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褚景明却道:“拿上来。”
  士卒走上前去, 接过公孙昌手中信件,递到了褚景明手边。
  褚景明道:“我倒想看看, 你们的燕王想借我老师之口,跟我说些什么。”
  他仿佛游刃有余,甚至面露一丝不屑,书信递到手边时,却迫不及待地一把攥住了。
  他撕开信封,指尖微颤,捻开了信纸,见上面写道:
  【见字如晤。
  那日老夫坠下马车,被带回盛军营中,盛军遣了军医为我医治,如今伤势已无大碍。
  盛军优待战俘,老夫在此也受到了礼遇,每日有酒有肉,有书有笔,不必操心战事,心中反倒惬意。不像在做战俘,倒像是在颐养天年,万望吾徒切莫挂心。
  一眨眼间,老夫被盛军俘虏,也有一年。
  时间越久,与盛军接触越多,老夫便越是觉得,战争之中没有是非对错,而只有立场不同。
  老夫听闻王爷此战大败怀信,心中也大感快意!怀信用兵如神,而王爷更胜一筹,老夫百年之后面见老王爷,心中亦无愧。
  然怀信一代将才,奈何与你我身处对立阵营,如今既已生擒,便已是无用之人,还请王爷手下留情,莫要苛待,以礼相待。】
  读到这儿,褚景明眼球一阵阵发紧,听闻老师过得尚可,心中一块石头便也落了地。
  只是老师落笔又落在要他善待怀信……这让他起了疑心,怀疑这封信的确是周祈安的诡计。只不过这诡计比较高明,信也写得隐晦,没有直言劝说他交换战俘,而只是叫他以礼相待。
  想着,褚景明翻过信纸,见信纸背面还有两行字:
  【老夫年迈,亦是无用之身,还请王爷勿要惦念。
  切记,以大局为重。】
  老师劝他以大局为重,便是暗示他不要交换战俘。褚景明这才确认,这些话可能还真是老师的肺腑之言。
  他眼眶莫名酸胀,放下信件,长叹了一口气问道:“周祈安派你们过来,是想以我的老师换回怀信?”
  杜广良一听,便知这傻徒儿又动了感情,立刻开口制止道:“不要换!哪怕我与杨弘寿双双被盛军擒获,周祈安以我们的性命相要挟,要把我们千刀万剐,你也不要换!”
  公孙昌略过杜广良,直接与褚景明对话,问道:“岳阳王可有意交换?”
  褚景明斟了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喉结微微滚动。
  他捏着金盏,沉默半晌,说道:“不换。”
  公孙昌又问:“杨老将军,外加一百万两白银,岳阳王可有意交换?”
  “不换!”
  这一回褚景明答得干脆。公孙昌心里也清楚,当褚景明第一个“不换”说出口时,这件事便已没了回旋余地。
  一百万两是燕王所能给到的最高价码,燕王叫他不要一点一点地加码,直接一口气亮出低价,否则倒像是在侮辱褚景明。褚景明此人心高气傲,一百万两不换,那么加价到多少他也不会换,他想要的不是银子。
  公孙昌别过脸,短促地叹了一口气。
  “既然如此,燕王便叫我带一句话。”他声音变得有些低哑,说道,“与吴国交战,非他所愿,与岳阳王为敌,也非他所愿,既然都身不由己,那便照顾好彼此的亲朋,兴许天下归一之日,岳阳王与燕王,还能交个朋友……”
  听了这话,褚景明撇嘴笑了笑。
  “还有一句,”段方圆双手抱臂,站在公孙昌身后,说道,“在岳阳王擒获怀信之前,燕王便已擒获了杨弘寿,在岳阳王夺取檀州之前,燕王便已夺取了岳阳。而无论是对杨弘寿,还是对岳阳百姓,燕王都先于岳阳王,给予了优厚待遇。”
  褚景明问道:“所以呢?”
  “所以,还请岳阳王也善待怀信、盛军俘虏与檀州百姓。”段方圆说道,“否则,燕王也必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褚景明道:“送客!”
  待得两名使节离开,杜广良才迫不及待道:“老头在信里说了什么?给我看一眼。”
  褚景明将信纸递给他。
  杜广良迅速扫了一眼,气愤道:“这个老东西!不是已经被策反了吧?”说着,翻了个面儿,看到后面那两行字才说道,“倒是不糊涂!”
  “老师,你知道我最难受的是什么吗?”褚景明说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何况二位老师自幼教导我长大。可去年,我们在襄州吃了场大败仗,杨先生被擒,我却没有第一时间派人去与他们谈判!因为我的手中没有筹码!”
  “而如今我有了筹码,我却还是选择了不去救他。”
  杜广良知道,褚景明在使节面前说出那两句心不甘情不愿的“不换!”之后,必得在他面前来这么一次。
  他说道:“明儿,你的选择是正确的!放走了怀信,周权便如虎添翼,最终这结果要全体吴军共同承担!身为全军统帅,你怎可感情用事?”
  “杨弘寿是我的老战友,老王爷薨逝之前,将你托孤于我二人。这么多年来,我们共同扶持你长大,早已是彼此的支柱,他被盛军擒获,我心里便不难过吗?”
  “可无论被擒的是他还是我,无论敌军要拿我们如何,我都希望你能够理智地权衡利弊,不要掺杂一丝一毫的情感!”
  褚景明说道:“杨老先生年事已高,若战局迟迟无法扭转,便极有可能客死他乡。我儿时常说,等我长大了,要给你们二位养老,可如今……”
  杜广良将那信纸拍到了褚景明面前,说道:“以大局为重,这也是弘寿的意思。你若真拿怀信换回了他,一旦产生任何后果,你叫他又如何承受?”
  “我只是觉得,”褚景明说道,“因为朝廷一道圣旨,我们连岳阳都舍弃了!退守江南,给朝里那帮老东西看家!如今为了所谓‘大局’,我连我年迈的恩师都要弃之不顾,做出这么大的牺牲,究竟是为了什么?”
  “还能是为了什么?”杜广良道,“自然是为了打败敌人!”
  “可打败敌人又是为了什么?”褚景明问道,“为了给皇室宗亲、世族名门守江山?刚刚那使节所言,又有何不对?吴国亡了,百姓的日子兴许还能过得更好!”
  “我只是觉得不值,老师。”
  第244章
  出了营门, 段方圆翻身上马。
  临启程前,他又回头看了那大营一眼。他不知怀信被关在何处,也不知怀信受到了怎样的对待, 面色沉沉,略显担忧, 看了许久才说道:“出发!”
  公孙昌也骑着马, 两人走在前, 身后跟着一支卫队。
  他们来时便是一路疾驰,段方圆见公孙昌有些吃力,便说道:“如果吃不消, 那就慢点赶。”
  公孙昌两手攥着缰绳, 跑得满头大汗, 呼哧喘气,说道:“还可以。早点回去,把消息, 带给王爷。”
  一行人一路奔袭, 终于在四日后抵达颍州军营。
  周权、周祈安也赶到了颍州,一来, 可以尽快接收怀信的消息, 二来,褚景明如今就驻扎在对面檀州, 随时都有可能对颍州发动攻击, 他们得做好部署。
  公孙昌、段方圆二人步入大帐,帐内几人见怀信不在其中, 便也知道了结果。
  李茂虽没抱太大希望, 心里却也在隐隐期待着什么,翘首以盼, 看到了这一幕,一时间希望落空,如坠冰窟。
  公孙昌将整个谈判过程一一详述,说完,周祈安问道:“褚景明对他的老师,就没有一点留恋?”
  “他有。”段方圆道,“褚景明看了那封信,沉默了很久,又问我们是不是要拿杨弘寿换怀信,显然是有心交换。只是杜广良严词制止,褚景明犹豫了许久,这才回了句不换。”
  听了这话,周祈安心里便也有了底。
  他道:“那么看在杨弘寿的份上,短时间内,褚景明也不会对怀信如何。”
  他知道此次谈判不可能换回怀信。褚景明刚抓到怀信,正是士气高涨的时候,哪怕有心交换,他此时开出的价码,也绝不会是盛军能够承受的。
  若以杨弘寿相逼,又恐激而生变,闹个鱼死网破。
  初步交涉,先打打感情牌,再以杨弘寿、吴军俘虏与岳阳百姓的性命上一道保险,至少先保怀信一命——这结果,虽未超出周祈安的预期,但倒也能够接受。
  ///
  檀州月色舒朗,夜风微凉。
  怀信侧卧在榻上,并未入睡,身体却仿佛熟睡中一般浅浅起伏。他脚上戴着镣铐,一动便“哗啦啦”作响,这是他在难眠的夜晚,心底感到万分焦躁,却没有翻来覆去的原因。
  这阵子,怀信都被软禁在这营帐内。
  他身体瘦弱,虽有传闻说他常常在战场上大杀四方,但那也只是在极其顺利,亦或是极其危险的情境下才被激发出来的,也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如今的他,只要身上没有兵器,随便一个与他体型相当的士卒便能轻易地将他撂倒。他帐外又是重重敌军,这让他没有丝毫想要的逃生欲望。