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774节
龚樰点头附和,突然想到酒会上方言突然邀请马可穆勒和他们一块同行,满脸疑惑道:
“你为什么会……”
“唉,喝酒误事啊。”
方言笑着叹了口气。
“误什么事?”
龚樰诧异不已。
“也不算是误事,只能算是说漏了嘴。”
方言说自己在威尼斯电影节颁奖礼结束后的酒会上,多喝了几杯,于是嘴瓢地向谢缙、马可穆勒提到了华夏创办a级国际电影节的可能性,毕竟作为亚洲唯一一个拿到欧洲电影节大满贯、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国度,作为亚洲里最顶尖电影水平的国家,怎么能没有个像样的国际电影节呢?
就连小日子,可都有一个东京国际电影节。
“有道理,后面呢?”
龚樰顿感兴趣,语气急切。
“创办国际a级电影节这种事,或许对我和谢导很陌生,可对马可穆勒那就不算什么事,不说他是威尼斯电影节的选片总监,单单之前组织创立都灵电影节,可以说是经验丰富,运作老到……”
方言挤眉弄眼。
“喔!”
龚樰恍然大悟,自家男人是想让马可穆勒在创办华夏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帮上一把。
“而且这个电影节的选址上,我推荐的是沪市。”
方言嘿然一笑。
“难怪!我说那天谢导和你怎么会喝那么多酒,原来是在为这件事高兴啊!”
龚樰一想到华夏的国际a级电影节坐落于沪市,情绪激动,心向往之。
………………
飞机并没有从意大利直抵燕京,而是在香江中途转站。
庆功会在丽都酒店举办,出席参加的不是明天下公司的职工,就是《花样年华》剧组的成员,此外特邀的嘉宾无不是跟方言、龚樰有深厚交情的,比如林清霞、王祖娴、施南笙、徐客……
媒体狗仔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庆功宴早早地就结束了。
第二天,方言就带着张国榕、朱菻他们赶往内地,毕竟电影局、上影厂等部门都等候多日。
滕进贤一如当年《霸王别姬》获得戛纳金棕榈时一样,安排了同规格的欢迎仪式。
方言和他握了下手,寒暄了会儿,就把马可穆勒引荐给众人认识:
“这位是威尼斯电影节的选片总监,同样是我和谢导的好朋友,一直以来都在西方宣传和推广华夏电影,包括这一回,《花样年华》之所以能够大放异彩,连拿大奖,也多亏有他的相助。”
“欢迎来华夏做客。”
滕进贤笑呵呵道:“谢导早就跟我提到了你,说你是华夏电影在西方的重要推手。”
马可穆勒在方言和谢缙的介绍下,很快就跟电影、文化、宣传等部门的头头脑脑相识。
紧接着在中央台、《光明报》等官媒的镜头下,方言、朱菻、龚樰、滕进贤等人来了张大合影。
“岩子,你跟我们一辆车吧,路上滕局还有些事想要问问你。”
谢缙把方言喊到滕进贤的座驾上。
方言刚一钻入后驾驶座,旁边的滕进贤就忍不住地发出感叹:
“你们这回在威尼斯电影节的成绩,真是又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都托了谢导和马可他们的福。”
“这事可别往我身上扯啊,都是你们自己的心血和造化。”
听到这话,谢缙扬了扬手。
滕进贤慈眉善目地盯着方言看,越看越欣赏,毕竟自己在任的这些年里,国内电影行业每况愈下,电影院线生意惨淡,还有其它杂七杂八的惹人心烦,为数不多能拿得出手的成绩都跟方言有关。
香江和内地合资片、主旋律电影、娱乐片转型、院线发行制度改革……
“说起来惭愧,我们这几代导演在华夏电影国际推广上的贡献,还没有你们这一代人做得多。”
谢缙话里透着一丝无奈。
“话可不能这么说,就您当时所处的国内国外的环境,哪里有这个条件。”
方言宽慰道:“我们这一辈只不过是沾了时代的光,侥幸成了时代的弄潮儿罢了。”
“谦虚了不是!”
滕进贤说:“我听谢导讲,你建议我们申办个类似威尼斯、戛纳这样的国际a级电影节是吗?”
方言大大方方地承认,说华夏电影已经完成了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大满贯,也在奥斯卡拿下了最佳影片,算得上是亚洲影坛里蝎子粑粑独一份,就这地位,就这名气,不整个国际电影节岂不白瞎了?
更何况,国家目前需要各种类型的国际赛事、活动、颁奖典礼,面向世界,展示自我。
要不然的话,又怎么会积极地申办亚运会、奥运会,又怎么会大力支持蓉城的世界科幻大会?
“岩子这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就以我们华语电影目前的影响力,的确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
谢缙语气认真道:“不单单是让国人接触更多的国际电影,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华夏电影!”
滕进贤仍有疑虑,“不过这个国际电影节申办的过程,会不会……”
“所以我才特意把马可请来当顾问,为我们国际电影节的申办出谋划策,保驾护航。”
方言笑了笑,当马可穆勒得知华夏要创办国际a级电影节,自己就主动地要求帮忙。
滕进贤不免心动,“如果要申办的话,我们该怎么做?”
“需要经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证,才能正式成为非专门类竞赛型国际电影节。”
方言显然有所准备,言简意赅地讲述创办的程序环节。
谢缙越听,两眼越是放光,“岩子建议把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地点放在沪市!”
滕进贤喔了一声,作为曾经是上影厂的一员,其实他也倾向于让沪市来举办。
“说说看,为什么选沪市,而不是燕京。”
“这是要结合城市的定位来考虑,沪市既然要打造成国际性大都市,国际电影节这种能增光添彩的盛事又怎么能少了呢?”方言提到了白玉兰奖,最初面向的不是国内的电视剧,而是国际奖项。
“的确,沪市在这方面有更丰富的举办经验。”
滕进贤点了点头。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方言道:“最关键的是我们要举办的国际a级电影节是个什么样的电影节?”
滕进贤越发好奇:“想来你心里肯定已经有个章程,说说你的想法。”
“戛纳致力于商业与艺术的结合,威尼斯则是鼓励用新的艺术手法、技术手段和创作技巧拍摄形式新颖、独具一格的影片,也就是支持实验先锋电影,那么我们沪市国际电影节该有个什么定位?”
方言伸出4根手指,“在我看来,不外乎就是12个字。”
“哪十二个字?”
滕进贤和谢缙面面相觑。
“‘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
方言直截了当道。
滕进贤眼里迸射出精光,从这十二字里看出了引领性、国际性、专业性的办节理念。
谢缙投去问询的目光,“岩子,能不能再讲得具体些?”
“‘关注华语、扶持新人’这八个字不难理解。”
方言解释了一番,“至于这‘立足亚洲’,是说咱们这国际电影节先不要一上来就直接对飚欧洲三大电影节,毕竟戛纳、柏林、威尼斯创办时间久,招牌响,口碑好,美国呢已经有金球奖、奥斯卡,而在亚洲,只有个创立才没几届的东京电影节,至今也没出过什么能引起全球关注的作品。”
“这恰恰是沪市国际电影节的机会,只要打响名气,就能成为亚洲范围内最具代表的电影节!”
第766章 诺贝尔奖提名(二合一)
钓鱼台国宾馆。
包间里正举办着隆重的庆功宴,方言、滕进贤、谢缙等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
“岩子,刚才关于沪市国际电影节的的建议,能不能写一个报告?”
滕进贤满怀期待,就像方言以前写过主旋律、娱乐片以及院线发行制度改革的报告一样。
方言道:“如果滕局不介意我在你面前班门弄斧的话,我自然是很愿意的。”
“又谦虚了不是!”
谢缙不禁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当今的电影界里,恐怕没人比他更懂华语电影。
“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滕进贤甚至觉得方言完全可以胜任电影局局长一职。
“可别了。”
方言委宛拒绝,毕竟很快自己就要回人文社,接管《人民文学》。
“这真的是太可惜了。”
滕进贤扼腕叹息,就在此时,背后忽地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什么叫可惜?今天这么难得的日子,还有什么好可惜的?”
“王老师(王部长)!”
方言、谢缙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王朦。
王朦在了解个大概后,伸手搭在方言的肩膀上,故作不满道:
“岩子可是我们文学界的挚爱,滕局、谢导你们可不能夺我们所爱啊!”
“哈哈哈。”
“你为什么会……”
“唉,喝酒误事啊。”
方言笑着叹了口气。
“误什么事?”
龚樰诧异不已。
“也不算是误事,只能算是说漏了嘴。”
方言说自己在威尼斯电影节颁奖礼结束后的酒会上,多喝了几杯,于是嘴瓢地向谢缙、马可穆勒提到了华夏创办a级国际电影节的可能性,毕竟作为亚洲唯一一个拿到欧洲电影节大满贯、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国度,作为亚洲里最顶尖电影水平的国家,怎么能没有个像样的国际电影节呢?
就连小日子,可都有一个东京国际电影节。
“有道理,后面呢?”
龚樰顿感兴趣,语气急切。
“创办国际a级电影节这种事,或许对我和谢导很陌生,可对马可穆勒那就不算什么事,不说他是威尼斯电影节的选片总监,单单之前组织创立都灵电影节,可以说是经验丰富,运作老到……”
方言挤眉弄眼。
“喔!”
龚樰恍然大悟,自家男人是想让马可穆勒在创办华夏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帮上一把。
“而且这个电影节的选址上,我推荐的是沪市。”
方言嘿然一笑。
“难怪!我说那天谢导和你怎么会喝那么多酒,原来是在为这件事高兴啊!”
龚樰一想到华夏的国际a级电影节坐落于沪市,情绪激动,心向往之。
………………
飞机并没有从意大利直抵燕京,而是在香江中途转站。
庆功会在丽都酒店举办,出席参加的不是明天下公司的职工,就是《花样年华》剧组的成员,此外特邀的嘉宾无不是跟方言、龚樰有深厚交情的,比如林清霞、王祖娴、施南笙、徐客……
媒体狗仔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庆功宴早早地就结束了。
第二天,方言就带着张国榕、朱菻他们赶往内地,毕竟电影局、上影厂等部门都等候多日。
滕进贤一如当年《霸王别姬》获得戛纳金棕榈时一样,安排了同规格的欢迎仪式。
方言和他握了下手,寒暄了会儿,就把马可穆勒引荐给众人认识:
“这位是威尼斯电影节的选片总监,同样是我和谢导的好朋友,一直以来都在西方宣传和推广华夏电影,包括这一回,《花样年华》之所以能够大放异彩,连拿大奖,也多亏有他的相助。”
“欢迎来华夏做客。”
滕进贤笑呵呵道:“谢导早就跟我提到了你,说你是华夏电影在西方的重要推手。”
马可穆勒在方言和谢缙的介绍下,很快就跟电影、文化、宣传等部门的头头脑脑相识。
紧接着在中央台、《光明报》等官媒的镜头下,方言、朱菻、龚樰、滕进贤等人来了张大合影。
“岩子,你跟我们一辆车吧,路上滕局还有些事想要问问你。”
谢缙把方言喊到滕进贤的座驾上。
方言刚一钻入后驾驶座,旁边的滕进贤就忍不住地发出感叹:
“你们这回在威尼斯电影节的成绩,真是又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都托了谢导和马可他们的福。”
“这事可别往我身上扯啊,都是你们自己的心血和造化。”
听到这话,谢缙扬了扬手。
滕进贤慈眉善目地盯着方言看,越看越欣赏,毕竟自己在任的这些年里,国内电影行业每况愈下,电影院线生意惨淡,还有其它杂七杂八的惹人心烦,为数不多能拿得出手的成绩都跟方言有关。
香江和内地合资片、主旋律电影、娱乐片转型、院线发行制度改革……
“说起来惭愧,我们这几代导演在华夏电影国际推广上的贡献,还没有你们这一代人做得多。”
谢缙话里透着一丝无奈。
“话可不能这么说,就您当时所处的国内国外的环境,哪里有这个条件。”
方言宽慰道:“我们这一辈只不过是沾了时代的光,侥幸成了时代的弄潮儿罢了。”
“谦虚了不是!”
滕进贤说:“我听谢导讲,你建议我们申办个类似威尼斯、戛纳这样的国际a级电影节是吗?”
方言大大方方地承认,说华夏电影已经完成了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大满贯,也在奥斯卡拿下了最佳影片,算得上是亚洲影坛里蝎子粑粑独一份,就这地位,就这名气,不整个国际电影节岂不白瞎了?
更何况,国家目前需要各种类型的国际赛事、活动、颁奖典礼,面向世界,展示自我。
要不然的话,又怎么会积极地申办亚运会、奥运会,又怎么会大力支持蓉城的世界科幻大会?
“岩子这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就以我们华语电影目前的影响力,的确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
谢缙语气认真道:“不单单是让国人接触更多的国际电影,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华夏电影!”
滕进贤仍有疑虑,“不过这个国际电影节申办的过程,会不会……”
“所以我才特意把马可请来当顾问,为我们国际电影节的申办出谋划策,保驾护航。”
方言笑了笑,当马可穆勒得知华夏要创办国际a级电影节,自己就主动地要求帮忙。
滕进贤不免心动,“如果要申办的话,我们该怎么做?”
“需要经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证,才能正式成为非专门类竞赛型国际电影节。”
方言显然有所准备,言简意赅地讲述创办的程序环节。
谢缙越听,两眼越是放光,“岩子建议把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地点放在沪市!”
滕进贤喔了一声,作为曾经是上影厂的一员,其实他也倾向于让沪市来举办。
“说说看,为什么选沪市,而不是燕京。”
“这是要结合城市的定位来考虑,沪市既然要打造成国际性大都市,国际电影节这种能增光添彩的盛事又怎么能少了呢?”方言提到了白玉兰奖,最初面向的不是国内的电视剧,而是国际奖项。
“的确,沪市在这方面有更丰富的举办经验。”
滕进贤点了点头。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方言道:“最关键的是我们要举办的国际a级电影节是个什么样的电影节?”
滕进贤越发好奇:“想来你心里肯定已经有个章程,说说你的想法。”
“戛纳致力于商业与艺术的结合,威尼斯则是鼓励用新的艺术手法、技术手段和创作技巧拍摄形式新颖、独具一格的影片,也就是支持实验先锋电影,那么我们沪市国际电影节该有个什么定位?”
方言伸出4根手指,“在我看来,不外乎就是12个字。”
“哪十二个字?”
滕进贤和谢缙面面相觑。
“‘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
方言直截了当道。
滕进贤眼里迸射出精光,从这十二字里看出了引领性、国际性、专业性的办节理念。
谢缙投去问询的目光,“岩子,能不能再讲得具体些?”
“‘关注华语、扶持新人’这八个字不难理解。”
方言解释了一番,“至于这‘立足亚洲’,是说咱们这国际电影节先不要一上来就直接对飚欧洲三大电影节,毕竟戛纳、柏林、威尼斯创办时间久,招牌响,口碑好,美国呢已经有金球奖、奥斯卡,而在亚洲,只有个创立才没几届的东京电影节,至今也没出过什么能引起全球关注的作品。”
“这恰恰是沪市国际电影节的机会,只要打响名气,就能成为亚洲范围内最具代表的电影节!”
第766章 诺贝尔奖提名(二合一)
钓鱼台国宾馆。
包间里正举办着隆重的庆功宴,方言、滕进贤、谢缙等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
“岩子,刚才关于沪市国际电影节的的建议,能不能写一个报告?”
滕进贤满怀期待,就像方言以前写过主旋律、娱乐片以及院线发行制度改革的报告一样。
方言道:“如果滕局不介意我在你面前班门弄斧的话,我自然是很愿意的。”
“又谦虚了不是!”
谢缙不禁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当今的电影界里,恐怕没人比他更懂华语电影。
“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滕进贤甚至觉得方言完全可以胜任电影局局长一职。
“可别了。”
方言委宛拒绝,毕竟很快自己就要回人文社,接管《人民文学》。
“这真的是太可惜了。”
滕进贤扼腕叹息,就在此时,背后忽地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什么叫可惜?今天这么难得的日子,还有什么好可惜的?”
“王老师(王部长)!”
方言、谢缙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王朦。
王朦在了解个大概后,伸手搭在方言的肩膀上,故作不满道:
“岩子可是我们文学界的挚爱,滕局、谢导你们可不能夺我们所爱啊!”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