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残疾维修工[八零] 第54节
江映梅的判决下来之后,这件事情算是彻底画上句号。
因为江乐阳及时申请了停课,谣言扩散的范围并不大,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已经忘记横幅上写的字了,不过教委还是出具了详细的调查报告,以证明她的清白。
报告盖着公章,贴在学校的公告栏里,江乐阳回来申请复课,看见还有几个学生围着公告栏看,也没放在心上,继续往教导主任的办公室走去。
主任知道这段时间学生们都去她家里开小灶的事情,看见她回来还挺高兴,还开玩笑说着以后就不用在院子里讲课了。
江乐阳也跟着笑笑,又说了几句客套话,主要就是感谢学校和领导们的信任。
“是你值得信任,我们才会相信你。”
主任突然想起什么,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文件袋递给她。
江乐阳有些疑惑地接过来,绕开密封用的棉线,拿出文件袋里的几张纸,依次去看每一张文件的抬头——教委出具的人事任命文件、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审批表,还有一张小小的工作证,每一张都写着她的名字,可是她并没有申请过。
“主任,这是什么?今年不是没有转公名额了吗?”
能转入编制内成为正式教师,不仅意味着更高的工资,退休之后也能拿到更多养老金,是这个年代的香饽饽,每年虽然放出来不少名额,但还是僧多粥少,层层考核加上托关系走后门,最后能剩下的名额少之又少。
不过江乐阳对这件事也没有太大的执念,能有个讲台她已经很知足了。
直到被举报的那几天,她才意识到如果能成为公办教师,能省去很多麻烦事。那时候校长就去帮她问了今年的民转公名额,得到的答案就是今年已经没有了,要等明年再看情况。
可是现在怎么又有了?
主任看出她的困惑,耐心地解释着:“你们班的学生和家长,联名写了一封请愿书,你丈夫亲自送去省教委,再加上举报这件事情对你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领导也有意补偿,所以特批了一个名额下来。”
“请愿书?”
“是啊,江老师可不要辜负学生们的付出啊。”
江乐阳捏着那张薄薄的证书,心里五味杂陈,说不清是震惊还是感动更多,请愿书的事情她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而且竟然是陆锋送去省城的,怎么连他都瞒着自己?
她刚走出办公室,就在门口碰上了章雯。
或者说,章雯一直在门口等着她出来。
“江老师,事情是不是都解决了?我们看见校门口的公示了。”
“对,以后你们不用再放学跑到我家去了,咱们就在教室里上课。”
“啊,太好了!”
章雯高兴得原地都要跳起来,随后又听见江老师问道:“你们给我写了请愿书?”
她心里真的很感动,感动于这群孩子无条件的信任和维护,可是又有些抱歉,好像因为自己和江家的纠缠,影响到她们本该用来好好学习的时间。
章雯的动作僵住,表情也有些不对劲,眼珠转了两圈,最后还是选择了老实交代:“是陆叔叔想的办法,也是他让我们瞒着你。”
第68章 下岗时代的洪流
章雯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跟她解释了那份请愿书的来龙去脉。
之前有一天在院子里上完课,大家都跟江乐阳道别准备回家了,陆锋悄悄出门追上她,提起了写一份请愿书的打算。文绉绉的东西他写不来,只能拜托班上的学生,去年英语竞赛之前章雯也在家里补过一段时间课,两人还算说得上话。
卢瑶胆子小,至今还是不太敢主动跟他说话,而且陆锋不想让她觉得,这是给她资助的条件。
章雯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也不打听为什么江乐阳会被举报,只知道江老师已经比学校里大多数老师都优秀了,跟是不是大学毕业没关系。
内容很简单,篇幅也不长,信笺纸都只写了一页半,章雯当天晚上回家就开始写草稿,主要就是写了江乐阳接手这个班之后的表现、以及同学们取得的进步,字字句句都是真情实感,所以也没花太长时间,第二天又找几个关系亲近的同学一起修改,打好草稿之后再认真誊抄一遍,并没有占用到太多时间。
困难的是所有家长的签字,班上四十二个学生,哪怕大家都同意联名签字,也不可能让每个学生拿回家签好再带回学校,那样太浪费时间了。
最后是陆锋问了每个同学的地址,亲自拿着纸笔和印泥,挨家挨户地敲门解释情况,会写字的就在末页签名,不会写字的就按上手印。
其实陆锋也不知道这件事能不能做成,也不想江乐阳为此费心,所以从头到尾都瞒得滴水不漏,花了两天才签完所有名字,回家却只告诉她最近店里比较忙。
他只是想为江乐阳多做一点事。
既然她喜欢这份职业,那么就帮她争取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如果能转入编制内,以后再遇到这种毫无依据的举报也不用忧心。
不仅是请愿书,还有江乐阳拿了优秀教师的奖状,全都被他一起送去了省城。托了关系才把这些材料交到教委领导的手里,领导本来也说今年没有名额了,可是看见请愿书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手印时,还是让他回家等消息。
陆锋非常耐心,在江乐阳面前也没露出过半点破绽,万一等不来好消息,就当自己什么都没做过,不要让她事先抱有希望,到时候也不会失望。
如果不是省里真的破格再给出一个转公名额,江乐阳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他做过这些。
陆锋回家的时候没在院子里看到她,客厅和厨房也不见人影,但灶上还蒸着米饭,蒸腾的热气里混着大米的香味,应该就还在家,转身推开卧室门才看见她坐在床上,身前摊开家里放存折的盒子。
“怎么突然把存折翻出来了,哪里需要花钱吗?”
江乐阳撇着嘴,表情好像有点不开心,可眼神里并没有难过,看他走到自己身前,反而伸手将双手搭在他的肩膀上。
陆锋把铁盒子推到旁边,坐到她的对面,食指轻轻点了点她往下耷拉着的嘴角:“怎么了,今天不是去学校复课吗,怎么不高兴?”
本来他要去接江乐阳下班,但是店里临时开来一辆悬架出故障的大货车,司机急着开去拉货,店里的工人一时找不到头绪,他跟着检查又修理,忙到都过了放学时间,就直接回家了。
江乐阳顺势靠到他怀里,耳朵贴着他的胸口,随口扯了个理由:“没有不高兴,就是想定期清点一下家里的资产。”
一听就不是实话,但陆锋还是顺着她往下说:“那清点出什么结论了,需要我帮你请个会计吗?”
“你现在说话是越来越贫了,刚结婚的时候我说什么你都只会说好好好,老实交代,是不是被什么妖怪上身了?”
嘴上这么说,双手却还是紧紧环在他的腰间,陆锋笑着抚摸她的长发,本来还想问她喜欢哪个时期的自己,抬眼却看见盒子的最上面,放着她的工作证。
今天刚领到手的工作证,薄薄的一张纸却承载着他那么多默默的付出,江乐阳只觉得无比珍重,就想跟家里的存折放到一起。
陆锋拿过那张工作证,好像明白了她情绪反常的原因,接着问她:“下文件了吗?这是正式的工作证?”
“对,盖了公章的,以后我就是正式的公办教师了。”
“恭喜江老师啊,这么好的事情,周末要不要出去庆祝?”
他这是又想给江乐阳花钱了。
江乐阳趴在他的胸口不说话,就这么默默听着他的心跳声,她没开口问请愿书的事情,也不想问他为什么要帮自己做这么多,只是毫无保留地贴近他。
心中感动更多,可是夫妻之间不需要太多言语上的感谢,在他的体温里,江乐阳已经得到了答案。
鼻子有点发酸,再开口的语气也带着点委屈:“这算什么好事情,我转了公办老师,每个月工资只多二十几块钱,好不划算啊。”
还不如宰江家那一刀来得多。
那两千块钱被陆锋存进存折了,平时家里都是攒够几千块,才会一口气存进去,或者划出一大笔换成定期存单,所以存折上的流水都很大。江乐阳刚刚就是在存折上看到那一笔存入,相比之下,她每个月不到两百块的工资就更不够看了。
为这么一点钱,让他挨家挨户去找家长签字,江乐阳光是想想,就觉得心里闷闷的喘不过气。
陆锋听出她有些哽咽,怕她躲着掉眼泪,捧起她的脸颊认真端详,最后什么都没说,只是凑过去咬住她的嘴唇,舍不得用力,贴上去之后又变成舔舐。
算是惩罚她用工资来衡量这件事是否划算。
对于陆锋来说,能让江乐阳高兴,做她喜欢的事情,世上没有比这更划算的生意了。
江乐阳微微张嘴回应他,压在他的身上躺下,只是在动情时刻依旧留着一丝理智,闻到厨房里飘出完全蒸熟的米饭香味,才依依不舍地分开,扣上衬衫领口的两颗扣子。
“饭熟了,我去炒菜,你把存折收好。”
仿佛穿上衣服就不认人,也不管陆锋什么反应,只留他一个人在屋里慢慢平复。
燥热的夏天如期来临,在这个学期最后一段时间里,江乐阳努力调整着上课进度,从总复习到分析考试技巧,自己印了很多张卷子给她们测验,争取面对考试时做到完全不紧张。
她对油印机的使用已经是游刃有余,只是每次印刷身上都会沾点油墨味道,没有瓶装墨水那么刺鼻,但她自己不太喜欢,洗澡的时候会认真打肥皂把味道盖住,反而陆锋很喜欢,每次都要凑近了闻,鼻子贴在她的指尖呼吸,抓住一星半点都会兴奋。
他说那是江老师的味道。
江老师表示不理解,但也没阻止,就由着他胡闹。
等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江乐阳已经不讲新的内容了,以回顾错题和答疑为主,有时候发现他们在课堂上悄悄写同学录,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有后世那么精致的本子,就是一个普通的笔记本,找关系好的同学传着写留言,有些学生还会找到江乐阳,让老师也写几句,所以很多时候都是讲台上下同时埋头苦写,写到一半再抽空答疑。
最后一堂课的时候,江乐阳跟班上的同学重新开展了一次自我介绍。
像第一堂课那样。
从江乐阳开始,用英文介绍着自己的姓名、家庭和爱好,然后每一个学生按顺序起立,说完之后自动轮到下一个。
但是又不一样。
有些同学已经能流利地说出一段完整的英文,也有同学还是只会简单的几句,不过没有人一开口就脸红,没有人说错单词和语法,也没有人会在角落偷偷发笑。
等到中考结束,有人会去上高中,有人会去上中专,还有少数学生没办法继续读书,要进入社会找工作了。学生都会奔向新的生活,而江乐阳还会继续留在这个教室里,开始下一轮三年的循环。
站在这个循环的终点往回看,江乐阳尽自己所能帮助每一个学生,不强求每个人都要在英语课上表现突出,但是自问在两年多的相处里,每一天都问心无愧,所以她在离别的时候没有掉眼泪,而是衷心祝福每一位同学,都能有光明的前途。
只不过站在时代的洪流里,大部分人都是迷茫的。
在这个秋天,国营工厂的倒闭和下岗遣散的工人成了家家户户谈论的话题,铁饭碗不复存在,对于这一批上有老下有下的工人们来说,不仅仅是影响家庭的生计,更是信仰的崩塌。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让本就僵化的国有企业更难发展,效率低下、收益减少,减员增效成了各家企业最后的救命稻草,大量工人的铁饭碗就这么被碾碎在发展的车轮之下。
被本以为能干一辈子直到养老送终的工作抛弃,大部分养活过几代人的工厂直接关停倒闭,只有少数工厂还能靠着改革勉强运行,却也不知道明天醒过来又会面对什么。
最大的问题在于,社会上并没有那么多岗位空缺,大部分下岗工人也没有很高的学历,还要和成批毕业的年轻人竞争,想靠着工厂里学会的技能再找工作都很困难,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孩子的学费,只能放下脸面去摆地摊,也有人四处借钱或者混吃等死。
站在这个风雨飘扬的街头,陆锋还是想为群众做点什么。
他和江乐阳都知道,经济会按照自有的规律往前发展,下岗是一场必然的阵痛,可是连拖拉机厂都宣告倒闭的时候,他心里还是忍不住难过。
维修店还没开起来的时候,陆锋就在厂子里跟着老师傅学习,很多工人也许没看过多少书,甚至连字都不认识,但就是能把各种零件和动力原理死记硬背下来,尤其是很多音译过来的古怪名词,即便毫无关系也能记得滚瓜烂熟,再加上多年工作的经验,全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他。
后来有了自己的店,陆锋还在厂子里吃午饭,趁着午休的功夫也会一起交流,是毫无竞争关系的、只关注技术进步的交流。
傍晚陈师傅带着他儿子站在院子门口的时候,陆锋还挺惊喜,赶紧放下手里的西红柿,擦了擦手把他们迎进来。
“陈叔,你怎么突然过来了,也没提前跟我说一声,咱们都快小半年没见了吧。”
那是拖拉机厂里对他最照顾的师傅,每次看见陆锋那条残疾的腿,都会悄悄叹气,经常拎着个小马扎让他在车间里随便坐。
食堂里每次炖骨头汤,陈师傅坚信以形补形,都会盯着陆锋喝完一整碗,再把棒骨敲开喝尽骨髓才行。还有他阴天下雨就会腿疼的毛病,用过的好几种药膏都是来自陈师傅给他介绍的老中医。
小半年没见,陈师傅好像苍老了很多,站在门外还有些局促,他是个实诚人,在工厂里干了半辈子,对上门托关系这些事并不熟练,搓了搓满手的老茧,有些不好意思地送上手里的两瓶酒,只说太久没见面了,想着过来找他聊聊天,又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让他叫人。
“陆大哥。”
陆锋不想收他送来的酒,只是让他赶紧进屋坐,又去厨房里看家里还有什么菜。
江乐阳也听见门口的动静了,放下刚打散的鸡蛋问他:“有人来了?”
“对,以前拖拉机厂的师傅,也算是我的老师,一直都很照顾我,乐阳,家里还有什么肉或者香肠之类的吗?”
平时家里就三个人吃饭,大部分都是荤素搭配的三个家常菜,但要是拿来招待客人就有点不够看了,一听他这么问,江乐阳就知道应该是比较重要的客人。
因为江乐阳及时申请了停课,谣言扩散的范围并不大,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已经忘记横幅上写的字了,不过教委还是出具了详细的调查报告,以证明她的清白。
报告盖着公章,贴在学校的公告栏里,江乐阳回来申请复课,看见还有几个学生围着公告栏看,也没放在心上,继续往教导主任的办公室走去。
主任知道这段时间学生们都去她家里开小灶的事情,看见她回来还挺高兴,还开玩笑说着以后就不用在院子里讲课了。
江乐阳也跟着笑笑,又说了几句客套话,主要就是感谢学校和领导们的信任。
“是你值得信任,我们才会相信你。”
主任突然想起什么,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文件袋递给她。
江乐阳有些疑惑地接过来,绕开密封用的棉线,拿出文件袋里的几张纸,依次去看每一张文件的抬头——教委出具的人事任命文件、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审批表,还有一张小小的工作证,每一张都写着她的名字,可是她并没有申请过。
“主任,这是什么?今年不是没有转公名额了吗?”
能转入编制内成为正式教师,不仅意味着更高的工资,退休之后也能拿到更多养老金,是这个年代的香饽饽,每年虽然放出来不少名额,但还是僧多粥少,层层考核加上托关系走后门,最后能剩下的名额少之又少。
不过江乐阳对这件事也没有太大的执念,能有个讲台她已经很知足了。
直到被举报的那几天,她才意识到如果能成为公办教师,能省去很多麻烦事。那时候校长就去帮她问了今年的民转公名额,得到的答案就是今年已经没有了,要等明年再看情况。
可是现在怎么又有了?
主任看出她的困惑,耐心地解释着:“你们班的学生和家长,联名写了一封请愿书,你丈夫亲自送去省教委,再加上举报这件事情对你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领导也有意补偿,所以特批了一个名额下来。”
“请愿书?”
“是啊,江老师可不要辜负学生们的付出啊。”
江乐阳捏着那张薄薄的证书,心里五味杂陈,说不清是震惊还是感动更多,请愿书的事情她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而且竟然是陆锋送去省城的,怎么连他都瞒着自己?
她刚走出办公室,就在门口碰上了章雯。
或者说,章雯一直在门口等着她出来。
“江老师,事情是不是都解决了?我们看见校门口的公示了。”
“对,以后你们不用再放学跑到我家去了,咱们就在教室里上课。”
“啊,太好了!”
章雯高兴得原地都要跳起来,随后又听见江老师问道:“你们给我写了请愿书?”
她心里真的很感动,感动于这群孩子无条件的信任和维护,可是又有些抱歉,好像因为自己和江家的纠缠,影响到她们本该用来好好学习的时间。
章雯的动作僵住,表情也有些不对劲,眼珠转了两圈,最后还是选择了老实交代:“是陆叔叔想的办法,也是他让我们瞒着你。”
第68章 下岗时代的洪流
章雯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跟她解释了那份请愿书的来龙去脉。
之前有一天在院子里上完课,大家都跟江乐阳道别准备回家了,陆锋悄悄出门追上她,提起了写一份请愿书的打算。文绉绉的东西他写不来,只能拜托班上的学生,去年英语竞赛之前章雯也在家里补过一段时间课,两人还算说得上话。
卢瑶胆子小,至今还是不太敢主动跟他说话,而且陆锋不想让她觉得,这是给她资助的条件。
章雯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也不打听为什么江乐阳会被举报,只知道江老师已经比学校里大多数老师都优秀了,跟是不是大学毕业没关系。
内容很简单,篇幅也不长,信笺纸都只写了一页半,章雯当天晚上回家就开始写草稿,主要就是写了江乐阳接手这个班之后的表现、以及同学们取得的进步,字字句句都是真情实感,所以也没花太长时间,第二天又找几个关系亲近的同学一起修改,打好草稿之后再认真誊抄一遍,并没有占用到太多时间。
困难的是所有家长的签字,班上四十二个学生,哪怕大家都同意联名签字,也不可能让每个学生拿回家签好再带回学校,那样太浪费时间了。
最后是陆锋问了每个同学的地址,亲自拿着纸笔和印泥,挨家挨户地敲门解释情况,会写字的就在末页签名,不会写字的就按上手印。
其实陆锋也不知道这件事能不能做成,也不想江乐阳为此费心,所以从头到尾都瞒得滴水不漏,花了两天才签完所有名字,回家却只告诉她最近店里比较忙。
他只是想为江乐阳多做一点事。
既然她喜欢这份职业,那么就帮她争取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如果能转入编制内,以后再遇到这种毫无依据的举报也不用忧心。
不仅是请愿书,还有江乐阳拿了优秀教师的奖状,全都被他一起送去了省城。托了关系才把这些材料交到教委领导的手里,领导本来也说今年没有名额了,可是看见请愿书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手印时,还是让他回家等消息。
陆锋非常耐心,在江乐阳面前也没露出过半点破绽,万一等不来好消息,就当自己什么都没做过,不要让她事先抱有希望,到时候也不会失望。
如果不是省里真的破格再给出一个转公名额,江乐阳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他做过这些。
陆锋回家的时候没在院子里看到她,客厅和厨房也不见人影,但灶上还蒸着米饭,蒸腾的热气里混着大米的香味,应该就还在家,转身推开卧室门才看见她坐在床上,身前摊开家里放存折的盒子。
“怎么突然把存折翻出来了,哪里需要花钱吗?”
江乐阳撇着嘴,表情好像有点不开心,可眼神里并没有难过,看他走到自己身前,反而伸手将双手搭在他的肩膀上。
陆锋把铁盒子推到旁边,坐到她的对面,食指轻轻点了点她往下耷拉着的嘴角:“怎么了,今天不是去学校复课吗,怎么不高兴?”
本来他要去接江乐阳下班,但是店里临时开来一辆悬架出故障的大货车,司机急着开去拉货,店里的工人一时找不到头绪,他跟着检查又修理,忙到都过了放学时间,就直接回家了。
江乐阳顺势靠到他怀里,耳朵贴着他的胸口,随口扯了个理由:“没有不高兴,就是想定期清点一下家里的资产。”
一听就不是实话,但陆锋还是顺着她往下说:“那清点出什么结论了,需要我帮你请个会计吗?”
“你现在说话是越来越贫了,刚结婚的时候我说什么你都只会说好好好,老实交代,是不是被什么妖怪上身了?”
嘴上这么说,双手却还是紧紧环在他的腰间,陆锋笑着抚摸她的长发,本来还想问她喜欢哪个时期的自己,抬眼却看见盒子的最上面,放着她的工作证。
今天刚领到手的工作证,薄薄的一张纸却承载着他那么多默默的付出,江乐阳只觉得无比珍重,就想跟家里的存折放到一起。
陆锋拿过那张工作证,好像明白了她情绪反常的原因,接着问她:“下文件了吗?这是正式的工作证?”
“对,盖了公章的,以后我就是正式的公办教师了。”
“恭喜江老师啊,这么好的事情,周末要不要出去庆祝?”
他这是又想给江乐阳花钱了。
江乐阳趴在他的胸口不说话,就这么默默听着他的心跳声,她没开口问请愿书的事情,也不想问他为什么要帮自己做这么多,只是毫无保留地贴近他。
心中感动更多,可是夫妻之间不需要太多言语上的感谢,在他的体温里,江乐阳已经得到了答案。
鼻子有点发酸,再开口的语气也带着点委屈:“这算什么好事情,我转了公办老师,每个月工资只多二十几块钱,好不划算啊。”
还不如宰江家那一刀来得多。
那两千块钱被陆锋存进存折了,平时家里都是攒够几千块,才会一口气存进去,或者划出一大笔换成定期存单,所以存折上的流水都很大。江乐阳刚刚就是在存折上看到那一笔存入,相比之下,她每个月不到两百块的工资就更不够看了。
为这么一点钱,让他挨家挨户去找家长签字,江乐阳光是想想,就觉得心里闷闷的喘不过气。
陆锋听出她有些哽咽,怕她躲着掉眼泪,捧起她的脸颊认真端详,最后什么都没说,只是凑过去咬住她的嘴唇,舍不得用力,贴上去之后又变成舔舐。
算是惩罚她用工资来衡量这件事是否划算。
对于陆锋来说,能让江乐阳高兴,做她喜欢的事情,世上没有比这更划算的生意了。
江乐阳微微张嘴回应他,压在他的身上躺下,只是在动情时刻依旧留着一丝理智,闻到厨房里飘出完全蒸熟的米饭香味,才依依不舍地分开,扣上衬衫领口的两颗扣子。
“饭熟了,我去炒菜,你把存折收好。”
仿佛穿上衣服就不认人,也不管陆锋什么反应,只留他一个人在屋里慢慢平复。
燥热的夏天如期来临,在这个学期最后一段时间里,江乐阳努力调整着上课进度,从总复习到分析考试技巧,自己印了很多张卷子给她们测验,争取面对考试时做到完全不紧张。
她对油印机的使用已经是游刃有余,只是每次印刷身上都会沾点油墨味道,没有瓶装墨水那么刺鼻,但她自己不太喜欢,洗澡的时候会认真打肥皂把味道盖住,反而陆锋很喜欢,每次都要凑近了闻,鼻子贴在她的指尖呼吸,抓住一星半点都会兴奋。
他说那是江老师的味道。
江老师表示不理解,但也没阻止,就由着他胡闹。
等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江乐阳已经不讲新的内容了,以回顾错题和答疑为主,有时候发现他们在课堂上悄悄写同学录,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有后世那么精致的本子,就是一个普通的笔记本,找关系好的同学传着写留言,有些学生还会找到江乐阳,让老师也写几句,所以很多时候都是讲台上下同时埋头苦写,写到一半再抽空答疑。
最后一堂课的时候,江乐阳跟班上的同学重新开展了一次自我介绍。
像第一堂课那样。
从江乐阳开始,用英文介绍着自己的姓名、家庭和爱好,然后每一个学生按顺序起立,说完之后自动轮到下一个。
但是又不一样。
有些同学已经能流利地说出一段完整的英文,也有同学还是只会简单的几句,不过没有人一开口就脸红,没有人说错单词和语法,也没有人会在角落偷偷发笑。
等到中考结束,有人会去上高中,有人会去上中专,还有少数学生没办法继续读书,要进入社会找工作了。学生都会奔向新的生活,而江乐阳还会继续留在这个教室里,开始下一轮三年的循环。
站在这个循环的终点往回看,江乐阳尽自己所能帮助每一个学生,不强求每个人都要在英语课上表现突出,但是自问在两年多的相处里,每一天都问心无愧,所以她在离别的时候没有掉眼泪,而是衷心祝福每一位同学,都能有光明的前途。
只不过站在时代的洪流里,大部分人都是迷茫的。
在这个秋天,国营工厂的倒闭和下岗遣散的工人成了家家户户谈论的话题,铁饭碗不复存在,对于这一批上有老下有下的工人们来说,不仅仅是影响家庭的生计,更是信仰的崩塌。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让本就僵化的国有企业更难发展,效率低下、收益减少,减员增效成了各家企业最后的救命稻草,大量工人的铁饭碗就这么被碾碎在发展的车轮之下。
被本以为能干一辈子直到养老送终的工作抛弃,大部分养活过几代人的工厂直接关停倒闭,只有少数工厂还能靠着改革勉强运行,却也不知道明天醒过来又会面对什么。
最大的问题在于,社会上并没有那么多岗位空缺,大部分下岗工人也没有很高的学历,还要和成批毕业的年轻人竞争,想靠着工厂里学会的技能再找工作都很困难,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孩子的学费,只能放下脸面去摆地摊,也有人四处借钱或者混吃等死。
站在这个风雨飘扬的街头,陆锋还是想为群众做点什么。
他和江乐阳都知道,经济会按照自有的规律往前发展,下岗是一场必然的阵痛,可是连拖拉机厂都宣告倒闭的时候,他心里还是忍不住难过。
维修店还没开起来的时候,陆锋就在厂子里跟着老师傅学习,很多工人也许没看过多少书,甚至连字都不认识,但就是能把各种零件和动力原理死记硬背下来,尤其是很多音译过来的古怪名词,即便毫无关系也能记得滚瓜烂熟,再加上多年工作的经验,全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他。
后来有了自己的店,陆锋还在厂子里吃午饭,趁着午休的功夫也会一起交流,是毫无竞争关系的、只关注技术进步的交流。
傍晚陈师傅带着他儿子站在院子门口的时候,陆锋还挺惊喜,赶紧放下手里的西红柿,擦了擦手把他们迎进来。
“陈叔,你怎么突然过来了,也没提前跟我说一声,咱们都快小半年没见了吧。”
那是拖拉机厂里对他最照顾的师傅,每次看见陆锋那条残疾的腿,都会悄悄叹气,经常拎着个小马扎让他在车间里随便坐。
食堂里每次炖骨头汤,陈师傅坚信以形补形,都会盯着陆锋喝完一整碗,再把棒骨敲开喝尽骨髓才行。还有他阴天下雨就会腿疼的毛病,用过的好几种药膏都是来自陈师傅给他介绍的老中医。
小半年没见,陈师傅好像苍老了很多,站在门外还有些局促,他是个实诚人,在工厂里干了半辈子,对上门托关系这些事并不熟练,搓了搓满手的老茧,有些不好意思地送上手里的两瓶酒,只说太久没见面了,想着过来找他聊聊天,又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让他叫人。
“陆大哥。”
陆锋不想收他送来的酒,只是让他赶紧进屋坐,又去厨房里看家里还有什么菜。
江乐阳也听见门口的动静了,放下刚打散的鸡蛋问他:“有人来了?”
“对,以前拖拉机厂的师傅,也算是我的老师,一直都很照顾我,乐阳,家里还有什么肉或者香肠之类的吗?”
平时家里就三个人吃饭,大部分都是荤素搭配的三个家常菜,但要是拿来招待客人就有点不够看了,一听他这么问,江乐阳就知道应该是比较重要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