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第126章 九山之六
  青城山外某处偏远村落,最后一座人头塔在王素卿指下轰然崩解。
  这是她第三次在蜀城附近发现这种东西。曾经,她也只是在市井传言里听说过,判官们斩下三死门听将的头颅,堆叠成一座藏舌塔,在每年腊月间,头颅会开始唱歌,将人间的善恶是非传递到遥远的九山之上,好让那些虚无飘渺、高高在上的神灵,对世间生灵赏善罚恶。
  但最近这些莫名其妙出现的人头塔中怨气四溢,能量诡谲,更像某种不为人知的祭坛,直觉使得她对其不敢放任,直接将观中事务交给了可靠的弟子,一人下山肃清了蜀城内外的异常。
  眼前这是最后一处。
  无数扭曲的怨气从人头塔中催生,又被一道清正浩然的灵力强行压回地脉深处。
  刹那间,藏舌塔四分五裂,埋入焦黑泥土中。
  王素卿垂目静立,拂尘轻扫,周遭紊乱的灵流渐渐归于平缓。但她眉头却越蹙越紧——不对。
  这一切的发生太过突兀,仿佛有人刻意将这股污秽聚了又散,诱她前来。
  王素卿眉心一跳,她忽然旋身,目光看向青城观的方向,心中某个不安的念头逐渐放大。
  须臾,她猛地回神,垂眼踩了踩脚下化为废墟的藏舌塔,喃喃道:“聚气为阵,生灵供奉,天地为坛……”
  瞳孔骤缩,她那安静恬然的眼中倏地迸发出精光,一扫老迈之相,灵力的波动使得眉眼间多了几分年轻时候的锐气,顷刻间,那早年与孟不咎齐名的灵素道人又重新回到了这具苍老的身体。
  王素卿手指飞快抖动掐诀,神色越发凝重,几乎是在掐算停止的后一秒,她哗啦一声挥袖,箭步朝青城观方向赶回。
  她身形似幻影,眨眼间脚程百里,与此同时,她掐破指尖,一道血符散作无数流光,如箭矢一般直奔八方而去。
  夜色笼罩下的异管局大楼依旧灯火通明。
  白景则刚审完最后一份报告,指尖按上发胀的太阳穴,窗外忽然掠过一道异常流光。他蓦地抬头,只见殷红血色如炽。
  这是……朱盟的召集令!
  他霍然起身,面前长桌被带得发出一声闷响。
  已经多少年没见过这道血符了?上一次见到,还是七十年代时围剿赵祓的时候……
  上回处理了兰港洪福村的事,白鹤也在鹤城暂留了几天,此刻就坐在白景则对面,见此情形,疾声道:“表哥,是灵素道人的召集令,青城观恐怕有难。”
  白景则冷静下来,点点头:“估计其他人那边也收到消息了,我先跟官方部门知会一声,你先过去。”
  白鹤也说了一声“好”,须臾化作一道清风,转瞬消失在房间之中。
  青城观此刻正浸没在一种近乎凝滞的幽寂里。
  月色穿过古柏虬枝,筛下横枝错节的影子,落在殿门外那块写着“莫向外求”的匾额上。山势错落,重檐飞宇的轮廓在夜幕里格外有一种古朴野趣,不知哪块瓦当间积存了雨水,滴落在石板上敲出空响,更添岑寂。
  王素卿袖着拂尘,一步一步迈入观中。
  空气里弥漫着经年香火沉淀后的微淡余味,百十年岁月沉浸,她几乎将这种味道的记忆深入骨髓。
  四处不见人影,不闻虫鸣,静得有些反常。
  她的神色逐渐严肃,嘴唇也紧紧抿成一线,浑身灵力绷在弦上,似乎稍有风吹草动,便要甩出一掌五行火法招待。
  远处殿内长明灯如豆,静照尘寰,又仿佛一双幽幽的眼睛,伏在暗处伺机而动。
  王素卿缓步之间,衣袂拂过微湿的地面,几乎听不见脚步声。她的目光掠过庭中几株相传为前朝遗存的青松,其枝干如龙蟠结,针叶浓翠欲滴,在这深山中已然静观了千百年的兴衰寂灭,此刻却一反沉默的态度,风吹叶动,烦声不止,有战前擂鼓之意。
  她终于驻步,随着风过的方向抬头看去,四道诡谲身影早就立在屋脊之上,一动不动,宛若雕像。
  王素卿猝然意识到什么,衣袖一挥,快步到殿前,只见案台上有一个人静静躺在上头,双手安然放在正中,神色恬静安详,似乎酣睡正香。
  ——那人赫然是王奉虚。
  王素卿双眼微睁,正要继续靠近,屋顶四道身影簌簌落下,挡在了她身前。
  一个扎着冲天辫的小女孩,咧着尖尖的牙齿天真无邪笑靥如花;一个手持双锤的女头陀,身形高大,垂眼看来,一副慈悲相;再一个是老熟人,怀里抱着三弦,笑眼弯弯,神情中又故作歉然;最前面那个子不高的人穿一身黑色,下半张脸依旧是裹着绷带。
  王素卿退后了一步:“阁下突然到访也不知会一声,本观可没什么能让四判官惦记的宝贝。”
  “灵素道人不必自谦嘛,青城观是四大观之首,多的是天下人都梦寐以求的宝贝,好奇心人人有之,我们也不例外……”人七话音未落,偏头躲过几枚朝他面门袭来的叶子,只听铮地一声,叶根没入身后圆柱之中,竟然只留下一条细细的切口。
  他作出苦笑表情,咋舌道:“咱们好歹算是老朋友,你一点情面也不留吗?”
  王素卿冷声道:“上回我说过了,下次见面,必然是敌非友,你死我活。”
  她看向天九,目光中满是忌惮:“藏舌塔以青城观为圆心布置,内含大量怨气,迫使我护山大阵大打折扣,如此大费周章,是想对我那个徒弟做什么?”
  天九神色平静,嗓音有种雌雄莫辨之感:“以天地为祭坛,生灵为供奉,寻一本该成仙之人。”
  王素卿攥紧双手,语气薄怒:“你果然,想复活洞玄真君。”
  当初创立三喜门的老君本号是洞玄真人,后世的人们为她书写过许多神话传记,为了表达尊崇敬意,称号渐渐变成了“洞玄真君”、“洞玄老君”,到了现代,因为老君庙的原因,大家也逐渐忘记了洞玄真人的本号,只称老君了。
  天九十指交错叠在身前,语气有些理所应当:“她在千年前就该受赏封仙,跨入仙门,这不是我的私愿,这是世界的意志,请不要徒劳阻拦,这对你没有好处。”
  “你复活你的师尊,和我徒弟有什么干系?”王素卿心中焦急,只好明知故问,拖延时间。
  站在天九身后的地八开口:“灵素道人,你徒弟的事情,你应该最清楚才对。”
  她声音低沉,震得耳骨嗡嗡,脚底发麻:“这样一个人,在青城观不显山露水,在朱盟里也几乎查无此人,灵素道人,你还真是把他藏得很好,以至于人就在我们眼皮底下,我们都还没发现,他就是老君的最后一任转世。”
  王素卿微微蹙眉,须臾笑了一声:“转世又如何?世间你我谁不是由一个灵魂转世而来?即便她洞玄真君死了上千年,灵魂也依旧得经历轮回啊。”
  她话锋一转:“只是,这‘最后一任转世’是什么意思?”
  地八看向天九,似乎等待着对方的某种许可。
  天九并不打算藏掖,轻声回答道:“当初,她自毁神魂,魂魄碎成千万片,于是千万片都进入了轮回,每一个转世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带着她的魂魄碎片,而你徒弟,就是我找到的最后一个。”
  “千万片魂魄都进入了轮回,你竟真去一个一个找了?”王素卿不禁觉得荒谬,又为之胆寒:“就算你全部集齐,拼凑出来的人,真的就是你想找的人吗?”
  天九沉默半晌,语气坚决开口道:“天上地下,过去未来,只有她一个人,有受点将封仙的资格,我别无选择。”
  “既然如此,”王素卿垂下拂尘,缓缓抬起手臂,一簇火苗冷不丁在她掌中隐现:“那我也要为我徒弟争一争了。”
  人七拨弄几下琴弦,叹了口气:“何必呢,为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徒弟,我比你还长几百岁,还不是照样打不过他。”
  地八冷哼一声:“你闭嘴。”
  和五笑嘻嘻地扯动了手里红线,跳起来喊道:“出来!”
  话音刚落,四面八方有摇晃的黑影挪动过来,仔细看去,竟然都是青城观的弟子,被红线钉入肢体控制住了,麻木僵硬地走上前来。
  王素卿目光一沉,眼含怒色:“卑鄙!”
  人七吊儿郎当笑道:“我就知道你会骂这个,我这种卑鄙的人自然只有卑鄙的法子,不过它也有好处,至少我们两方都能和和气气地解决问题,打来打去多麻烦,你想想,你们两个人打起来,青城山周遭都得被波及,异管局可来不及疏散那么多普通人哟。”
  “只要你不插手我们的事,这些被红线暂时控制的弟子,到时候完完整整还给你。”
  他刚一说完,变故途生,地面赫然间震荡不止,山石凝结的地刺从脚下窜出,将红线纷纷切断。
  前方山上的阶梯上出现了一个白色身影,黑目赤瞳,有仙人之姿态,又若鬼魅之形貌。
  白鹤也飞身在王素卿身边落下,转身看向面前的四判官:“异管局的人已经在山下布置结界,即便打起来,想来也没什么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