纪兰舟,景楼羞臊地自我厌弃。
京中早就传闻雍王得了怪病,骨瘦嶙峋,不知道能活多久。
这样一个“将死之人”怎么可能一夜间变成打猎高手了呢?!
群臣难以置信地望向笔挺站着的雍王,两个三个聚起来交头接耳。
“诶?”
忽然,有位大臣疑惑地皱眉。他仔细打量雍王的背影,小声说:“你们有没有觉得雍王殿下变高了不少?”
众臣闻声纷纷转过头去。
不远处雍王笔直地站在原地,肩膀结实宽阔,腰身窄劲有力。
一身普普通通的暗紫色袍子穿在他身上恰当好处,显得更加稳重。
大家这才发现此时此刻的雍王与他们记忆中的模样早已截然不同了。
“从背后看上去怎么和正君一模一样,像个……”
“像个武将。”
台下众人议论纷纷,台上报数太监合上册子朗声道:“获得本次春猎首位的是——雍王殿下!”
第88章
雍王初次参加春猎便能得到魁首,简直惊诧旁人。
纪兰舟顶着众人的目光缓步上前。
要知道他为了能得第一就差将整座山翻个底朝天了,直到最后一刻都在猎场搜捕。
能得到冠军是他应得的。
老皇帝难以置信地坐直身子,睁大眼睛确认道:“方才说得到首位的可是雍王?”
报数太监上前恭顺地说:“回陛下,正是雍王殿下。”
“竟然是他……”
老皇帝意味深长地低吟一声,随后望向台下恭敬站着的小儿子。
难得神志清醒目光清明,老皇帝这才发现自己向来柔弱的小儿子居然已经长这么大了,宽厚的肩膀俨然可以撑起一片天地。
放眼整个朝堂,居然没有一位皇子能有如此气魄。
从前他向来没有关注过这个儿子,雍王是何时改变的?
仔细想来就是从他决意赐婚之后。
“走上前来,”老皇帝朝纪兰舟招了招手,“初次参加春猎就有此等成绩,朕实在欣慰。”
纪兰舟躬下身子,谦虚道:“儿臣初次狩猎不过运气好了些,能捕到野猪也是因为野猪本身受了伤。”
老皇帝点头说:“有此种运气也是难得。”
“是几位皇兄谦让。”纪兰舟将身子压得更低,努力将自己缩小。
雍王谦卑的模样让老皇帝颇为满意。
他扬声说道:“往年春猎的魁首朕都会满足他一个愿望,不知你有什么想要的。”
纪兰舟没有丝毫犹豫,跪到地上叩首道:“儿臣希望父皇兑现先前的约定。”
老皇帝一愣。
那日在文德殿上,知晓老皇帝与雍王约定的不过几人,猎场内的大臣们纷纷露出疑惑的神情。
太子欲言又止,默默地站在一旁偷偷用眼神不断打量皇帝的反应。
晋王输了春猎倒也不显气恼,眯着眼睛饶有兴致地望着纪兰舟。
扈王的心思早已不在猎场,恶狠狠地瞪视夺得魁首风头出尽的纪兰舟一副恨不得冲上去的模样。
而不远处,不能入人臣之列只能与家眷处在一处的景楼听到纪兰舟的话后皱起眉头。
往常雍王在朝堂上有任何动向回到雍王府后都会事无巨细告知与他。
但是雍王与老皇帝之前有约定倒是闻所未闻。
雍王到底有事在瞒着他。
猎场四面环山,风儿穿过山林中层层叠叠的树木拂过营地。
营地四周的幡旗被风吹得劈啪作响,摇摇欲坠。
高台之上,老皇帝沉默许久后开口道:“你可想清楚了?”
纪兰舟整个身子都趴在地上,不顾地上泥土沾满全身,执着地说道:“儿臣想的清楚,求父皇开恩。”
父子二人之间说的话像是通过加密似的。
旁人一头雾水,只知道雍王如此执着,想来是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唉……”
老皇帝长叹了一口气,用手指着台下的纪兰舟无奈说道:“你这倔脾气倒是和朕当年如出一辙。”
顿时,营地上鸦雀无声。
要知道当今圣上甚至没有同东宫太子说过这样的话,偏偏对雍王说了。
莫非皇帝有意让雍王参与党争,甚至继承他的衣钵?
坐在一旁的皇后听到皇帝的话之后眉头微蹙,宽大衣袖下的手紧紧攥起。
台下部分政|治触觉敏锐的大臣也品出老皇帝话语中的暗示,原本只想看个热闹的,瞬间转为算计的目光。
跪在地上的纪兰舟浑然不觉。
他将额头撞到地上,颇有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执念。
“罢了,”老皇帝终于松了口,“朕也并非食言之人,就依你吧。”
纪兰舟心中一喜,表面却如常地叩首谢恩,压根看不出一丝受到赏赐后的幸喜。
老皇帝招手唤来身旁的老太监,凑在耳边低声交代两句。
老太监点头后转身喊到:“宣雍王正君上前觐见。”
家属区观望的景楼忽然被叫到名字,利落地将披风脱下交给小九后只身上前。
景楼穿过群臣,来到纪兰舟的身旁与他并肩跪下。
“臣景楼,叩见陛下。”
“起来吧。”
老皇帝望着台下的景楼:“景楼,朕问你,你可知雍王管朕要的什么赏赐?”
景楼坦诚道:“回陛下,臣不知。”
“哦?”老皇帝挑眉说,“难道雍王在府上未曾提及吗?”
纪兰舟抢先一步答道:“内宅不得议政,儿臣从不在府中说朝堂上的事。况且算不得什么光彩的事,没必要多说一嘴。”
他的语气生硬,当真像是发自内心。
老皇帝审视一番找不出破绽,轻叹了口气道:“倒也算不得朝政,不过是咱们的家事而已。”
“是,父皇说的是。”纪兰舟从善如流。
说着,老皇帝再度向景楼问道:“景楼,你来京城这些日子可有想家?”
“臣……”景楼犹豫了下,咬紧牙根说,“臣是想家的。”
“但你也知身为亲王正君不得随意离京。”
“臣知道。”
景楼失落地垂下头,同时心中疑惑。
不止景楼,就连大臣们也不解为何皇帝会突然将话题引到此处。
而接下来,皇帝的一句话让所有人惊掉了下巴。
老皇帝扬声说:“下月初一,召骠骑将军顾千亭入京述职。”
景楼瞬间瞪大双眼,猛地抬起头惊讶地望着高台上的皇帝,愣怔着一时间忘了谢恩。
放在往常陛下是最厌恶武将入京的,今日居然破例允许骠骑将军入京。
说是述职,其实不过是找个由头让顾千亭能与景楼见上一面。
太子殿下面露喜色,兴奋地嘴角上扬。
晋王神色如常,像是早就猜到似的泰然自若。
唯独扈王,脸上的恨意更甚,双拳紧攥到指节发白。
台下诸位大臣的表情则更加夸张,一个个的长大下巴。
“你可满意了?”老皇帝慈爱地看向纪兰舟。
纪兰舟梗着脖子,行礼道:“多谢父皇成全。”
这一瞬间,所有的谜团豁然开朗。
景楼难以置信地转向身旁的人。
难道这就是雍王和老皇帝的约定?
他甚至无法想象纪兰舟是花费了多大功夫才说服老皇帝愿意放顾千亭入京的。
但如论如何,这般约定都是一招险棋,稍有不慎便会惹得陛下震怒。
到时候被训斥责骂都是轻的,搞不好连脑袋都保不住。
纪兰舟如此惜命,居然愿意为了他冒这样的险。
景楼又是感激又是感动,复杂的心绪萦绕在胸口像是要迸发出来似的。
他微张着嘴,却发现喉咙中发不出任何声音。
这时,高台上老皇帝低哑的声音打断了景楼的思绪,“顾千亭在京城没有府邸,来京几日便住在雍王府吧,也能一解景楼的思乡之苦。”
“儿臣明白了。”纪兰舟替景楼答道。
老皇帝满意地点头,看向景楼语重心长地说:“景楼,朕希望你过了此番能在雍王府安分守己,莫要将从边疆学来的风气带入京城。”
言语分明是警告的意味,但景楼已然不甚在意。
因为他此时此刻已然全部沉浸在舅舅即将入京的喜悦之中。
景楼叩首道:“多谢陛下教诲,臣明白了。”
“明白就好。”
老皇帝疲惫地揉了揉额角:“朕乏了,今日就这样吧。诸位回去打点一番,明日回京。”
说罢,他在老太监和皇后的搀扶下走回了皇帐。
等到老皇帝离开,营地上众人也三五成群议论着散开。
怕是接下来一段时间讨论的话题就是今日春节发生的种种意外事件了。
景楼拉住纪兰舟的手,小声说:“谢谢,我……”
一想起方才还误会、怀疑了纪兰舟,景楼羞臊地自我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